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市政综合管廊施工阶段的应用
2020-09-26马晓红
马晓红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城市规模逐渐扩大。随着新一轮城市建设发展兴起,各地政府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加大基础建设力度,制定经济发展方针与政策。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城市缺乏土地资源,用地紧张、城市缺乏基础建设、交通拥堵以及城市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也渐渐展露出来。为鉴于此,本文对BIM技术在市政综合管廊施工阶段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市政;综合管廊;施工阶段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我国综合管廊建设也随之加快速度,BIM技术能够将综合管廊中的电气结构、给排水结构以及暖通结构等进行专业化划分,任何角度都能直观查看检查模型,避免施工现场出现碰撞情况,降低施工人员返工率,节约施工成本。另外,施工交底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三维立体模拟技术向施工人员进行展示,减少施工周期,控制项目材料采购成本,降低成本核算,保证综合管廊施工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BIM技术概述
现如今BIM技术已经被各行各业的人员所熟悉,其应用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建筑行业之中,该技术使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主要依靠三维数字成像技术来构建模型,通过IFC实现建模工具的综合运用,在数字信息的作用下,模拟真实的建筑信息,进而更加全面、直观、具体的了解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的各类数据。BIM技术主要应用于建筑研究,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信息化管理技术,可以使建筑施工管理更加科学合理。该技术可以对建筑原貌进行全面的模拟和还原,也可以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模拟,然后根据实际要求和工艺规范进行施工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实施获取施工信息数据,进而为各个单位和部门提供更多具体、全面的信息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实时性,并且满足资源共享的要求,为管理效率的提升提供技术和信息的支持。
3 BIM技术与综合管廊施工建设特点
(1)没有专业规范的指导,也就是说综合管廊行业中没有一个具有权威性的施工验收标准,通常验收时大多都参照与其专业相似的技术标准。(2)综合管廊中设置的出线井、集水坑、通风口等节点结构较多,内部结构断面也比较复杂,使得施工人员在操作时存在较大困难,不好掌控其质量。(3)综合管廊中的管线比较密集,使得管线与管线之间相互干扰因素较多。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做好各项管线的运行管理工作,从而让市政公用管线形成一个新格局。为此,综合管廊应安装智能系统化管理技术,并在管廊现场设置电话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及各项检测仪器仪表等,以此实现综合管廊智能化运行模式。
4 设计制定原则
4.1 长远规划
在实际的市政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施工当中,施工方一定要考虑到城市的未来发展,预留出一部分位置用于后期的铺设,以此达到满足城市未来的发展需求的效果。直埋管道铺设法是市政地下管廊建设施工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方法,它具有能够最大程度节约成本的优势。但直埋管道铺设法在实际的施工工程中很容易因为受到温度的影响而出现位移的情况,导致管道无法进行正常的使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施工方则需要通过详细的分析,安装固定墩来确保管道不会进行位移,充分发挥其作用。固定墩的安装也能够为未来的再次施工提供一个准确的位置,便利地下管廊建设施工。
4.2 综合化施工
市政地下综合管廊结构是十分复杂的,因此在进行施工前,施工方必须要对地下综合管廊内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及了解,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也必须要严格按照铺设环境中的地质结构进行严格的铺设,并且还需要做到对地下管廊内的管线做到合理的放置。施工方在施工中需要依照土层的厚度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并且还需要加强对于验槽的利用,当出现需要填补垫土厚土的情况,则首先应该弯曲簿土层,使得施工能够正常进行下去。最后,施工方还需要利用验槽,仔细观察基槽侧壁土质是否出现了什么变化,以此来推断槽底的土地情况。与此同时,槽底层设计还需要达到持力层的要求,地基承载力也需要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只有确保这些都达到了标准,施工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5 BIM技术在市政综合管廊施工阶段的应用
5.1 BIM技术可视化交底
以往传统施工方式主要以书面文字形式加上二维图纸的方式进行交底,这种交底方式大多都是较为常见的施工工艺。然而,综合管廊是当前新兴的建设工程项目,并且该项目结构较为复杂,以往传统二维图纸根本不能让施工技术人员充分发挥想象与联想。再加上人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本就有限,且存在一定的狭隘性,从而对施工技术人员理解图纸造成一定阻碍,使之不能科学合理地进行综合管廊施工。在综合管廊建设施工阶段,施工技术人员通过BIM技术软件构建综合管廊三维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出线井、集水坑、通风口等较为复杂结构点予以明显标记,配以较为具体的施工工艺。若有需要,施工技术人员还可以借助BIM技术对施工工程进行动态模拟,以此更好地掌握整个工程动向。另外,施工交底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三维立体模拟技术向施工人员进行展示,从而保证综合管廊施工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5.2 管廊防火分区
在市政工程综合管廊的建设过程中,防火分区的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建设完善的防火设施,才能提高综合管廊的安全性。对于防火分区的建设,其不同分区之间的间距应保证在200m以内。此外,要选择具有良好防火性能的材料来对综合管廊的承重结构体进行安装,确保其能受住3h以上的火烧。同时,防火分区要设置完善的防火墙、防火门、阻燃包等设施,排水沟需有完整的水封,这样才能对火灾进行有效的控制。
5.3 建筑结构设计
地下综合管廊结构主要为矩形箱式结构、圆形结构及椭圆形结构,通常采用矩形结构居多,通过测量可得箱体的底板、侧壁以及顶板厚度是相同的,都是0.5m。部分地段埋的较深,将板后处于0.55m~0.75m之间。在尺度断面的双室类型的结构当中,墙体的大致厚度为0.35m。结构内断面尺寸的设计是必须要按照综合管线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的。在某些特殊地段,共同沟的断面会变小,这样使得管线穿插对空间的需求得到满足。施工方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有时需要为了适应地基变形的情况,去做不均匀沉降和混凝土收缩缝隙的消减处理,主要方法则是沿着共同沟每隔25~35m的距離便设置一道沉降缝。共同沟结构在地下管廊的具体施工工程中承受的荷载主要有管沟外部管线、土压力以及地下水压等。
5.4 地基处理设计
沿线主要由各式各样的土层组成,局部土质较好的地段可以不用进行地基处理,直接利用,但土质较差的地段,则需要进行地基处理施工,对其采用加固的措施。如果在开挖后,发现实际情况与勘测结果不相符,则需要及时对上级进行汇报,变更施工方案或进行相应的处理。
6 结束语
城市不断发展之下,地下综合管廊所涉及到的管线数量随之提升,对防水提出较高要求。因此,需选择合适的防水技术,安排专员将各环节施工落实到位,采取合适的管理措施,确保地下综合管廊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王方斌,陈忠良.修建综合管廊的市政道路管线综合设计要点研究[J].江西建材,2019(11):60+62.
[2] 徐建华.综合管廊工程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技术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1):168.
[3] 王明仕,刘平,鲍仁行.建设市政综合管廊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32):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