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阅读启思

2020-09-26黄思蒙

戏剧之家 2020年25期

黄思蒙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被称为“教师的教师”。他的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已经成为教师一生中的必读书目。这本书是教育智慧的结晶,其中关于学生的差异、知识的存在以及阅读的重要性的见解尤其启人心智。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启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5-0196-02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前苏联教育名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本教育著作,这本书是基于对学生、对教育的关切,源于在自己的教学中的切实感悟,向中小学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这些建议涉及各个方面,书中每一条建议都包含着作者鲜明的教育观,包含着每个教育者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一、苏霍姆林斯基与他的教育

1918年,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出生在乌克兰一个农村家庭中。童年时期,他在自己的村庄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且遇到了一位有智慧的教师——安娜·萨莫伊洛英娜。安娜在教学上非常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经常采用生动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安娜也是一位极具爱心的老师,她懂得如何倾听学生的想法、关爱学生以及如何安抚学生的小情绪。她经常带学生到丛林中去感受温暖的阳光、倾听自然的声音,让学生从一朵花、一片云中去发现真实的美。正是安娜的教育魅力深深打动了苏霍姆林斯基,让他从小便有了一个教师梦。苏霍姆林斯基在17岁的时候,顺利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开启了他的教师生涯,之后他还担任了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长达22年,直至1970去世。

苏霍姆林斯基一生致力于培养“真正的人”“幸福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他善于循循善诱,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差生”。他反对教师的“满堂灌”、反对让学生“死记硬背”,因为孩子是富有朝气的、是积极而活跃的,不应该成为背书的机器。他在教学中非常善于观察学生和进行教学反思,有时他会想:“为什么学生上课总是毫无表情?为什么这些回答常常缺乏生活的气息?或许我应该带他们到田野中去,这样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通过这样的发现和思考,他更加懂得欣赏学生,更加能感受到教学的生命力,从而不断创造出具有艺术性的教学方式。苏霍姆林斯基不仅关爱学生,也经常关心鼓励每一位教师。他提倡给教师减轻负担,让教师有充沛的精力进行教学。尽量不占用教师教学外的时间,让教师能有足够的、自由的时间去进行阅读和研究。他时常提醒教师不能只学习有关教学的知识,还要掌握关于学生的知识,要保持教育工作的热情,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他以身作则为教师树立榜样,被尊称为“教师的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一生创作了很多教育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就是其代表作之一,被称为“教育的百科全书”。这本书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如“关于获取知识”“谈谈直观性的问题”“给刚参加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我们的家长学校”“农村学校的特殊使命”等。这些建议很多都具有超前性和现代性,它们代表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智慧和对教育的热切期望,如今更是成了鼓励一代又一代教师的精神旗帜,成了每一位执教者的一生之书。

二、《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阅读启思

(一)学生是形态各异的花朵

春天之所以美好,就在于她的百花盛开、万紫千红、鸟语花香。设想,如果在春天只盛开一种花,只看到一种色彩,只听到同样的鸟鸣,单调而无味,那岂能是最美的季节?岂能让人感到愉快?同样的,在教育的世界里,学生就像花朵一樣健康、美丽、单纯,他们是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盛开,散发不一样的清香。因而,我们要用包容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接受每位学生所存在的个体差异。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这样说道: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1]作为真实存在的个体,我们要维护和培养每位学生的存在感。他们只有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才会在学习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各个机能。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总有些人是不愿意接受这种差异的,他们总爱拿孩子做比较,比较他们某一科的成绩,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比较的结果难免会使一方丧失自尊,丢失自己的存在感。这种差异本身不是对错判断的依据,我们必须要接受差异的存在,正确地看待孩子的成长。

(二)知识是一种价值存在

我相信知识有它自身的价值,而价值的发挥就要看我们掌握、理解和使用的程度。苏霍姆林斯基对知识是这样看待的:“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2]他认为知识是有生命力的、是积极的,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使他们的知识进入“周转”状态,也就是贮备的知识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在我看来,知识是对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学生学习知识不是为了用别人的思想填充自己的大脑,而是利用已知的知识去创造更多的新价值。书中谈到,每一位学生对世界都充满好奇,他们渴求去探索这个世界,但如果他们总是长时间地接受而不去应用知识,那么他们就会渐渐丧失兴趣,对新的知识采取冷漠的态度。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怎样使知识与头脑相结合,在思维的过程中进行动态的运作,创造更多的新价值,获得最大潜能的利用,发挥它的最大价值,仍然是我们所不断追求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掌握、理解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对自己感知到的东西进行检查,尝试着运用于实践之中。

(三)阅读是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苏霍姆林斯基是非常重视阅读的,在给教师的建议中,他曾多次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比如“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地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这是使人智慧迟钝的大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3]他认为阅读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开阔,能够刺激学生头脑中的潜在力量。在阅读中,学生可以摆脱书本的局限,获得更开阔的视野,激发和唤醒思维,使他对周围世界的感受性更敏锐。

当然,教师也是需要阅读的,“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地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4]教师在学校里所使用的某门学科教科书,只是该学科的入门基础,只是其中的沧海一粟。如果你想要你的课堂更加充实、丰富,如果你想让你的课堂有更广阔的思索空间,如果你想在学生的奇思妙想下应对自如,我想教师是必须要多阅读的。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自身素养,让自己的思想不断升华,才会教给学生更多高质量的学习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写给教师的这一百条建议,每一条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在教育不断与时俱进的历程中,它所要遵循的仍是为了个体的成长,为了社会的进步。虽然时代背景不同,但在这本书中,我们能体会到一种共同的情感,对学生的关爱,对教育事业的关怀。同时,这本书也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教育赋予教育者的使命是伟大而艰巨的,每一位教育者或即将走向教育岗位的人都应该有担负起这份职责的信念和勇气,并愿意为教育价值的实现不断奋斗前行。因而,当代的教育者应该继续砥砺前行,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从点滴做起,把这份教育真正地落实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2][3][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