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疫情防控期间高职院校在线教学的思考

2020-09-29刘薇

青年时代 2020年19期
关键词:教学流程线上教学课程建设

刘薇

摘 要: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特殊时刻,各高职院校积极部署线上教学工作、制订线上教学解决方案,推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本文从在线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师、学生、教学平台的适应性,教学效果的调研等方面进行思考与分析,以期为疫情后的在线教育、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线上教学;高职院校;教学流程;课程建设;学习方法

一、引言

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响,全国大中小学师生无法如期到校上课。为了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各高职院校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教师充分利用线上资源优势,打破了时空界限,开启了新学期信息化教学的新课堂。可以说,中国开启了全球最集中的一次在线教育。线上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次革新,颠覆了教与学的模式,既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检验,又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验。

二、在线教学前的准备

为应对疫情并响应国家号召,各高职院校以最快速度开启了在线教学行动。而面对组织在线教学的要求,教学管理部门和任课教师都经历了一场从未有过的考验。

在线教学的组织与实施,需要教师、学生和教学平台三个方面的调整与适应。

首先,教师要根据要求及时调整授课内容与方式,做好在线教学各项准备工作。三尺讲台是教师的主要阵地,尤其是一些年长教师,对讲台依赖性较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比较薄弱,“停课不停教”无疑给他们带来了巨大挑战。授课模式的改变必然带来教学设计的改变,教学手段与方法也会随之变化。为了以更高的效率、更佳的状态、更好的质量开展在线教学,很多高职院积极组织线上教学动员大会,对广大教职工进行开课前的教育技术指导,并及时统计和掌握教师动态,做好确认工作,以确保在线教学如期有序开展。

其次,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早已习惯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而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下,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导权,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任务训练、自主学习等,都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完成,这无疑也是对学生学习的自律性、远程听课的自觉性、网络获取资源的能力的新挑战。因此,很多高职院校通过网络班会、师生同上一堂课等方式做好动员与工作安排,为学生提供电子版教材,解决了学生上课的教材问题,同时加强学校与学生的沟通,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积极配合教师和学校完成在线教学工作。

再次,在线教学能否顺利开展,与教学平台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疫情期间,各院校同时开展网络教学,给教学软件的专业性、稳定性提出了要求。为了保障教学期间网络通畅,减少高峰时段线上教学拥堵情况的发生,各平台不断进行系统测试与升级,以满足线上教学的需要。

三、在线教学的实践

这次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实践,既是一次师生信息素养的实战培训,又是一次对现代教育信息化的环境建设、资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前期积累的大考验。根据指示,高校以最快速度开启了在线教学行动,教师努力快速学习、积极主动创新,渐渐适应了教和学时空分离情况下的线上教学实践。

(一)教学流程改变

在线教育是远程教育的一种形式,是师生时空分离、基于媒介的教育教学实践。在线教育与课堂面授教学本质的区别在于教的行为与学的行为在时空上的分离。因此,在网络授课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流程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先教后学”变成“先学后教”。首先,教师在课前布置相应的题库或任务让学生完成;随后,教师不再在课上系统讲解课程内容,而是利用珍贵的师生互动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提炼课程重点。教学流程的这一改变有利于帮助学生在知识迁移应用过程中发展高阶能力。

(二)课程建设模式改变

疫情初期,很多院校通过教师录课开展线上教学,但课程建设并不是教师自己可以完成的,也不是简单录制视频就可以。学习资源制作是一个难度很高的工作,要想做好课程建设,丰富教学资源,尤其教师在做高质量的课程建设时,既需要人力、精力投入,又需要资金支持。互联网为院校的课程建设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共建共享,如各院校通过在互联网贡献本校的精华课程,实现课程共建、资源共享,让所有学生共享优质课程,这既保证了教学资源的质量,又减少了院校的投入负担,更主要的是可以让所有学生共享优质的学习资源。

(三)学习方法改变

长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让学生对学习形成了一种惯性认识——学习应该有教师的陪伴和指导。然而,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打破了学生的这种惯性认识。通过线上学习,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教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尤其是大学生,更加明确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它是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终身学习的最主要的途径。在网络平台上,学生除了可以查询学习资源,还能利用认知工具、题库、学习过程管理系统、学习过程数据分析系统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当然,对学生来说,特别是平时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学生,这种学习方式也是一次能力的考验和挑战。但无论如何,线上教学是从观念、体验到能力都要创新学习方法的实践过程。

四、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线教育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但线上教学在开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院校和教師要予以关注与思考。

(一)课程平台的使用受技术等条件限制

目前,线上教学平台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缺乏课程平台运作的硬件,二是技术方面本身的缺陷,三是师生使用熟练程度不够。上课高峰期,使用人数太多,卡顿、掉线等情况时有发生;各种终端设备软硬件的兼容存在隐患,导致各种无序和混乱现象大量出现:这些都不利于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教师的教学工作存在形式主义

疫情期间,在线教学成了教学组织的唯一形式。但一部分教师认为,在线教学只是特殊时期不得已而为之的教学手段,并没有意识到这是自身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理念和手段,推动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难得的契机,而对在线教学抱有敷衍态度。还有教师虽然变成了“网络主播”,但是教学方式并没有改变,仍然以讲解为主,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听课状态不佳,教学效果不理想。更有教师认为,线上教学就是给学生播放教学视频、发送教学资料,自己只需要通过课程平台数据监控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这最终导致在线教学陷入学生各种学习打卡的形式主义。

(三)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掌控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而线上教学使学生和教师之间隔着屏幕,导致教师无法全程监测学生的学习过程,再加上有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不习惯线上教学,上课签到后打游戏或玩手机等情况经常发生。可见,线上教学主要依靠学生的自觉,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即使可以通过平台讨论,学生的参与度也并不高。如果教师无法及时回复学生的提问,一个问题不懂就会导致一连串的问题不懂,这样就降低了学习效果。

在线教学活动弱化了教师的主导性,在此情况下,如果学生的主动性不足,在线教学最终极易走向“教师放任不管,学生自我放逐”的形式主义。因此,要想发挥在线教学的优势,为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除了不断开发和及时更新教学技术,关键还要建立正确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申明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线上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6):15-16.

[2]吴德银.疫情防控期间职业院校网络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20(1):128-133.

[3]陈章.职业院校“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问题与对策的调研[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8):66-69.

猜你喜欢

教学流程线上教学课程建设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评课寻其理返璞为求真
低年级聋生数学课堂流程探究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