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实现中学语文“悦”读教学

2020-09-26邹媛

新校园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互联网+互联网

邹媛

摘要:将“互联网+”的优势更好地与语文教学融合叠加,打造真正的智慧课堂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对中学语文教学而言,阅读教学是重中之重。实现“悦”读,本文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创新学习方式,充实课前预习;加强协同互助,完善教学模式;倡导个性化学习,重视教学效果跟踪评价。

关键词:互联网+;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如何将“互联网+”的优势更好地与语文教学融合,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因为我们的教学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而是为了让“互联网+”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辅助我们打造真正的智慧课堂。

对中学语文教学而言,阅读教学是重中之重。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来看,社会和时代对人的语文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教育要立人,学生通过文本解读,恰恰能将文本中的人文精神转化为自己的精神食粮,进而提高人文素养。一方面,阅读是一种交际能力,它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关注他人和社会的发展,为终身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另一方面,阅读也是一种文化滋养,是我们常说的,“如果双脚不能走得更远,起码眼睛要看过这个世界,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独立的审美能力与价值观念”。可是,我们的阅读教学,囿于实际的教学困难,面临着重重障碍,如何最大化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悦”读,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一、“悦”读——创新学习方式,充实课前预习

“互联网+”的背景下,各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层出不穷,能够被应用到教学模式中并取得实际成效的技术不在少数。语文学科更多的是传播情感与思想,所以智慧地利用“互联网+”所提供的技术,需要反复实践。

在阅读教学中,常规的教学方法是利用课堂的45分钟,以文本为依托,结合适当的课前预习,与学生进行文本解读。这个45分钟基本上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如果学生前期的自主预习效果不佳,甚至是没有进行自主预习,那么这个45分钟则完全是一个被动接收信息的过程。阅读教学常常需要课外延伸,多学科渗透,仅仅利用课堂教学,无法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路,帮助我们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充实了课前自主预习的过程。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一课时,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可以录制一节微课。微课要紧密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操作应用,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结果。我们可以交代作者的创作背景——这篇文章故事情节是虚构的,但是它却获得了人们的认同与接受,因为它通过这个牧羊人传递出来的精神和思想是全人类共有的,实际上它是在向人们传递一种朴素而真挚的情感。其次,我们可以由文本延伸出,根据这篇文章改编的绘本是怎样的、动画电影又是怎样的。在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看一段动画视频,了解一下牧羊人的经历及其情感。最后,我们可以在微课中为学生提供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延伸到课堂上。

借助微课,实际上我们实践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了这样一个丰富的课前预习,进入课堂以后,我们可以利用课前5分钟,完成对字词、情节的基本梳理。然后,教师可以直接切入文本的核心,提出几个问题,如“牧羊人不善言辭,文中他说的话并不多,你喜欢他说的哪一句话?”,从而指导学生从语言描写的角度深入人物内心,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明确、清晰。

微课的时间不宜太长,5~8分钟即可,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学习思路。教师可将提前录制好的微课发到学生的移动设备终端或上传到资源平台,让学生自行学习。这种方式的课前预习更有目的,既能扩大学生的视野,也能为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二、“悦”读——加强协同互助,完善教学模式

前面我们提到了以“微课”形式,夯实课前预习的环节。其实,翻转课堂模式的核心理念与我们多年来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如出一辙,其核心是在强调教学理念的创新——个性化自主学习。

学生获取知识由两个阶段组成,一是知识的传递,二是知识的内化。知识的传递可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自行完成,而知识的内化,则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完成。教师的角色要从主导者变为合作者、指导者和促进者,退到学生身后,但能全程评估学生学习情况。例如:在讲授《变色龙》这一课时,可以尝试借助互联网资源让课堂更有趣味性。《变色龙》是语文教材中经久不衰的老篇目,传统讲授方法过于陈旧,缺乏新意。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我让学生运用课前预习,熟悉文章内容,并预设以下几个问题:

“如果让你为奥楚蔑洛夫画一幅肖像,你想怎样画?”

“奥楚蔑洛夫性格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文章中描写人物的语言,哪些令你印象深刻?”

带着这几个问题,结合互联网资源,我们的课堂可以焕然一新。首先,请学生在自己的移动终端上绘制奥楚蔑洛夫的肖像,之后随机展示不同学生笔下的人物肖像,并让学生自主交流,为什么如此绘制——课文中哪些地方给出了暗示如此去描绘这个人物的信息。为了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我们可以在这个环节创设更多生生互动的内容。比如可以让学生为自己画的奥楚蔑洛夫加一笔或者减一笔,并说明理由,以锻炼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对奥楚蔑洛夫,本文中有多处语言描写,学生不难发现,要塑造人物,语言描写非常重要。学生可以借助课前预习,将小组提前准备好的表演片段在课堂上展示出来。通过几个小组的展示,可以找一找哪个组的哪个人物表演最形象、贴切,哪句语言描写最能展示人物性格。完成这个环节,学生要利用聊天软件,课前提前与小组其他成员沟通,并获取网络上相关的片段表演的经验,然后将它呈现在课堂上。

再次,课堂上小组之间协同合作,沟通交流组内提前找到的描写人物的句子,能让学生体会到“悦”读的乐趣,因为他们可以利用熟悉的信息化技术自己去实践。教师要始终做好完善的教学设计,预设的问题要目的明确。

三、“悦”读——倡导个性化学习,重视教学效果跟踪评价

此处所讲的“个性化学习”,从大处讲是按照班级学情的不同,为不同个性的学生群体提供相应的学习方案;从小处讲,是教师要将因材施教变成具体的行动,保证每个学生学有所得。

例如,我们在课前的微课录制中,可以将预设的问题按照难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其实,这也是发现学生闪光点的过程。教师要带着赞赏的目光去观察学生,为不同学情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诊断。让能力强的学生,去实现更高的目标,成就更优秀的自己;让能力中等的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信,发现自己的价值;让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找到自己的优势,定下小目标,培养责任感。

对于个性化学习的效果,应该如何衡量和评价呢?教师要预先有自己的教学设想,通过阅读教学,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及审美能力,学生要主动参与到预设的每个学习环节中,教师才可以进行互动和评价,学生才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比如,在课前预习环节,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了解哪些学生完成了,哪些学生没有及时参与,完成情况如何,课前预习的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问题,这样教师方便及时修改教学模式及进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要及时跟踪评价学生的课堂效果,及时给予表扬、提醒,让学生意识到老师是关注他们的。课后作业的完成、课外任务的延伸等情况,教师也都可以及时进行了解。

我们应立足语文学科,让“互联网+”成为“悦”读教学中最好的教学工具,让学生借助它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成就一个更优秀的自己,从而做到终身学习,终身“悦”读。

(作者单位:天津市河东区香山道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互联网+互联网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