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主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探究

2020-09-29王雪

青年时代 2020年19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小学语文

王雪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本文对基于学生主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三味”意义,并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进行探讨,目的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突出学生主体性寻求方法和出路,进而更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学生主体;阅读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一、基于学生主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三味”意义

(一)有助于营造语文阅读教学的“生活味”

基于学生主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借助生活元素建构具有“生活味”的阅读课堂,使学生与阅读文本近距离接触,感受文本中的生活气息。小学语文阅读课文风格多样,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也有与日常生活严重脱离的,而后者让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基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促进学生的理解文本,让阅读课堂充满“生活味”。充满“生活味”的阅读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文本时的主动创造,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阅读情境,结合日常生活感悟理解和体会文本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充满“生活味”的课堂环境能够激发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同时在生活情境中更深刻的有意无意的体悟与感受,这也是一个从文本走向生活的动态性过程。

(二)有利于增添语文阅读教学的“儿童味”

基于学生主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突出课堂主体——学生,以学生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的知识储备各不相同,其接受和理解能力也存在差别,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儿童的差异性。基于学生主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助于教师更加深刻地了解班级内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水平,进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在充分的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富有“儿童味”的阅读教学,进一步促进学生个性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基于学生主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有利于为学生创造自由的课堂学习空间,使学生在充满“儿童味”的园地中发挥自身的优势,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不受时空限制,尽情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有利于构建语文阅读教学的“语文味”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举一反三,习得关于学习语文的知识和能力。基于学生主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文本的体会感悟。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教学中缺一不可的教学目的,基于学生主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通常体现“先学后教”的教学观,而这其中的先学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能够自觉主动地进行大量阅读,进而教师更便于在阅读课堂中开展“以读引读、以读引说”,让学生充分感受阅读课堂的“语文味”。

二、基于学生主体的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基于学生主体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之前,应该对学生需求进行一定的调查研究,进而针对其不同需求进行具体设计。此外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这个经验反映到阅读上就包括学生的已知阅读教学经验、生活经验、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学习特征等,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设计奠定基础。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宋运来就针对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创造了“童漫作文”这一具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模式,基于学生爱看漫画这一特征,选取多幅漫画设计教学,赢得了学生的喜爱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帮助众多教师解决了儿童写作难,写作难教学的难题。

(二)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应当基于学生主体进行设计,要依据学生学习需求进行合理的、同时具有创造性的设计,这是教师对学生接受阅读教学课堂学习之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的期望。基于学生主体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意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学生预期学习目标。在教学《夹竹桃》一文时,特级教师雷燕引导孩子研读课文四、五两个自然段,其他段落略读,始终明確三个教学目标:感悟夹竹桃的韧性,品味文本语言,背诵课文四、五两个自然段,进而设计了四个教学板块,使得课堂整体流畅、富有活力,学生学会了如何读书。

(三)教学内容

基于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应当在阅读课文内容的同时与学生主体相结合,设计内容应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选择有利于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材。教学设计时要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启迪性和灵活性,为教学重点难点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四)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贯彻执行学生主体这一意识和观念。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就是要充分了解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并有针对性地解释教学重难点部分,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既切合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也符合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基于学生主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是在分析教材与学情,明确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学习需求进行的一系列的教学过程。

三、基于学生主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反思

(一)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主体性体验

基于学生主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利用学生的兴趣点来刺激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既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阅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通过奖励等强化手段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基于学生主体的阅读教学设计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学会边读边思考,让自己融入阅读情境中去,增进自身对文本理解的同时也能够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

(二)关注语文素养,增强学生阅读水平

基于学生主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首先最重要的是将知识生动有趣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把文本生活化处理,更便于学生理解其实质。同时,教师要能够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凝练形成清晰的知识架构。此外,教学中充分利用图像利于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图形与文本教学的结合降低了学生思维的难度,易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因而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度思考和质疑、创新,发展多元思维,把握阅读文本间的内在联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注重自主探究,培養学生创新能力

基于学生主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应该强调目标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能力,鼓励学生学习探索个性化知识,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平台。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和引导学生采用适当的学习方式,进而提高其有效学习和有效教学的方法。探究性学习是实现上述目的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呈现一个问题情境,学生发散思维,联系生活实际,合作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其中,师生都可以摆脱教科书的束缚,在课堂空间中直接获得知识和情感的体验,表达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陈冲.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模式创新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89-90.

[2]康莉.浅析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8(11):124.

[3]罗淑萍.关于文本形式分析与阅读教学的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10):136-137.

[4]孙芳.真思考 真感悟 真阅读——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文本细读”的实现[J].华夏教师,2018(27):39-40.

[5]刘秀娟.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8(32):60-61.

[6]舒艳红.浅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85-86.

[7]杨瑾.小学语文阅读合作学习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12):131.

[8]魏效娜.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86.

[9]宗媛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J].课程教育研究,2018(9):45.

[10]董媛卿.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33):48-49.

[11]袁艳梅.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6(31):82-83.

[12]李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2):167.

[13]李凤荣.构建“学导用”阅读教学模式[J].人民教育,2011(22):52.

[14]张爱珠,贾长胜.“放”是张扬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教学策略——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20):49-50.

[15]邹国强.“二力”“三感”“四读”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J].上海教育科研,2010(6):82-84.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小学语文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