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健康适岗管理框架及实施
——某油田项目在海外欠发达地区健康管理的探索和实践
2020-09-28赵宏展贺晓珍杨意峰赵晓宁
文/赵宏展 贺晓珍 杨意峰 赵晓宁
本文以中国石油在海外欠发达地区某作业项目为例,在常规职业禁忌证的基础上,将当地工作人员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不适合海外欠发达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相关因素予以充分考虑,并结合海外项目职业性有害因素扩展清单,形成欠发达地区海外项目职业禁忌证扩展清单。
在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健康管理方面,国内主要关注的是职业病防治和职业禁忌证界定及其管理。但对于海外生产运营企业或项目,尤其是处于可依托医疗资源受限的欠发达地区,则会碰到另外一个重要概念与此相关,即健康适岗(“fit to work”, “fitness to work”, etc.)。现以中国石油在海外欠发达地区某油田项目为例,介绍员工健康适岗管理框架在该油田项目的探索和实践。
该油田项目处于相对落后的地区,受连年战乱的影响,当地医疗基础设施及医疗资源严重受限,社会依托差。同时,当地自然环境恶劣,旱季干燥炎热,高温可达50℃以上。该油田项目从2010 年3 月开发生产服务合同(DPSC)正式生效到2019 年3 月,日产量从中国石油接管油田时的4 000 桶提升了100倍至40 万桶,实现了合同承诺的高峰产量。截至2019 年12 月,该油田项目的产能建设包括3 座油气处理厂、80 多个丛式井生产平台和20多条油田内部集输主干线、2 座发电厂、2 座水厂等。高峰建设期间,油田各类生产作业人员超过7 000人。这些人员来自40 多个国家,各自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和所在国家的职业健康管理方式均不相同。
工作区域和职业性有害因素
图1 海外欠发达地区扩展的工作区域
工作区域中存在的各种可能危害工作人员健康和影响劳动能力的不良因素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如工作环境中的噪声、粉尘等。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工作区域密切相关,工作区域中的活动类型、工作对象和周围环境决定了该工作区域内工作人员暴露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不同,如食品加工厂、化工厂和油田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差别很大。通常生产经营单位对工作区域的理解局限在本单位的周界内,对本单位外界因素的影响考虑较少。
图2 职业健康安全语境中的危险基本单元模型(一)
该油田项目扩展了常规“工作区域”的概念,充分考虑了海外欠发达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安全形势、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因素,如:是否存在全科医疗?是否存在规范化的急诊服务?是否可以取得有保障的处方药品?等问题。即:在扩展的“工作区域”中,该油田项目将所在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健康威胁、健康风险因素等也予以充分考虑。
该油田项目将扩展的工作区域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子工作区域”,包括医疗条件和后勤支持相对完善的营地、医疗条件和后勤支持相对薄弱的钻井队等,并列出每个 “子工作区域”中的 “工作岗位”,如图1 所示。油田项目针对特定“子工作区域”中的每个“工作岗位”,识别出相应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而汇总出“子工作区域”以及整个“扩展的工作区域”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清单,形成海外项目职业性有害因素扩展清单,并进行相应的健康风险评估。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控制框架
职业健康安全语境中的危险基本单元模型(一)
通常,职业性有害因素(能量和危险物质类)的危险程度的高低或危险性的大小,需要结合“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固有危险性及其数量(如特定有毒有害气体及其浓度)”“控制措施(如技术类和管理类)”“保护对象(如工作岗位)”和“情景或背景(如外部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衡量。职业健康安全语境中的危险基本单元模型(一)如图2 所示。
图3 职业禁忌证的确定因素
图2 中的“健康影响”需要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健康风险评估首先需要进行每一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和每一个“工作岗位”之间的配对,这是将图2 命名为“危险基本单元”的重要原因。图2 中“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决定了健康风险的最终水平(即剩余风险的影响)。
职业健康安全语境中的危险基本单元模型(二)
同一工作岗位的人员,其健康状况可能差异很大,可能有不同的职业禁忌证。根据GBZ/T 260-2014《 职业禁忌证界定导则》,职业禁忌证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因此,在危险基本单元模型中仅仅将 “工作岗位”作为“保护对象”显然是不够的。
