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9-27蓝美新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少数民族情感教育

蓝美新

摘 要:农村务工人员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而逐渐增多,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选择外出务工,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数量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弥补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缺失,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多方面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妥善解决留守儿童情感教育问题,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情感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及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并对今后进一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情感教育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留守儿童;情感教育

生活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为寻求生活的改善,更多的人选择加入进城务工的行列。少数民族地区很多父母进城打工,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父母与孩子长期分离,亲情的不完整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归属感和心理依赖感逐渐弱化。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因为缺失情感教育,导致学习效率低而表现出缺乏学习兴趣、存在心理问题[1]。情感教育在培育留守儿童正确的价值观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关注留守儿童情感教育,是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是保证其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

一、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主要问题

大多数外出务工的少数民族群众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而忙于生计,很少有额外的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在孩子教育这方面长期处于缺席状态。外出务工的少数民族家长对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无暇顾及,平时在与孩子进行沟通时,也只通过电话或者网络方式进行交流,简短的交流中,父母更多关注的是孩子在老家物质生活方面的问题,却很少关注孩子的内心情感变化及情感需要。孩子与父母长期处于聚少离多的状态,情感教育的不足使大多数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样导致留守儿童平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也表现出不信任、不合群和叛逆心理重的状态[2]。在留守儿童家庭中,“隔代教育”现象普遍,祖辈(祖父母与外祖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从心理和情感上引导孩子。另外这种隔代抚养的方式同样会导致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感情变淡,甚至冷漠。在这种亲情教育不足的情况下,部分留守儿童情绪波动大,许多负面情绪如自卑、敏感、多疑等不可控制地出现[3]

二、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情感教育问题的主要成因

(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

政治经济决定文化发展,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无法支撑当地教育发展,导致学校、家长对孩子的情感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许多少数民族群众因所处地区地理位置偏僻、信息闭塞以及传统经济局限等因素收入增长普遍缓慢,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变大的情况下,少数民族地区收入较低的群众为了改善自家经济状况而选择外出务工。外出务工的少数民族家长对留守在家孩子的情感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加上观念落后认为务工收入是家庭经济主要来源,外出务工是改变贫穷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许多少数民族家长中存在“读书无用论”的理念。部分少数民族外出务工家长只顾眼前利益,为了增加自家经济收入,不考虑孩子长远的发展,甚至教育孩子尽早辍学外出打工。另一方面,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条件比较艰苦常导致师资力量紧缺,这同样制约了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

(二)少数民族地区情感教育物质条件欠缺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是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投入比重逐渐增大,但其教育现状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一些学校基本的教学设施如宿舍、图书资料和教学仪器等都较为紧缺,无法保障学习与教学需要。教育资源的紧缺使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学校面临着教育经费不足、教师不足、在校教师任务重等诸多困难,这种情况下教师忙于常规教学工作,没有足够的精力关注学生的情感,缺少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时间与机会,在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也不够重视,这一问题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十分常见。

三、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情感教育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政府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的投入

完善的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关怀体系主要包含“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两方面,解决留守儿童情感教育问题是一项需要多方努力的系统工作。从国家层面来说,政府应继续加大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力度,从源头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问题。政府可以通过设立留守儿童学校,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外出务工群众子女异地就学的问题。外出务工群众的子女在城市里有了可以学习的学校,这样就增加了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时间和沟通机会[4]

(二)学校应对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策略

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应重视专业水平的发展,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加强管理,让教师们在集中精力搞好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可以研究教学,总结教学经验与教训。教师在教学工作之余,应与外出务工学生家长保持联系,督促家长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教师是留守儿童的主要接触者,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情感转变。当教师发现孩子情感出现异样,应做好记录,与家长沟通,及时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健康发展[5]

学生的主要生活和学习场所是班级,因此良好的班级氛围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引导学生互帮互助,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更多的参与到班级活动中展示自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

(三)少数民族地区家长应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策略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情感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孩子的许多优良品质都是在儿童时期家庭生活中养成的。首先,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启蒙老师,因此父母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会教会孩子相互尊重,对于孩子优秀品质的培养具有引导作用,这是孩子最好的成长动力。外出务工的家长在保证孩子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孩子情感的教育。在与孩子进行交流时,要多与孩子交流心事,倾听孩子的苦恼,帮助孩子渡过困难。少数民族地区外出务工学生家长应与老师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学习状态,遇到问题时要配合老师,主动提出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也应转变教育理念,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在孩子遇到困难表现出叛逆时,不应选择忽视或责骂,应及时与之耐心沟通,找出问题原因,帮助孩子及时疏导负面情绪[6]

(四)社会应对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策略

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样具有重要影响,要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情感教育问题,来自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不可或缺。社会工作是一项专业的帮助他人的活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工发展相对缓慢,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已有的社会工作人员工作素养整体不高,政府可以通过引导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参与到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开展的相关工作当中。另外参与少数民族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社會工作人员,也可以自发引导其他的社会组织以及群体共同参与到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中。另外,营造良好的农村社会环境,对于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情感教育问题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解决的。各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关注时,不应只关注其生活层面的吃饱穿暖,我们应深入挖掘留守儿童情感教育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深度思考,提出解决策略,对留守儿童情感进行疏导,保证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廖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2] 袁钰林.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分析与对策:以四川省兴文县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7(18):244-245.

[3] 张桂霞.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9(24):25.

[4] 孟磊.衡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与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19(12):17-18.

[5] 陈维兵,魏江红.藏族城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9(5):160-161.

[6] 修云辉.少数民族地区学前留守儿童现状及关爱对策研究:以石阡县某幼儿园为例[J].才智,2018(31):82-83.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少数民族情感教育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