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船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2020-09-27侯文莉

文化学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红船革命中国共产党

侯文莉

“红船精神”是我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船精神”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并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站在新时代,重温“红船精神”可以看到,“红船精神”集中地体现在革故鼎新的精神气概、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精忠报国的情怀担当、以民为本的宗旨信念上。

一、革故鼎新的精神气概

“红船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革故鼎新思想的转化和发展。“革故鼎新”语出于《周易·杂卦传》:“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革故鼎新包括革故、鼎新两个过程,并将这两个过程统一起来。革故,就是改变、变革旧事物,鼎新则是指开创、开发新事物。因此,革故鼎新就是指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飞跃甚至是质变,是新旧事物之间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开拓创新的过程。革故鼎新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气概,也是一种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勇气。一方面,革故鼎新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气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是革故鼎新的典型表现,万事万物总是处在不断变化运动中的,必须因时度势,顺应情况,进行必要的改变,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因循守旧只会招致失败。历史上,“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周朝顺天应命推翻商朝的革命旗帜。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发奋图强,力排众议、实施“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则体现了弃旧图新、改革创新的精神气概。另一方面,革故鼎新强调了一种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勇气。事物从旧到新的过程,有时会是一个量变积累的过程,当事物变化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引起质变,这时就需要有一种勇气、胆气,敢于开天辟地,敢于开拓创新。历史上,商鞅变法使秦国快速兵强国富,称雄天下,就是一种不怕威胁、不惧生死的革命勇气。而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变法思想,则更加深刻地诠释了革故鼎新所需要的精神勇气。敢于斗争、敢于创造,是革故鼎新的必然要求。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各阶级纷纷行动起来,无论是官僚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维新变法运动,都以“自强”为目标,进行了改良活动。同时,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以“革命”为目标,推翻清王朝腐朽统治的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以农民为主体,希望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人间天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则通过一系列革命举动,希望“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无论是“自强”的改良运动还是革命的行动,都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一条发展大势,这就是必须革故鼎新,如此才能摆脱积贫积弱的社会状况。而且,“自强”运动、“革命”行动的失败也昭示了一条真理,就是必须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行动,中国才有希望摆脱奴役、抵御外侮,强我中华。因此,1921年夏,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就成为顺应大势、合乎历史潮流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新型政党进入了中国历史舞台。从此,中国社会有了崭新的旗帜、有了引领中国变革的全新的领导力量。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从中国共产党诞生起,就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1]。这一伟大飞跃是中国共产党超越以往改良、革命的局限性,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结果;这一伟大飞跃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精神的产物,它彰显了革故鼎新这一优秀中华文化传统的当代价值和革命意义。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革故鼎新的“红船精神”更多体现在开拓进取、改革创新上。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时,不可避免要遭遇困难;而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国能力现代化,还会遭遇阻碍;尤其是在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大趋势下,不可避免地也会遭遇新的挑战。化解矛盾、突破困境、迎难而上,需要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的精神,为此,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进一步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二、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

“红船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精神的转化和发展。自强不息语出《周易》的《乾》卦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天道刚健有为、周行不止,譬喻君子要像天道那样勇敢精进、不屈不挠、奋斗不止。自强不息是对君子的要求,但是自强不息并不止于君子,而是对所有奋发有为、努力拼搏、不辞辛劳的人们而言的。自强,是一种自知不足而努力拼搏,后来居上的一种积极态度;自强,还是一种为实现理想而不停奋斗的精神状态。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自强不息精神是激励人们不畏艰险、积极进取,努力拼搏、一往无前,在困难面前不畏缩、在灾害面前不恐惧、在挫折中不懈怠的精神旗帜。可以说,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典型表现,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战天斗地、改造世界、进而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的精神动力。

在早期共产党人身上,自强不息精神体现在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矢志不渝、坚贞执着,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精神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夏明翰、李大钊、蔡和森、向警予、赵世炎、瞿秋白等许许多多共产党人,都是为追求理想、捍卫信仰而牺牲的烈士。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信念坚定、百折不挠,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2]的勇毅走过了枪林弹雨、迈过了白色恐怖,以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意志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路,使中国革命迎来了光辉的前景,这也是自强不息的表现。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时提出了五种革命精神,即“革命和拼命精神,遵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3]。这五种革命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理想、捍卫信仰的法宝,也是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

