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职学校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探讨

2020-09-27杨琼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合作教学

杨琼

摘要: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学习方法,传统的生物教学方法一般是老师讲课,学生记笔记。生物却不一样,尤其对于中职生来说,生物学习应该更偏向实际操作,所以合作与沟通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合理分配学生组成小组,自由讨论,互帮互助。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生动有趣,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生物的兴趣。本篇文章就是探讨中职生物合作教学的策略应用。

关键词:中职生物;合作教学;策略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5-0221-01

教学方法一直是教育界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传统的生物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下的学生学习需求。在中职生中的生物专业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更深层次的了解生物问题和技术。对生物专业的中职生而言,实践和合作必不可少的。在课堂上,将实践和合作结合在一起,更能加深学生对于课题的理解,生物课程中老师进行讲解授课,结合显微镜实验,以小组方式,每个人各抒己见,互相提出疑问,这样的方式上课会让学习事半功倍。

1.当前生物教学合作的缺点

1.1 小组分组随意。

当前的课堂结构上也有以小组为结构的授课方式,也有部分教室将桌子设计成圆形,一组一组为单位进行上课。但这样也忽略了一个问题,小组划分的意义是什么。一些学生对于生物更感兴趣,或者成绩更好,那么就应该在小组中安排相对成绩没那么好的学生,互帮互助。因为现在许多课堂的分组都是杂乱的,关系好的分在一组,在一起的时候也不会讨论学习相关的内容。或者就是对于生物理解差不多的在一个组,也不能为对方提出可靠的建议,也不能解决生物问题,没有做到互帮互助,这样对于学生自身是没有可以提高的空间的。所以这样的情况下,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反而浪费了良好的课堂资源,甚至都不会好好的听课。

1.2 合作计划不合理。

在中职生中,有部分学生对于学习并没有什么动力,生物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会显得较为枯燥,因此不会主动去接受生物信息量。在中职生这样注重专业性的课程中,老师会在课堂中将重点说出来后,一时间来证明相关的知识点。并会在课后让学生自行复习或者去验证某个生物观点。而小组的形式却只存在于课堂之上,在课后并没有继续小组方式,都是独立完成课题。甚至有的老师也不会布置课后的作业。因为生物学科主要以理解和实践为主,再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也不会有实实在在的成绩提高[1]。

1.3 合作受到牵制。

合作关系不仅仅局限于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是学生和老师之间。当前的授课模式依然是老师说,学生听。许多学生上课并不积极,不会主动回答问题,不仅仅是因为不够活跃,也是因为害怕回答错误,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虽然小组合作了,但对于部分同学也没有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甚至会出现越来越不自信的情况,在课堂的实验中,也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合作学习策略探讨

2.1 合理分工。

以食品微生物为例,在学生了解到这样一个课题的时候,以小组为单位应该怎么着手去进行了解、分工、实践,最后得出结论。每一个小组都应该让老师合理分配学生,不能都是一个成绩阶段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总负责人,根据每个同学擅长的方面进行分工合作。在食品微生物方面,就包括许多点,食品微生物的概念、其中的优缺点、运用方面。

首先是概论方面。食品微生物虽然听着可能日常并不熟悉,甚至觉得我们离它很远,但其实我们常吃的蘑菇就属于食品微生物。并且有部分的微生物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些食品微生物所含蛋白甚至可以媲美牛肉。对此,现在许多食品商都在拿食品微生物做文章。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次会议上,因为蛋白又叫微生物蛋白,并且按照生产原料和产生菌的不同又分为几种不同的蛋白[2]。

其次是食品微生物的优缺点。食品微生物主要是核酸以及蛋白质,且都是单细胞生物,这类的菌体被称为单细胞蛋白。其营养价值丰富比一般的肉类或者奶制品高出百分之二十以上,且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这类微生物中的氨基酸成分比谷物的含量多,也能满足日常的需求。虽然对于人体有不少的好处,但食品微生物中所含的核算过多,人们长期过多的摄入会抑制人体的生长发育,且会导致新陈代谢出现问题。另外食品微生物中存在的细胞膜也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消化。

其应用也分为直接应用和间接应用,间接应用就有人们所熟知的食品添加剂。市面上许多食品都标明了使用了食品添加剂,而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不知用来提味,正确应用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这项技术在如今也广泛应用,但是在正常用量的情况下才能保证食品的安全。而直接运用则是可以直接用作食用菌类,这项技术也可以提高蘑菇菌类的产量。

结合上述方面小组成员应该细化分工,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做实验,都必不可少。在实验方面,将属于食品微生物的植物,如蘑菇,用载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食品微生物的具体形态。这整个过程中,有一个确切的课题,合理的分工讨论可以使小组每个成员了解到食品微生物的具体信息,这样一来更能提高学习兴趣[3]。

2.2 打破传统模式。

在学生将自己研究的课题中,交换学生和老师的位置,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每組每个人都上台讲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并以小组形式讲解课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每个学生都有了对食品微生物的基本了解,而老师也应该更多的鼓励学生发言。也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这个课题的理解,比如辩论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学生心里更加有记忆功能,学生在短时间内也不会网及其中的知识点。等到学生各抒己见后,老师在将自己的看法和知识点灌输给学生,此时学生对于知识点就会更加都记忆犹新。

结语

学习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尤其对于中职生来说,每个学生对于生物方面或多或少的不怎么感兴趣,老师就更应该加以正确引导。因为中职生的生物学习更以实践为主,所以应该给学生启发,养成学习兴趣。给予学生更多的合作机会,培养出中职生对于生物的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莹,高聪.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10):204.

[2]尹美茹.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3]伍文通.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23):112-113.

猜你喜欢

合作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初探
高中生物合作教学研究
树立生本理念,打造高效课堂
突出主体,体现主导
合作教学,互动共进
探究合作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