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莱希特的戏剧美学观探析

2020-09-26杨志伟

戏剧之家 2020年25期
关键词:布莱希特

杨志伟

【摘 要】本文对布莱希特戏剧概念以及发展进行简要论述,分析布莱希特的戏剧观,其中主要包括对于资产阶级意识以及幻觉戏剧的批判,接下来对布莱希特戏剧的陌生化美学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布莱希特戏剧美学观的继承和发展进行大胆猜想,为学者研究布莱希特戏剧美学观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布莱希特;陌生化美学理论;戏剧美学观

中图分类号:J8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5-0011-03

德国著名的现代戏剧家布莱希特全名为贝尔托·布莱希特,是20世纪戏剧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新颖的现代戏剧创作观念、戏剧理论以及表演方法不仅突破了传统戏剧创作方法,而且丰富了现代戏剧美学宝库,影响了现代戏剧的创作发展方向。

布莱希特戏剧不是简单地对现实生活进行模仿改造,而是利用叙事体戏剧的方法将戏剧中的魔幻性带给观众,并且还对较为传统的戏剧性戏剧和叙事体的各种表现特点加以分析,进而发现叙事体戏剧不论是在艺术规律、表现效果还是剧本结构上都具有优势。叙事体戏剧是利用舞台表演来详细叙述一个事件,在表现事件时观众自然成了事件的观察者,在观看戏剧的过程中便可以让观众直面剧情,并且促使观众对剧情有一个主观性的判断。此时再利用说理戏剧表现手法,便可以将观众的判断变为认识,使得观众可以对戏剧的结局有所期盼,进而将世界未來的发展以及社会思想趋势展现给观众。布莱希特的叙事体戏剧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种唯物主义观点作为戏剧的基调,并且他认为只有此种戏剧才可以达到改变社会意识,变革世界的目的。总的来说,布莱希特的戏剧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教育剧。在此阶段布莱希特认为戏剧应该是哲学家们重视的事情,哲学家们不仅应该解释世界的起源以及运作规律,还应该考虑如何改变世界,所以就此便开始了对于社会群众的教育。布莱希特也希望通过他的戏剧来达到对公众进行教育的预期目的,他指出教育剧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教育”二字,并且教育的主要对象应该是自己,即演员在进行戏剧排练过程之中实现对自我的准确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升自己。另外,布莱希特认为教育与社会娱乐并不冲突,只有保证戏剧之中娱乐与教育的完美融合,才可以保证戏剧在社会之中具有特定的社会性功能。

第二阶段为史诗剧。布莱希特的史诗剧观点来源于传统的希腊史诗表演形式,此观点认为戏剧不应该高度模仿现实生活,表演中应该杜绝生活幻觉的产生,使得观众可以及时了解戏剧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观众可以对现实生活不断思考达到及时自省的目的。

第三阶段为辩证剧。辩证剧是布莱希特晚年的一种新型表演方式,经过多年的资源积累,布莱希特注意到戏剧作品主要应该表现出人物的多面性以及立体性。他认为叙事体戏剧不能完全表达他对于戏剧的观点,并总结出辩证戏剧才应该是未来戏剧的主要发展趋势,使得马克思主义可以进一步渗透在布莱希特戏剧之中。

一、布莱希特的戏剧观分析

布莱希特戏剧之中表现出对当时德国戏剧现状的反思。现实的资产阶级社会中下层贫民仍然生活在苦难之中,社会物资资源较为充足,但是社会中仍然缺乏人性的光辉。此时布莱希特发现辩证唯物主义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世界,所以他试着将此种思想理论融入他的戏剧之中,对深受资本主义迫害的观众进行精神方面的启迪。布莱希特认为当前环境下的戏剧形式往往是对人物以及环境进行高度模仿,进而使得观众可以在观看戏剧过程之中产生幻觉,此种表现手法虽然可以在资源尚不发达的时代带给人们适当的欢愉,但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之前的戏剧表现手法已经不能展现出当代社会的发展现状。虽然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较大利益,但是在戏剧方面还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愚昧之中。所以布莱希特反对写实剧中的幻觉共鸣手法,因为利用幻觉共鸣手法会使得观众在观看戏剧的过程中陷入与剧中角色相同或者相似的感情基调之中,观众得不到除了感情以外的任何东西。例如在观众观赏《李尔王》这部戏剧时,观众在观看之后只能获得与剧中人物李尔王相同的愤怒,而不能在剧情的基础上使得观众产生对于“李尔王愤怒的愤怒”,难以帮助观众产生新的想法和观念。