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上,在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中,更需要弘扬自强不息的“红船精神”。精准扶贫、抗击疫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需要用智、用志、用情的系统工程,而在国际舞台上,更多发声、发力,也是需要用智、用志、用情的系统工程。统筹国内国际形势、科学研判时代走势,汇聚中国力量,赢得世界声誉,都需要弘扬自强不息的“红船精神”。

三、精忠报国的情怀担当

“红船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精忠报国精神的转化和发展。精忠报国主张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精忠报国的精神孕育于传统的忠德与仁爱思想。在孔子思想中,“忠”是一个重要的道德德目,与“仁”关系紧密。比如,樊迟问“仁”,孔子回答:“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与人忠”就是说待人要忠诚,并认为这是“仁”的品质的表现,因此,忠德与仁爱是一体的。当然,仁爱更多偏重于强调对人、对家、对国,要有亲亲的情感和建立在亲亲之上的道德责任感,即“仁者爱人”。建立在忠德与仁爱基础上的精忠报国意涵广泛而深沉,忠于江山社稷、忠于国家,并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则是其核心的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一种无论自身如何,都要积极奉献国家、忠诚担当的精神的体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则更为深沉地反映了一种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将个人利益置之度外的崇高的忘我奉献精神。

“红船精神”孕育于民族危亡之时。许多人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抛弃了优越的社会地位和安逸舒适的生活,为了民族解放,心甘情愿投身革命事业。像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家里有鸦飞不过的田产,本可以过着优越的生活,却毅然投身革命,领导农民同地主阶级作斗争。这些优秀的共产党人都是为了民族、国家大义而置个人利益于不顾的典型代表。正像毛泽东同志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合乎正义的,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随时准备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4],这样的决心来自信仰、信念,来自深厚的爱国主义、深沉的报国情怀。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情怀担当,才迎来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光明前景。

今天,中国正由“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精忠报国更多地体现在爱党、爱社会主义、爱国,更集中地体现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情怀担当上。为此,要将爱国情、报国志融入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将弘扬“红船精神”落实到每一项实际工作中。

四、以民为本的宗旨信念

“红船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思想的转化和发展。西汉贾谊有感于秦亡的教训,明确而直接地提出了以民为本的思想。他指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从历史与思想渊源来看,以民为本的思想源远流长。早在《尚书·五子之歌》中,就曾讲“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是总结三代经验得出的认识,强调了人民对国家的根基性作用。从政治实践来看,西周时期,周公就意识到“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意思是说,要想江山永固、传之万世,就要谨记惜民保民。孔子主张中也有以民为本的思想。孔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之后,孟子更明确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江山社稷代代辈辈是可以改变的,而民是不能更改的,天子只有得到民众拥护才能为天子,有民才有国,有国才有君。此外,儒家十分看重民心民意的向背。孟子曾讲:“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认为,要想得到天下,重要的途径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是政权的根基,只有顺乎民意、合于民心,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才能得天下。可以说,以民为本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历史上的盛世都与贯彻落实以民为本的主张有很大关系。

秦 葵纹

“红船精神”蕴含着深厚的以民为本的宗旨信念。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5]。因此,中国共产党产生之初就自觉以人民的利益为利益,以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宗旨信念。中国共产党产生之时正是民族危难之时,当时的广大劳动人民,尤其是工农群众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振民于水火,就成为共产党人的使命。因此,党的一大通过纲领,明确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士兵组织起来,并确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由此吹响了带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号角。毛泽东曾指出:“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6]

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以实现人民利益为己任,因而拥有了人民的广泛支持。“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大浪淘沙,由一个成立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离开了人民的拥护,是不可能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的。

可以说,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九大,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谋幸福是一以贯之的宗旨信念。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7]“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8]中国共产党从南湖红船诞生之时起,就始终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历经90多年的光辉岁月,无论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依旧初心不改、奋斗不息。

猜你喜欢

红船革命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红船
雕红船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红船向未来
一叶红船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