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尖上的流云
2020-09-27詹文格
一
清晨,四野澄明,满城寂静,我推开窗户,看见一羽褐色的飞鸟迎着阳光,箭镞一般射向对面的塔尖。飞鸟消失的刹那,我不知为何,身体竟猛然一震,感觉急遽而过的飞鸟像一枚子弹将我击中,洞穿了我的精神和肉体,以至后来很长时间我都难以释怀,那股冷风一直在胸膛中穿梭。
这些年与塔为邻,我在清澈的湖水中无数次欣赏过倒悬的塔影,凝望过潋滟的水波,可一直没能看清,眼前这个正反成像,虚实相间的物体竟然如此奇特另类,寓意深藏。
在我习惯仰望的视野里,对于高耸入云的塔尖来说,已经给出了多层暗示。耸立的浮屠,具有俯视众生的高度,那样的高度只有身体轻盈的阳光、风雨、飞鸟、流云才可幸临。
每次与塔对望,都感觉塔在暗示,处在纷繁庞杂的世界中,许多事物都呈现出宝塔形状,绝大多数人处于塔底或塔基,越往上体积越小,最后剩下极少部分成为塔尖。
我从来不去思考高处不胜寒的塔尖,它是一种什么滋味,因为极端的少数带有天意的成分。尽管高耸的宝塔立于我身后的山头,而且塔影每天都与我隔窗相望,但对眼前这座塔我却知之甚少。据县志记载,这塔叫文峰塔,其实现在我所看到的塔毫无古意,因为它是新近仿造的替身。始建于大唐贞元年间的真身,于清嘉庆年间重修之后,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一群狂热者一炮炸毁,直至前些年才在原址重建。
每當望着塔这高大的建筑,我常常心生疑问,耸立于大地上的古塔,笔直地刺向天空,它与高山、河流、大树是一种什么关系,是对应,还是对立?带着这种疑惑,我在一个闷热的午后,探访了一位年过古稀的守塔人。守塔人住在古塔后面一间狭小的平房内,不知是树冠笼罩,还是塔影遮蔽,房间既低矮逼仄,又潮湿晦暗。由于通风不好,屋内散发着难闻的霉腐气味,然而,守塔人对这间陋室不仅毫无不适,反而相当满意。他说可以免费享受夏天的凉爽,省去空调、电扇的费用,又清静,虽是身居闹市,却已梦回乡村。
面对沉默不语的古塔,守塔人起初异常困惑,在实用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那种务虚式的信仰似乎成为另一个时空的事。对塔这种不能住、不能用的建筑很不理解,找不到一点实用价值。有关这个问题,当时守塔人请教过很多观塔的游客,得到的答案无非是塔属于历史的见证,塔是文化的沉淀物,塔是一种传统信仰等等。显然守塔人对这种似是而非的回答并不满意,于是他开始从书本上寻找,在二手书店、地摊、废品店淘来了不少有关研究古塔的书籍。从初期囫囵吞枣式的泛读,到细读,再到精读、研读。如今的守塔人已称得上半个研塔专家,谈论古塔时滔滔不绝。老人用功颇深,随口就能背出书中大段的文字:
“塔这种宗教的建筑,并非中国原创,而是随佛教从古印度一同传入中国。佛塔又叫舍利塔,用作安放佛骨舍利,梵文音译为‘施堵坡,巴利文音译‘塔婆,别音‘兜婆或称‘浮屠。汉语意译为‘高显‘方坟‘圆冢‘灵庙等……”
守塔人像和尚念经,双目微闭,面目安详,完全进入了状态,与我初见时判若两人。看那种陶醉投入的样子,如果不去打断他,恐怕会永远背下去。
真有点奇怪,一个读书不多的乡野农夫,能如此流利背出书中的长篇大论,着实让我有些意外。可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守塔人真的懂了。为了记录守塔人背诵的篇章,我拿起他摆放在床头的几本书,书的封面已经破损,内页也翻得皱皱巴巴。最上面一本是《中国古塔》,下面是《中国佛塔史》,再下面是《梁思成、林徽因与杭州古塔情缘》等。
顺着守塔人的思路,我似乎也明白了一点什么。建筑是精神的物化和外化,古代的宝塔与现代城市的雕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现在从南到北的大小城市都有塔的身影,古塔、新塔如雨后春笋,各有指向,从某种意义上讲,塔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纪念碑。
塔具有超越地域的功能,不管在城市,还是乡村,都有它落地的理由。不过有些城市对塔还是更显偏爱,比如杭州,古塔如此众多的城市确实非常少见,如果要评选中国塔都,杭州应该当之无愧。白塔、保俶塔、河渚塔、六和塔、雷峰塔、华严经塔、灵隐寺石塔、千人功德塔、三潭塔、理公塔、神尼舍利塔、惟重珍禅师塔、香积寺石塔、先照寺金刚宝塔、玉泉小石塔等等。杭州的古塔不仅数量多,而且名气大。比如雷峰塔早已家喻户晓,其深入人心的过程主要依靠两个方向的推动,一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传说之一的《白蛇传》,这个故事通过说书人、地方戏、绘画、歌舞、皮影演绎出众多通俗易懂的版本,使之流传甚广。第二个是1924年鲁迅先生写的一篇著名的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文中对传说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鲁迅先生借题发挥,将雷峰塔倒掉的社会新闻与民间故事《白蛇传》巧妙地结合起来,赞扬了白娘子为争取自由和幸福而决战到底的反抗精神。全文运笔随意,故事讲述生动,议论精辟独到,于嬉笑怒骂中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寓意。
