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拥抱自然
2020-09-27陈丽慧
陈丽慧
摘要:本文阐述了亲近自然在教学中的意义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老师的帮助,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从认识、播种等活动中轻松自然地接受教育,培养儿童热爱动手操作的能力,提升儿童热爱自然的情感,相信会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自然;拥抱;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35-0276-01
1.案例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告诉我们:“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所以在充分地利用我园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的基础上,组织孩子们走进“自然小世界”,孩子们边玩,边观察,通过有趣的游戏,在自主自发地探究下完成了。
2.案例描述
2.1 走进自然。
(1)餐前游戏——闭眼逛蔬菜园,惨淡收场。
又到了每天的餐前活动,我照例组织孩子们玩游戏:“同学们,现在请闭上眼睛,老师带大家一起逛蔬菜园。”孩子们听话地闭上眼睛。“同学们想一想,菜园里都有哪些蔬菜呢?”我轻声问道。“青菜、菠菜、萝卜、黄瓜、西红柿……”孩子们的回应并不如我预想的那么热烈,答案仅仅固定在几种常见的蔬菜上,到了后面实在说不出别的蔬菜,只能机械地重复说过的内容,甚至有的孩子还说出了螃蟹、大虾、小鸡这样无常识的答案,游戏只能在惨淡和无奈中结束了。
(2)变换方式—自主走进蔬菜,兴致勃勃。
餐前的逛菜园游戏,虽然孩子们对于蔬菜有一定的认知,但由于平时直接接触较少,缺乏一定的感性经验。所以,我决定变换游戏方式: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请孩子们自主认识蔬菜。
于是,在第二次的餐前游戏前,我做了精心的准备。“同学们睁大眼睛看这是什么?”我轻点击鼠标,屏幕上瞬息变幻的图形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谁能猜一下,这些都是什么蔬菜?”“那圆圆的,一定是萝卜!”“不对!可能是卷心菜!”班上的机灵鬼奇奇说道。“西红柿也是圆的……”文文提出了反对意见。趁着孩子们热火朝天的发表意见,我将印有精美图形和丰富颜色标记的表格发给大家:“下个星期,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认识蔬菜我在行。所以咱们同学要认真填写老师发给你们的表格,争取用自己的方式或方法多认识蔬菜。”
2.2 親近自然。
(3)展示成果—我是识菜小能手。
“今天天气真不错。请同学们准备好,我们一起逛蔬菜园。”就这样,孩子们浩浩荡荡地来到我准备的活动区开始了游戏。这次,孩子们认出了青菜、白菜、茄子、丝瓜、黄瓜、韭菜等常见蔬菜,我设置的拔高题如认识金花菜、胡萝卜、茼蒿、西兰花、香菜、韭黄、南瓜、豆芽等蔬菜也没能难倒大家。一圈下来,几乎没有难倒大家。第二圈,孩子们仍然意犹未尽。
(4)深入菜园——我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就这样,餐前认识蔬菜的游戏活动受到孩子们的欢迎,获得孩子们的喜欢,也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走进自然同时通过自主的学习,获得了知识。在孩子们认识了常见的蔬菜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孩子们的知识掌握,让孩子们直接感知蔬菜,我们又利用晨间谈话的机会,组织幼儿去农贸市场。到农贸市场上,孩子们看到各式各样新鲜的蔬菜时,兴奋不己,不住地说着自己认识的蔬菜名字。
2.3 拥抱自然,自创“虫眼叶子,我来猜”和“找虫子,蚕宝宝来做客”活动。
(5)自创游戏活动—“虫眼叶子,我来猜”。
于是,那些因小虫子咬过而变得干奇百怪的叶子,是吸引孩子们最主要的兴趣点,在菜地里“找虫子”和“找有虫眼的叶子”,成为孩子们自由游戏中的主要活动。我给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彩色的手工纸,请孩子们把自己的小手变成“小虫子”,“咬”出各种不同的形状。哈哈,把手变成小虫!孩子们兴奋极了,唧唧喳喳地说着自己的设想,可很快就发现,“小虫”一点一点“咬”纸头,“咬”成自己想要的形状,可真不容易!有的孩子着急了,一张一张不停地换纸,小朋友们马上说:“是不是小虫子咬菜叶的时候也这样啊?所以,把好多菜叶都咬坏了!”“不行,彩色纸头要没有了!老师,我能不能先在纸上画出来再撕啊?”最会提问题的强强想到了一个主意,跑到我身边着急地问。“当然可以啦!”
(6)自发科学观察活动—“找虫子,蚕宝宝来做客”。
菜园观察中,小荣提到爷爷家养着蚕宝宝,第二天小荣抱来了两个大盒子,小朋友们好奇地围了上去,想看个究竟。有孩子说:“快看,是毛毛虫。”有的孩子立即反驳道:“不对,是蚯蚓!”看到孩子们着急的样子,小荣神气地说:“大家别瞎猜了,这就是蚕宝宝,是我从爷爷家里带来的。”听了小荣的话,其他孩子兴奋地拍起了小手,欢迎蚕宝宝的到来。
3.案例分析及思考
本案例的突出特点是在活动中紧紧把握幼儿游戏的兴奋点,让学习变得“好玩”,通过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将学习与游戏紧密联结在一起。在把握学习活动中的游戏点,由此引导孩子们生发新的游戏,使学习更有趣,游戏更好玩。幼儿通过主动学习来获取经验并建构知识。将学习的内容与孩子的生活有机结合,留给孩子一定的生成游戏空间。
总结
在本案例中,教师能注意引导幼儿在课下和生活中自主地观察、学习,引导幼儿小组讨论、动手操作并在发现问题后,“以生为本”积极解决问题,教师在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学习,不断地调整材料、分享经验从而逐渐积累出相关的游戏经验,在丰富角色游戏内容的同时,引发幼儿积累新的游戏经验,而角色游戏又再现了幼儿架构游戏经验。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10.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