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分析及河北省体外诊断试剂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2020-09-29张秀杰王鹏飞张晓刚刘若锦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试剂河北省产品

王 丽,张秀杰,王鹏飞,张晓刚,李 挥,刘若锦

(1.河北省医疗器械与药品包装材料检验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227; 2.英诺特(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

引言

体外诊断产业是伴随现代检验医学的发展而产生的,进入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核酸检测、抗体检测为代表的体外诊断试剂行业走进大众视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中,确诊的依据是核酸检测(分子诊断)、血清抗体检测(免疫学检测)和病毒基因测序,前面两种方法所用的诊断试剂价格低廉,检测速度快,在临床上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方案中提出需要和其他呼吸道病毒进行鉴别诊断,在鉴别诊断过程中需要使用相应的鉴别诊断试剂盒,以便确定是何种病毒感染,随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这样的诊疗路径将诊断试剂提高到与治疗药物同等重要的水平,甚至在无明确特效治疗药物的前提下,明确诊断成为切断病毒传播的最重要环节。因此,体外诊断试剂的高质量发展必然促进医疗卫生发展,对保障人类健康至关重要[1]。

1 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分析

1.1 国际发展情况

根据Evaluate MedTech的统计,2016年到2018全球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市场规模均在600亿美元以上,年增长率在5%左右,2019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703亿人民币,预计2022年能达到840亿美元。欧洲、北美和日本占据全球80%以上的体外诊断市场,其中罗氏19.4%、雅培10.2%、丹纳赫9.9%、西门子9.7%,四家总和约占50%左右的市场份额。另外强生、贝克曼库尔特、伯乐等在诊断试剂方面也占有一席之地[2]。IVD试剂已经从最初单一的生化诊断,发展到免疫诊断、分子诊断、血液诊断、即时诊断(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共5种不同原理的检测方法。其中分子诊断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尤其在今年新冠肺炎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分子诊断的工作成本高、专业人才缺乏、科学监管复杂,现实发展中存在一些限制[3],随着基因测序的兴起,分子诊断的一些问题将会得到有效改善,分子诊断将成为IVD试剂行业的主流之一[4]。

1.2 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发展差异

(1)诊断试剂发展方向不同:发达国家分子诊断和POCT是主要增长点,国内主要集中在临床生化和免疫诊断。

(2)诊断试剂年人均消费额不同:发达国家人均25-30 美元,国内人均消费1.5美元,最多占发达国家的6%。

(3)IVD与药品占比不同:全球 IVD 市场约占全部药品市场的5%左右,而我国仅为1%-1.5%左右[5]。我国IVD行业相对国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行业规模较小,但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年均增长速度一直保持20%,正迎头赶上。

1.3 我国IVD上市公司企业利润率分析

上海透景主要包含免疫诊断和分子诊断两大类产品,基蛋生物和广州万孚着重关注POCT领域;我们选择近5年上市的这三家质量较强,比较能代表体外诊断公司发展方向的公司2017年财报进行分析。

表1 2017年三家上市公司企业财报

从表1可以看到,三家公司的平均毛利率在75%以上,反映出体外诊断行业尤其是分子诊断和免疫诊断等新技术在盈利能力上非常强。

1.4 河北省诊断试剂产品特点及现状

河北省虽为传统制药大省,但诊断试剂发展较为缓慢,在2019年5月统计的数据中,全国29家体外诊断试剂上市公司(不含新三板),河北省为0家。在这29家中2018年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的有24家[6],如何在疫情过后,促进省内体外诊断试剂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

在体外诊断试剂上市公司数量上,相比周围的北京4家(九强、利德曼、博晖创新、热景)、河南1家(安图生物),河北省目前没有已上市的体外诊断试剂公司。

产品上,更多的企业集中在二类生化试剂、免疫比浊试剂、胶体金试剂等技术相对成熟的产品上,此类产品竞争激烈,毛利率相对较低。

在毛利率相对较高,单品销售额较大,竞争相对较少的三类诊断试剂产品上,如传染病相关项目,目前只有唐山英诺特(北京英诺特全资子公司)的胶体金检测卡,拿到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自2002年以来,全球共爆发8起重大病毒疫情,其中在中国引发的有3起,分别是2002-2003年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013年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2019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据2019年1月由WHO发布的《2019 年全球卫生面临的10 项威胁》[7]记载,一半威胁与病毒疫情高度相关。根据病毒传染性特点,2004年WHO规定[8],病毒疫情诊断试剂研发需满足可负担、灵敏、特异、易操作、检测速度快、无设备要求7 项原则,针对病毒的诊断试剂主要是核酸类或抗原抗体类试剂。

