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小结的有效性策略:教学设计的视角

2020-09-26黄森霞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课堂小结艺术性实践

黄森霞

[摘  要] 教学设计的视角下有效性课堂小结可以为数学课堂教学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教师应为学生设计出科学而合理的课堂小结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最终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完美实现. 文章以多个案例为载体,阐述了教学设计视角下有效性课堂小结的教学实践与感悟.

[关键词] 课堂小结;艺术性;有效性;实践

课堂教学是一门行为艺术,作为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的课堂小结更是一门艺术. 有效性课堂小结是指:在课堂的结尾处,通过语言、实物以及模型等刺激作用下,归纳和抽象逐步形成认知结构,并促进新的知识模块的建构,继而上升为解题技巧的不断优化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同时激起了思维的浪潮,使课堂余味无穷. 尽管课堂小结对课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少数学教师仅仅将其视为一个程式过渡、一个情节延伸,又或是一段形式化的描述等. 那么,有效性课堂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小结呢?本文笔者总结了一些有效性课堂小结的思路和策略,愿与广大数学教师探讨,希望得到同仁的斧正.

表格式小结

在课堂教学中,一些知识呈现零碎纷繁的情形,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分类并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让学生一目了然地进行归纳和整理,让新知识更深刻、更具体.

案例1 以“演绎推理”的课堂小结为例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两种推理方式: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大家思考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又有什么联系呢?请填写表格1.

上述案例中,通过表格式小结将内容进行分类和整理,以深刻、具体、详细的图表展示,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条理性和规则性,促进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问题式小结

课堂小结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实现重要内容、要点及思想方法的巩固和归纳,通过对整节课问题探究过程的回顾,重温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重温思维的碰撞过程,让学生获得充分体验,并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 因此,可以多种多样的问题式小结引领学生回顾,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系统结构.

1. 生活式问题

陶行知曾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成为真正的教育”.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式问题来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并在习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实现学以致用[1]. 以下为笔者设计的一堂统计案例的章末小结:

案例2 以一堂统计案例的章末小结为例

师:第一组学生以选题“男女生文科类成绩好与差的调查”来进行研究性学习,现每组以此为模板进行探究,你们准备如何着手呢?下面请各小组讨论交流后提出问题.

师(追问):第一步需要干什么呢?

生1:首先以等高条形图进行直观判断,以此来观察男女生成绩好坏的差别.

师:那画图的依据是什么呢?

(学生陷入思考,之后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生2:可以首先抽样调查并进行数据采集.

师:该如何实施抽样呢?有几种分法?

生3:抽样分法分为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 我们是进行不同年级的抽样,因此以分层抽样展开,并以一定的比例在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分别抽取一定量的学生语文期末考试的分数作为数据.

师:很棒的想法. 那下面若需针对分类变量画等高条形图,则语文期末考试分数与学生性别作为分类变量吗?

(一部分学生顿时陷入了沉思)

生4:我认为可以100分为界限,定义好与不好,使之成为分类变量.

(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很好!生4的理解很到位. 那么我们就如生1所说画条形图进行直观判断这一步骤. 若从图形下“有关”的结论入手,会出现错误吗?

生5:会. 不过我们可以借助独立性检测得出犯错概率在不超过多少的前提下下结论.

师:我们在做出判断的同时还得出犯错概率不可以超过多少. 这是一次非常棒的分析,在图形和数据的结合下,这次的研究成果很具有说服力. 下面大家再思考,若还是以上的数据,还可以进行什么研究呢?

(学生再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生6:我们组共同认为可以研究语文成绩和年级有关. 一样是先抽样取得数据,然后再运用线性相关进行,接着……(思路无法延续下去)

师:想法还是不错的,要知道线性相关是特指定量变量的,三个年级可以用1、2、3来表示,而所抽取的众多成绩中哪个为y呢?

生7:平均成绩.

师:有创意,那我们如何处理平均成绩呢?

生7:我们可以通过首先画出散点图,再作相关直线,接着求出相关系数,最后下结论.

师:在刚才的讨论中,我们不仅将统计知识进行了巩固,还实现了学以致用,我相信统计的思想已然存在于我们每个学生的心中了.

2. 悬念式问题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所有与智力相关的工作都离不开兴趣的指引. 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内在动力,如何在小结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承上启下的悬念式问题来进行小结,以此激起学生急于揭晓的心理和积极探索的兴趣,以达到“课虽尽,然思未尽”的效果.

案例3 以统计案例中的“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1)”课堂小结为例

师:通过本节课的探究,你收获了什么?

生1:我学到了利用频率和等高条形图直观判断分类变量是否相关的方法.

師:那么,是否还存在什么困惑呢?

生2:在刚才的讨论中,有的认为与分类变量有关,也有的认为与分类变量无关,我觉得都有一定的道理,因此,我想知道到底是否有关呢?

师:很好,你思考得已经较为深入了,对于这一疑惑,你可否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2:我们在做出“有关”这一判定是,需具有多大的差异呢?是不是可以利用数量来进行刻画呢?

师:非常有深度的问题!生2所提问题正是我们下节课有待探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此处的设计不仅是本节课的一个总结和巩固,还有意识地留下一个“尾巴”,激发学生探究未尽的好奇心,感觉到余味犹浓,从而产生主动探究的意愿,为下一课的学习做了伏笔,从而做到既历练思维又提升素养.

3. 巩固型问题

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既是获得知识的深化,也是尝试性理解和应用的开端,不仅使课堂效果得到及时反馈,更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案例4 以“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第一课时的小结为例

问题呈现:之前所学A,ω,φ对函数图像的影响,那我们思考一下,如何由函数y=sinx变换为y=3sin2x+■

设计意图:以此问题为导向,引领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全盘巩固,在问题中获得朴素而广泛的、深厚而灵动的,可以迁移并具有生长性的思维,从而自然化解了此课题的难点,看到了问题的核心和本质,让学生轻松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历练了思维又提升了素养. 这样的训练不比苦口婆心的解说更有效?这不就是我们期待的核心素养的自然形成吗?

歌诀式小结

歌诀式小结,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即教师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出发,将教学的重难点或关键点编制成歌诀或口诀让学生诵读和记忆[2]. 此方法不仅可以杜绝呆板化和形式化的小结方式,提升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促进知识的快速牢固吸收.

案例5 以“集合”的单元小结为例

笔者通过以下朗朗上口的口诀,来引领学生进行总结:一个概念(集合的概念),两种关系(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三种运算(交、并、补).

上述案例中,以与课题密切相关的口诀进行总结、概括和梳理,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严谨美、和谐美和统一美,在享受美感的同时巩固记忆新知,从而让知识清晰化、脉络化和系统化.

总之,课堂小结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需高度重视,适时探究、适当反思,以有效性小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从而助推高效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曹一鸣. 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与“数学化”[J]. 中国教育学刊,2006(02).

[2]  葉玲花.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J]. 山东教育:教学,2011(08).

猜你喜欢

课堂小结艺术性实践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课堂小结给化学教学减负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数学教师的课堂小结方式探析
课堂小结在生物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究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