一个工作岗位可能既是需要受到保护的对象,也是“管理类控制措施”的执行者和“技术类控制措施”的操控者,需要满足实施“控制措施”的要求。因此,“具体工作岗位人员”的职业禁忌证需要同时考虑“职业性有害因素”和“控制措施”对特定“工作岗位”的要求,如图3 所示。
图4 职业健康安全语境中的危险基本单元模型(二)
因此需要将“具体工作岗位人员”取代图2 中的“工作岗位”,并引入职业禁忌证的因素,建立如图4 所示的修正模型——职业健康安全语境中的危险基本单元模型(二)。当作为保护对象的具体工作岗位人员有某种职业禁忌证时,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健康影响会更严重。
职业禁忌证扩展清单
在常规职业禁忌证的基础上,该油田项目将工作人员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不适合海外欠发达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相关因素予以充分考虑,并结合海外项目职业性有害因素扩展清单,形成欠发达地区海外项目职业禁忌证扩展清单。该清单将42 类工作岗位的常规职业禁忌证清单扩展为包括16 大类、82 小类身体状况的清单。例如,Ⅰ型糖尿病,由于该病往往发病较急,控制不好危及生命,且需要终身注射外来胰岛素治疗,而胰岛素需冷链运输并冷藏保存。结合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职业禁忌证扩展清单,适用于海外欠发达地区的企业或项目更全面地管控员工的健康风险。
健康适岗管理框架模型及其实践
健康适岗的概念
国际石油天然气生产商协会(IOGP)认为,“健康适岗”与以下过程相关:保证一个人能安全地完成工作任务,并且对他们自身、雇佣他们的企业或第三方没有不可接受的风险。从这里可以看出,健康适岗的目的是确保员工适合目前岗位并在工作时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风险,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实施“健康适岗”是很多生产经营单位面临的问题。
健康适岗管理框架模型
该油田项目应用危险基本单元模型,探索了一种基于职业性有害因素扩展清单和职业禁忌证扩展清单的健康适岗管理框架模型。该框架模型融合了上岗、转岗、返岗、在岗和离岗等健康适岗管理的关键节点(如图5 所示),并对员工健康适岗情况实施动态评估和管理。该油田项目健康适岗评估和管理充分考虑了工作岗位要求中对职业性有害因素控制措施的要求。
在上述框架模型下,该油田项目将职业禁忌证与健康适岗管理结合起来,赋予健康适岗三重含义:一是选聘的海外项目人员不能有法定的职业禁忌证;二是选聘的海外项目人员不能有扩展的职业禁忌证;三是在岗项目人员的身体和心理状况需要满足岗位工作要求,包括职业性有害因素控制措施的要求等。
健康适岗管理实践
该油田项目基于职业禁忌证扩展清单及动态评估管理方法,编制了健康适岗管理方案。自该方案实施以来,先后对2 000 多人在上岗、转岗、返岗、在岗(年度)、离岗等关键节点进行了健康适岗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采取了相应的健康风险应对措施。其中:5 名应聘人员因健康不适岗在招聘过程未被雇用; 2 名在职人员因健康不适岗转任其他岗位;52 名临时健康不适岗的在职人员在接受治疗后顺利返岗。
图5 健康适岗管理框架模型
图6 员工在该油田项目健康与医疗服务中心接受健康适岗评估
健康不适岗典型案例包括:2 名应聘人员因色盲不能从事电工作业未被雇用;1 名应聘人员因严重肥胖(BMI>40)未被雇用(被列入职业禁忌证扩展清单);1 名国际雇员因Ⅰ型糖尿病未被雇用(被列入职业禁忌证扩展清单,在医疗资源受限的油田现场工作健康风险高);1名国际雇员因脑部肿瘤做过2 次手术未被雇用(被列入职业禁忌证扩展清单,在医疗资源受限的油田现场工作健康风险高);1 名消防员因耳膜穿孔,如暴露于有毒气体环境存在健康风险而转岗;1 名消防员因严重肥胖(BMI>40)而自愿离职(被列入职业禁忌证扩展清单)。
该方案的实施还帮助超过200名在职人员发现自己未知或未控制的疾病,并得到及时干预和治疗。同时,该项目通过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成功干预了7 个心理危机事件,相关员工均在心理状况满足岗位要求后返岗。
结语
健康适岗关注工作人员对于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的健康适应性(身体适应性和心理适应性)。海外项目职业性有害因素扩展清单和职业禁忌证扩展清单,是有效管控海外项目人员健康“脆弱性”和职业健康安全事件,进而保障海外项目人员职业健康安全的基础。危险基本单元模型是搭建基于两个扩展清单的健康适岗管理框架的有效工具。
基于危险基本单元的员工健康适岗管理框架在该油田项目的探索和实践,使得健康风险在该项目高速发展中实现了精准和有效防控,该项目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未发生因健康原因导致的亡人事件和预后不良情况,充分诠释了该油田项目作业者努力践行对员工的关照义务。
2019 年6 月初,该油田项目在健康医疗方面经过了8 年的实践和积淀,入围2019 年度全球企业“员工关照义务(Duty of Care)”系列奖项的“全球最佳偏远地区韧性奖(The World Best Remote Resilience Award)”短 名 单,并 在10 月 获得了颁奖典礼上的压轴大奖“复杂环境杰出健康管理奖(Superior Health Management in Complex Environ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