2 提高河北省体外诊断试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2.1 建设高效能标准管理体系

我国IVD试剂分类子目录(2013版)共有766种,目前,体外诊断产品国家标准约20余项,行业标准200余项[9-10],具体产品标准100余项,87%的产品没有相对应的标准。面对IVD产品标准覆盖率极低,标准缺口大的现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出了五年制修订100项体外诊断行业标准的目标。标准数量的大幅增加,高效能标准体系的基本建立,将为促进产业规范、服务行业监管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作用。

2.2 政府在产业政策方面给予帮扶

体现在各种产业补贴政策上,目前就补贴政策看,我省尤其是高新区对体外诊断试剂做到了与其他省市高新区相当的水平,如果后期能对三类诊断试剂尤其是传染病类的诊断试剂进行倾斜,对我省在3-5年内拉近与其他各省体外诊断试剂厂家的差距会有很大帮助。例如2018年石家庄市高新区通过招商引入两家诊断试剂公司,其中一家的产品通过了CE认证并在此次疫情中积极捐助省内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为抗击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成立时间短,所做产品尚未获得注册证,尚未形成有效销售收入,预计1-2年后,产品陆续拿到注册证,会部分弥补河北省三类诊断试剂缺少的短板。

2.3 法定检验单位提高检测能力

体外诊断试剂实行的是注册制度,只有拿到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才允许上市销售,需要注册的是二类和三类两种,体外诊断试剂中二类产品较多,分为感染、激素、各种器官损伤因子、优生优育、代谢等,三类产品集中在传染病、肿瘤标志物等方面,特别说明根据《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11],疫情相关诊断试剂按照三类体外诊断试剂进行审批。

二类诊断试剂目前由各省食药监局进行审批,审批前需要进行注册检验和临床试验(目前大多数二类诊断试剂免于临床试验,仅需提供比对数据即可);三类诊断试剂,目前由国家食药监局进行审批,审批前必须进行注册检验和临床试验。

可以看到,注册检验是获得注册证的第一步,一个省的医疗器械检测所开展的项目与本省体外诊断厂家数量和品种相辅相成。生产体外诊断试剂的厂家越多,品种越多,检测所检测的范围越广,检测能力越强。由于河北省之前体外诊断试剂厂家少,品种集中在二类的生化、免疫比浊、胶体金等技术相对成熟的领域,因此河北省医疗器械及药品包装材料检测所仅具备此类体外诊断试剂检测能力,对核酸检测试剂及磁微粒化学发光等近10年兴起的新型诊断试剂以及三类传染病类的体外诊断试剂检测能力薄弱或是没有检测能力,导致生产厂家只能选择北京、天津、山东、河南等周边检测所进行检测。外省检测仅排队就需要3-6个月,取得检测报告甚至需要9个月至一年时间,企业为此会多花费很多额外成本,这个是阻碍河北省体外诊断试剂向高端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比近些年发展起来的诊断试剂大省江苏,江苏省有南京、苏州、泰州3个医疗器械检测所,并且各个检测所均具有大多数IVD产品注册检验的检测能力,对于江苏本省企业的检测速度大幅加快,产业发展得到有效提升。

因此,扩大河北省诊断试剂检测业务范围和检测能力是提高我省体外诊断试剂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2.4 集中设立多种园区

河北省各类医疗器械产业园、孵化器、加速器等载体数量众多,2019年石家庄市高新区通过北京招商活动立项的京津冀体外诊断试剂产业加速器项目为目前河北省唯一一个专注于体外诊断试剂发展的项目。可以通过一些积极措施,使其在省内产业政策指引下,做好建设工作,促进其筛选更有发展质量的公司进行入驻,作为一个改变我省体外诊断试剂产业布局的一个抓手,通过分析入驻企业产品形态,协调我省体外诊断试剂产业分工,将我省体外诊断试剂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3 结论

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再次证明了IVD试剂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面临临床和公共突发事件的困扰,作为“医生眼睛”的IVD产品发展方向将更多的朝向个体化、自动化、简易化、高通量、床旁化,其中发达国家的分子诊断和POCT将是最具潜力的两大发展领域。针对我国在全球体外诊断行业发展现状,完善国家标准体系的构成,有效针对河北省体外诊断试剂企业产业化特点,做好企业新产品新方法的密切追踪,帮扶企业优秀产品早日上市,尽快正确辅助解决临床决策,助推我省体外诊断试剂行业更快发展。

猜你喜欢

试剂河北省产品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河北省
检验科试剂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
高中生物学中几种特殊试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