作为西湖的标志性景点,旧时雷峰塔与北山的保俶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对,西湖上曾呈现“一湖映双塔,南北相对峙”的美景。每当夕阳西下,塔影横空,别有一番情趣。至明朝嘉靖年间,古塔楼廊被倭寇烧毁,仅剩砖砌塔身,通体赤红,一派苍凉。后来塔基的砖又被迷信者盗窃,致使塔身于1924年9月25日倾圮。雷峰塔倒塌之后,不仅作为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成了空名,而且“南山之景全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可见一座古塔有多大的分量,它对一座山、一个景点,乃至一个城市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埃及金字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意大利比萨斜塔、墨西哥的太阳金字塔、伦敦的本钟塔无不是世界性的地标建筑。哪怕是现代建筑,也可因塔的形式而闻名,上海东方明珠塔、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塔、广州小蛮腰,它们都已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塔是人造的景致,它勾连现实与想象两个端点。每一座古塔都是一个传说,都是一段历史记忆。一塔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二
虽然大江南北有着难以计数的古塔,但是极少出现神奇的树中之塔。在云南省普洱县城东北20公里处,有一座丈余高的塔,塔身为砖石结构,远望时可以见到树中的塔尖,近看时塔却被一棵大榕树包在腹中。据考证,这座佛塔建于一个多世纪前,建成后有一棵小榕树紧贴塔身破土而出,当时人们也没有在意,久而久之,榕树不断长大,最后竟然将整座塔都给包裹起来,成为神奇的树中之塔。
在湘西凤凰某处山坡上,有一座七层古塔兀自而立,那塔虽然老朽得缺牙少齿,但看上去如同枯木逢春,充满了生命感。绕古塔一番细看,发现塔的生命感不是塔的本身,而是来自塔顶生长的一棵绿树。这树应该是飞鸟衔枝所为,让一粒种子在远离泥土的塔顶上生根发芽,最后长成了一棵壮硕的绿树。这棵树从正面看像一团漂浮的绿云,从侧面看像一个沉思的老人,形态奇异。塔的飞檐上,还有三只孤独的风铃,因为经年风吹雨打,风铃已喑哑沉默,失去了发声的功能,但塔顶的树依然岁岁青绿。
这些年,我看过不少名山胜水,每次望见古塔就会想起塔顶的绿树,那样的生命形态和因缘巧合让我万分感慨,仿佛一个得道高僧,坐化之后繁茂成一树菩提。浮屠圣物就像产生故事的媒介,总有一些奇特的事情与塔有关。
在南方某地,有一座古塔荒废多年,当地人很想把塔打造成一个旅游景点,这个村没有山水资源,就想在古塔上做点文章,事先专门请写手虚构了与塔相关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修了牌坊。可是穿红着绿的游客从古塔前经过视而不见,人家对这个塔毫无兴趣。
后来不知从哪里传出一则消息,说古塔下面藏有珍宝,结果真的就有人半夜偷偷去挖。古塔周边被弄得一片狼藉,没有人知道盗贼最终是否挖到了宝物,只看到塔基已被掏空。村里报了案,几个月后案件终于有了进展。办案警察正准备乘胜追击的时候,古塔出现了变化,在一个雨夜突然倾斜,变成了一座斜塔。因为古塔的意外变化,让案件暂时搁置下来。听说古塔变成了斜塔,一些爱看稀奇的游客纷纷涌来。一直门可罗雀的农家乐、土菜馆、民俗旅店一下子变得生意火爆,就连无人问津的土特产也跟着紧俏起来。
看到一派繁荣的景象,村人既高兴又紧张,高兴是由于有大量游客涌入,为村里增加了收入,带来实惠;紧张是因为发现斜塔越来越斜,好像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面对这个两难选择,村干部万分着急,不知如何是好。他们分头行动,到处求助能人,听取高见,希望可以找到万全之策。最后也没想到别的好办法,只好让斜塔穿上一件钢筋做成的外衣,网状的外衣套住斜塔,然后在旁边再用硕大的钢梁焊接一个支架,让塔身依附在钢架上。塔的安全有了保障,可是自从钢架安装之后,人气突然冷落,游客日见稀少。
