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审计视角下的内部控制

2020-09-29郑立英

经济视野 2020年10期
关键词:内审审计工作事业单位

文| 郑立英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2012年财政部发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都有了具体的规定。

事业单位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合理保证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合理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是事业单位运行管理的重要责任,和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为此下面将针对目前事业单位面临的问题,以审计视角探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完善策略,从而推动事业单位能够良好运行,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

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审计是一项独立存在的审计项目,主要目的是为了完善内部控制,同时也可以用来作为其他审计项目的方法。通过内审可以对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评价和测试,能够保证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所以内部控制具有其他审计类型的同等地位以及效力,对于内部控制系统而言内审能够进行自我完善,是落实内部控制不可或缺的机制。

为此,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在完善内部制度方面创新内审体系以及提高内审意识,以此构建法制管理、服务的事业机构,有效发挥出内部控制审计的常态化、程序化,从而确保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能够更加合理性以及合法性、资产使用安全和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和完整性。

审计视角下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意义

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权力制衡机制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对管理层制约的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管理部门廉洁办公形象,避免出现权利腐败、滥用等情况发生,为此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在进行行政管理时,要做到结合实际行使权力,根据工作岗位设置权利,根据部门级别授予权利,防止出现权利滥用,基于实际工作成绩,构建合理的事业单位运行机制,以上就需要从事业单位责任审计、效率审计以及风险防范三个角度来规范组织结构以及管控模式,逐渐形成决策、执行以及监督三者制衡来形式权利。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组织结构有四种机构,即领导、组织、执行、监督。因此在对事业单位进行审计内部控制时应当以提高效率、效益等为基础规范进行,进而健全事业单位中所有部门的责任机制,要切实保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另外事业单位内控也可以工作流程为基础开展,分析各种类型工作流程所带来的风险,在各流程关键部分以及风险易发生部分着重防控。

提升事业单位资金使用合理性

事业单位在进行内控时,应该在提升资金使用率的基础上开展预算管理,对资金使用要规范化管理,将防范风险作为资金使用的重点部分。其一,结合实际和需要,强化数据信息整理和分析,保证预算科学性和准确性;其二,结合事业单位中决策、需求以及监督三部门,对预算批复进行共同论证,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避免出现权利干预资金预算的事件发生,在执行预算过程中,要对预算执行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汇报,确保预算执行期间的公开和透明,避免出现预算编制与实际不符;其三,针对预算执行过程以及结果进行相应的评价,为之后的预算执行提供参考。

有利于推进国家现代化治理进程

要想更好的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政府与事业单位将公共受托责任信息透明化、规范化,在现代化治理背景下,要求政府以及事业单位在进行内控时,重视行政权力制衡以及对经济调节带来的功能,因此这就要求事业单位明确自身在进行内控时的地位以及起到的作用,规范行驶权利、公开经济业务信息,此外,事业单位进行内控也是防范风险的一项举措,更是实现国家现代化治理的保证所在,因此事业单位应提升审计与内控两者之间联动以及同化效用,结合国家宏观控制与外部公开监督,加快推动我国朝向现代化综合治理的保障机制。

内部控制审计在事业单位应用措施

加强内部控制审计认知程度

我国实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背景下,提高事业单位内控审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纠正事业单位内部人员对内控审计存在的不正确的观念,使单位内部工作人员能够了解内部控制审计实施的重要意义。确保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各项评价指标以及相关奖惩制度加以了解。此外,还需促使事业单位中每一个岗位工作人员清晰自身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之间的紧密联系,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同时通过这种方式有效的提高单位内部各个岗位人员的职责意识,从而提高事业单位内部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来,促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审计控制更加具有专业性。

完善机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

目前政府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给予了明确指示,同时制定了相关规范标准,其中明确内审不归属任何部分是独立存在的,事业单位在建设机构制度时应当以此作为准则,结合单位实际发展状况进行调整。需要事业单位对处理各项流程加以明确,在此基础上实施风险评估和风险预测,同时根据预测结果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对单位的影响;事业单位还需要适当制定制度加以调节,不应当盲目的遵循上级指令,应当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来进行适当的调节,指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审计体系。以此保证内审在满足政府要求的基础上同时符合自身发展。最终,单位在对各项事物进行内审时,应当按照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并且能够及时的发现不合理之处并加以改正。此外,在不影响事业单位正常发展的情况下做到资金支出的最小化,以此保障资金的使用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并且应当对各项资金运用情况进行及时的记录,以此防止任何不良情况产生,进而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强化内审人员综合素质

在事业单位开展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是核心动力,一定程度上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着审计工作整体质量以及效果。为此,需要不断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业务水平,这对审计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性作用,按照内部审计工作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知以及专业技能,应当熟知各种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同时还应当具备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因此需要事业单位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审计人员综合能力,如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培训工作等,此外,还应当加强思想工作通过理论实务研讨工作总结大会等方式提高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人员的思想,以此不断提高内部控制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及工作能力,从而满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要求。

实现内审信息化加强工作效率

在过去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应用的审计方式只应用于审计抽样环节中,但在大数据背景下进行审计工作,审计的工作范围也就不会因此受到限制,事业单位应该迎合时代发展经审计监控范围逐渐扩大至单位整体工作范围中。在当前事业单位审计工作中,审计工作的作用只局限于事后监督,基于此事业单位要想在发展过程中提前对风险进行预防,这就需要单位对自身的重点部分进行全过程的监督,但在监督过程中,要想降低事业单位监督成本,提升单位预防风险的能力,就应该加大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此外,还需要加强奖惩力度,对工作效果显著的员工适当给予奖励,进而提升工作人员的竞争观念,以此提高员工参与单位管理力度。同时提高对财务部门监督管理,单位可以选用抽查的方式进行工作检验,从而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

结论

综上所述,在事业单位中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是新时代事业单位管理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需要,本文首先概述内部控制,从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权力制衡机制、提升事业单位资金使用合理性、有利于推进国家现代化治理进程三个角度分析审计视角下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意义,之后以事业单位内控审计为措施提高事业单位人员对内控审计意识、完善机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提高监督管理力度等办法来保证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从而提高事业单位内控工作质量和效果,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内审审计工作事业单位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