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2020-09-27曾志辉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曾志辉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充分重视对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作用下进行自主有效的数学学习,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途径与方式方法,让富有生活气息、趣味十足的教学活动,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得学生们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为高效达成教学任务及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兴趣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5-0175-01

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本性活泼且好动,导致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有机融合,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欢快的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作为教学出发点,创设多元化、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随着学生们学习兴趣的不断攀升,可以有效推动数学课堂教学的全面优化,以创新性、阶梯性的课堂教学环节为学生树立数学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1.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设计。我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3分米,宽2分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教师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我提问:同学们能说出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吗?学生l回答:它的面积不变,还是6平方分米。学生2回答:它的面积变了,比5平方分米小。此刻,教师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这两位学生的回答,给学生留一个悬念,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得呢?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而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设这种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求知欲望就被有力地激发出来,这种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硬塞现成公式要好得多。

2.通过多媒体教学,提升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课前,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方式降低学生对课程学习、理解的难度;在课后,教师要利用制作的课件和微课等作为学生课后复习和巩固知识的方式,以保证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学习垂直与平行概念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相关概念,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开教学。通过对各种平行线和垂直方式进行演示之后,让学生从视觉上了解什么是垂直与平行,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对抽象几何概念演示困难的问题,使教学效果得到穩步提升。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先从课前预习方面准备,完成课件的制作工作;在授课过程中,利用课前制作好的课件进行授课;并在课后将课件复制给学生,或者将其上传到学校的专用服务器中,以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对课件进行查阅,以保证学生课后自学的效果。

3.做好課程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分析后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面对枯燥乏味的数学符号,很难集中全部注意力去听讲,甚至会产生抵触学习的负面情绪,难以自信形成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总结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相应的课程导入。比如,运用幽默的小故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全身心投入到数学课堂中,达到更好的学习状态。这样可使得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譬如,教师在教授分数的性质相关知识时,就可以通过小故事导入的方式,使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以及灵活性,进而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与指导。教师首先为学生阐述猴子分面包的故事,一个圆圆的面包平均分成4块,分给4个猴子请问同学们每一个猴子都会同意这样的分法吗?此时学生也将仔细思考、认真探讨,经分析后部分学生将得出答案这样的分法是公平的。在此之后,教师则需进一步引导,如若将圆圆的面包平均分成7份,前三个猴子分别得两分,最后一个猴子则得一份,请问这样的分法是公平的吗?经过学生的探讨后发现最后一个猴子只获得一块面包,这样的分法并不公平。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探讨中,整个课堂气氛将会更加活跃,学生也将大大提高参与积极性。此时,教师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接下来同学們和老师一起来学习分数相关的知识,通过有效的学习使得面包的分法更加公平。

结语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部分小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对于数学学习缺少的兴趣。由于缺少兴趣,学习没有主动性,成绩难以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数学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合理掌握,加强对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应用,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就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提升,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知识探究,提高课堂的活跃度。

参考文献:

[1]王向华.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7(9):48-49.

[2]张璞.探讨如何激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兴趣[J].数码设计(下),2019,15(7):101.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