面对情况的突变,全体村民紧急商议如何处理古塔。究竟是拆除钢架,恢复原貌,吸引游客,还是就此不动,保护古塔。意见开始出现分歧,多数人认为倾斜的古塔给村里带来了千载难逢的良机,要继续利用斜塔来带动发展。关键时刻几个见多识广的老人显得非常清醒,他们的话几乎是一锤定音。老人们认为决不能让古塔倒掉,倒了就是一堆废砖烂石,就成了一文不值的遗址。最后决定保留钢架,加固支撑,同时设法让斜塔恢复原状。
游客们对斜塔不再感兴趣,应该是另有原因,就如苏州民间流传的那个故事,足以说明美好愿望。传说虎丘山上的虎丘塔不知为啥突然倾斜,而且斜得越来越厉害,这事可急坏了土地公公,土地公公想来想去,认为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用神威来挽救虎丘塔。一天晚上,苏州城里的男女老少全都做了一个相同的梦,梦中被喊去拉绳,绳子的一端系在虎丘塔上,全城人齐心协力,终于把塔给拉直了。第二天早上醒来,大家都感觉腰酸背痛,可见在梦里都使了暗劲。回想晚上梦境,感觉惊奇,原来不知啥时倾斜的虎丘塔真的变直了。后来苏州人流行吃“撑腰糕”的风俗据说就是从这个故事开始的……
三
对于人不过百年的肉身来说,塔确实是岁月的奇迹,如果从文化的起源去分析古塔,去谈论这个庞大的塔系家族,自然會想到埃及的金字塔。分布在尼罗河下游,由古埃及法老陵墓构成的金字塔,成为当时至高的权力象征。金字塔的重大意义并非墙外的狮身人面像,而是金字塔本身的精巧设计,完美施工,造就了建筑史上的旷世奇迹。
一百四十多米高的塔身,二百二十多米长的底座,二百三十万块石头砌成的塔身,每块石头平均重达两吨以上,最大的达一百六十吨,十万人用了三十年时间才得以建成。这样的建筑在没有现代化施工设备的古代,古埃及工匠们是如何完成的?这真是一个难解之谜。
作为古埃及文明的最高象征,埃及金字塔遵循自然理念,体现出高超的建筑技巧。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粘连物,而是直接将石头堆叠起来。每块石头靠人工打磨,修整得严丝合缝,历经数千年风雨,至今依然找不到任何瑕疵,就算用全世界最锋利的刀片,也无法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这样的建筑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深度理解,达到了天衣无缝,完美无缺的美学高度,让世人叹为观止。
如果说埃及金字塔是石头中绽放的杰作,那么我国山西应县屹立近千年而不倒的木塔则是古木上生长的奇观。作为中国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木质结构塔,全身没有一个铁钉,依靠内外相套的斗拱梁架把所有木制构件结合成一个完美、稳固的整体,这种技术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那个年代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的建筑理论,没有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但是依靠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在无数能工巧匠的努力下,造就了古代建筑艺术的高峰。
应县木塔首层设有高达十一米的释迦牟尼坐像,形体丰盈饱满,神态端庄慈祥。站在木塔最高处,凭栏眺望,远处翠微山、雁门山,尽收眼底,云天水流汇于一处,大地莽莽苍苍。
塔作为供奉舍利的建筑,后来扩展到供奉佛像和经卷,塔是鸟儿栖息处,也是人类灵魂的栖息地。一个人站在塔下才知道个体的渺小,自然萌生敬畏,感受肃穆。人在塔下,一时无语,只有鸟儿翩翩来去,自由飞翔,似与塔语,如听风吟。塔层为九,虽实而虚,可看作修行的三层境界,一层小我,二层大我,三层无我,塔底可镇妖压邪,与但丁的《神曲》有几分相似。
魏晋以来,佛教在我国流行,广造塔寺、开凿石窟、雕造佛像,到隋唐达到了高峰,几乎较大的佛寺都有一个塔院,供奉高僧的舍利。
我国古塔建筑式样众多,内部构造大致分为实心塔和楼阁式塔两种。实心塔为砖石实心砌制,不能登临。楼阁式塔内有塔室,可以攀登凭眺,我国古塔大部分属于此类。中国的塔一般是随寺庙而建,但现在许多地方视为人造景观,有塔无寺。
其实一座塔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取决于诸多因素。陕北延安宝塔山上44米高的九层宝塔,早已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革命圣地的象征。特殊的历史机遇,让一座宝塔闪现出万丈光芒,到延安旅游那是必去之处。当然,塔的重大意义,除了久远的历史之外还有另一种可能。如郑州二七塔,作为纪念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建的纪念物,最初只是一座简易木塔。
