立德树人视域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构建
2020-09-29张敏
张敏
【关键词】立德树人;综合实践活动;构建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中小学德育实施工作的重要途径,在立德树人方面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如何构建实践活动的德育课程体系?笔者从目标确立、内容开发、课程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
一、基于立德树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确立
(一)基于家庭生活的低年级目标
低年级小学生思想意識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尚未形成,自理能力、自立精神等方面都比较薄弱,因此,我在活动开展中充分利用家庭资源,以“明理”为主线确定实践德育目标,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基于学校生活的中年级目标
小学中年级段,学生对于良好的品质已经有所了解,也初步形成了浅显的价值认识,这一阶段主要依托学校内的实践活动,以“修身”为主线确定实践德育目标,促进学生价值体系的进一步生成与强化。
(三)基于社会生活的高年级目标
小学高年级段,具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也初步形成了规则意识、道德意识,这一阶段主要立足社会生活,以“担当”为主线确定实践德育目标,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
二、基于立德树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开发
结合《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纲要》推荐的课题,我们充分发掘地域化实践德育课程资源,构建地域化课程实施体系,逐渐形成了地域化特色品牌课程。
(一)基于家国情怀培育的主题教育活动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要结合地方自然地理特点、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等,因地制宜开发学校德育课程,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意识。”我的家乡是著名的地雷战革命老区,区域内建有许多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以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立德树人”的一个关键基点。我集中县域优势资源,以地雷战旅游区、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地雷战纪念馆为主,对学生进行爱国、文化传承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学生走进场馆、走进基地,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培育,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体验活动感受家乡昔日硝烟弥漫的日子;在多样化的探究活动中,聆听先烈故事,唱响革命歌曲,宣读心中誓言;在独特的创新设计活动中,制造土地雷,创意和平鸽……丰富的主题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基于服务技能提升的劳动实践活动
劳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劳动实践活动更是实践德育的有效载体。结合小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的现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依托社会服务活动推进劳动教育,对学生进行劳动品质、社会责任、服务意识等品质教育,并提出“自我服务——家庭服务——校园服务——社会服务”的螺旋上升的实践活动思路。低年级开展“个人物品排排坐”“我是家庭小帮手”等活动,在自我服务、家庭服务活动中培养自理能力,提升感恩意识;中年级开展“认领校园植物”“我为班级换新颜”等活动,在校园服务活动中培养集体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三、基于立德树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
为了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促进立德树人的目标达成,我确立了“三阶段六课型指导”“专题化三模式实施”的自主体验式课程实施策略。
(一)三阶段六课型指导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改革中综合程度最高、课程内容最广的一门课程,不同的活动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选择一个切入点,推动课程实施?依据不同活动方式的关键要素,我们尝试按照“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总结”三个阶段,依托六种基本课型对活动开展进行有效指导。活动准备阶段主要指导学生明晰活动内容,体现需求;活动实施阶段主要指导学生立足活动开展,体现互动;活动总结阶段主要指导学生基于实践过程,及时归纳。每个阶段主要依托两种课型对学生进行有效方法指导。
(二)专题化三模式实施策略
针对“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及其他”四种活动方式,我们在实践操作中总结出“综合研究式”“动手操作式”“互动体验式”三种活动实施模式。考察探究类活动主要采用综合研究式实施模式,一般经历“立足生活、提出问题—选择方法、研制工具—开展探究、获取证据—总结成果、交流评价—反思改进、拓展研究”等环节。动手操作式实施模式主要应用于设计制作类活动中,一般经历“确定主题、创意设计—选择工具、梳理步骤—合作探究、动手制作—交流展示、反思改进”等环节。互动体验式实施模式主要在职业体验、社会服务类活动中运用,一般经历“选择职业、设计情景—岗位演练、掌握技能—总结反思、回顾历程—提炼经验、行动应用”等几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