1951年,郑州市政府在原“长春桥”旧址附近修建了二七广场。这一年在二七广场上举办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建起了一座苏式风格的临时性木塔,塔高21米。当时的用意就像巴黎埃菲尔铁塔一样,最初只作为一个博览会的临时形象建筑,用过之后按原计划拆除。可是因为这木塔建在了当年烈士鲜血浸染过的地方,大家不约而同地认为修建木塔就是为了纪念在罢工中牺牲的烈士,所以木塔被保留下来了。
1971年夏天,一场风雨过后,屹立了20年的木塔砰然倒地。为了重建二七塔,当年7月1日开工,9月29日完工,仅用三个月时间就顺利建成了二七塔。2006年,郑州二七纪念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这是最年轻的一个特例。
四
耸立于大地之上的古塔看似千年不变,其实庞大的塔系家族,一直在与时俱进。从内容到形式,塔在不断发展变化,尤其是现代科技的推动,更是极大地丰富了“塔”这个汉字的含义。钟塔、水塔、吊塔、信号塔、电视塔、气象塔、发射塔、太阳塔、瞭望塔、冷却塔……
在历史的变迁中,塔从单一性,走向了多样性。
灯塔,这是一个更加耀眼的名词,一种充满象征的建筑。在漆黑的海上,灯塔就是航船的眼睛,那双为夜而生的眼睛,最能理解夜长漫漫的牵挂,于是它替思念者长久地注视着大海和河流,注视着岸头飘拂的白纱巾和沉寂的红树林。
望夫云高悬天空,它像一幅经典油画在渲染千古美德。翻卷的潮水,黑色的礁石,潜水的珊瑚,它们都不知道明天的海平线将以哪种方式升起,只有灯塔能预示大海的感受。
《到灯塔去》是著名英国女作家弗尼亚·伍尔芙192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如何抵达灯塔是贯穿全篇的中心线索,灯塔在小说中不止一次作为隐喻来形容,那种意象就如坐在一列疾驶而去的火车上,突然向窗外眺望的感觉。
《灯塔看守人》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作家亨利克·显克微支的代表性作品,这个短篇描写了一个叫史卡汶斯基的七旬老人,命途多舛的老人在人生的暮年渴求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度過余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离巴拿马不远的阿斯宾华尔岛,并在此处获得了灯塔看守人的职位,从此灵魂开始了真正的皈依。
老人除了每天给海鸟喂食,就是在夜晚来临时爬上几百级的台阶,去点亮高处的灯塔。可是后来一件很偶然的事打乱了他的平静——他收到从纽约寄来的一个包裹,因为他曾将自己半个月的工资捐给了波兰侨会,侨会给他寄来几本书作为报答,其中有波兰大诗人密茨凯维支的一本诗集。诗句唤醒了老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那一夜,他竟激动得忘记去点亮灯塔。于是,他被免职。作品在结尾处描写老人怀揣诗集离开阿斯宾华尔岛,就像怀揣光明和信念。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读到了爱——一个漂泊异乡的老人对祖国的深沉大爱,温暖、明亮,如同灯塔。
在所有关于灯塔的故事中,永远离不开人这个关键因素。守灯人本身就是一个发光体,在长年累月的孤独寂寞中点亮心灵,燃烧生命。交通不便的海岛上,常常上演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岱山海岛上,有一名姓叶的守灯人,为了守灯曾经失去了妻子和女儿两个鲜活的生命,由叶师傅事迹改编的电影《灯塔世家》是守灯人真实的写照。孩子重病、妻子分娩时的痛苦,让人看了为之动容。由于孤岛上交通不便,妻子分娩中失血过多,永远离开了人世,给孤独的小岛添了一座新坟。
长年伴随灯塔的守灯人,内心与灯塔一样明亮,他在海岸边、灯塔下,听涛观海,与星月对话。面对偶尔到来的游人就像幸遇天外来客,欢天喜地,终可体会一次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欢愉浪漫……
(詹文格,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在《人民文学》《小说选刊》《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作家》《天涯》《山花》《青年文学》《北京文学》《小说月报·原创版》等报刊发表,多次转载并获奖。出版长篇报告文学3部;小说集1部;散文集2部。)
编辑:刘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