幻觉戏剧的表现手法是通过在高度模仿实际生活的舞台设置完成的,其中加入紧凑的剧情、慷慨激昂的台词以及演员的表演,进而向观众展现出一幅舞台就是实际生活,演员就是真实生活人物的画面。观众可以在此种情景中逐渐跟随剧中人物以及剧情的发展,进一步体验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进而给观众造成一种自己就是舞台上人物的错觉,使得观众可以与人物共欢喜同悲伤,帮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然而此种效果是布莱希特不愿看到的戏剧特点,他认为此种情感共鸣存在一定的资产阶级的欺骗性,并且将对于此种戏剧的批判融入了戏剧表演方面,将此类可以带给观众情感共鸣的剧都叫作亚里士多德式戏剧。对此布莱希特曾说:“社会兴趣是亚里士多德对于悲伤剧目的见解,只要戏剧内部可以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不论戏剧初期是否具有亚里士多德戏剧的目的,都应该称其为亚里士多德式戏剧。”亚里士多德认为剧中人物的结局不应该具有较大的灾难,帮助观众重新审视灾难对于人类的危害,进而可以净化观众的心灵以及情感。但是布莱希特认为此种戏剧较为形式化,只能使得观众在观看戏剧时产生一系列紧张心理,只关注戏剧结果而忽略了戏剧的中间过程,不能使得观众对戏剧中间过程产生思考,难以促使观众对世界的变化加以思考。所以布莱希特在此种幻觉戏剧的基础上,开始寻找一种可以从本质上改变幻觉戏剧表达方式的戏剧体系,此种戏剧体系可以通过改变写实剧中对模拟剧场的设置,进而使得演员无法实现幻觉共鸣表演,帮助观众在理解剧情的基础上可以对剧情进行带有批判性的分析。

二、布莱希特戏剧的陌生化美学理论

(一)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的基本内涵

“陌生化”一词原本由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的原则指的是,将表面不存在联系而内部存在联系的事物经过各种冲突与对立的表现,而带给观众情感的震撼以及感官的刺激。而经过布莱希特的思考,使得布莱希特戏剧的陌生化理论与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存在一些差异。布莱希特在《论实验戏剧》之中明确指出:“将戏剧之中的人物或者时间进行陌生化,首先应该将戏剧中人物或者事件的那些为人熟知的东西删除,进而使得观众对其内部的本质产生好奇。”布莱希特戏剧的陌生化理论与幻觉戏剧完全相反,是一种不利用情感共鸣便可以表达出戏剧含义的戏剧手段。利用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可以实现对传统戏剧形式的创新,使得观众可以对平常较为熟悉的事物产生好奇,进而在观众心中产生“原来事情会这样发展,我根本猜想不到结局”的想法,促使人们认识到当时的社会发展是可以改变的,但是社会改变的前提需要社会群众的大胆变革。

(二)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的实践

布莱希特陌生化美学理论的实践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实现的:

第一,对布莱希特戏剧之中音乐的处理

音乐在戏剧之中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可以烘托戏剧氛围并且促进剧情发展,但是布莱希特戏剧之中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在布莱希特戏剧之中,布莱希特常常利用音乐及时打断演员的情绪渗透,阻碍戏剧的发展进程,使得演员可以时刻保持客观的状态,防止观众进入与剧情相同的情感基调,帮助观众对剧情进行客观分析,使得音乐可以游离于剧情之外,重获自由。

第二,对布莱希特戏剧之中舞台的处理

舞台设计工作人员不需要像过去一样制造一个高度模仿现实的地区或者房间,充分给予了舞台设计工作人员在设计方面的自由。在设计布莱希特戏剧舞台时,舞台设计人员可以利用暗示的设计手法布置舞台,但是暗示的设计手法需要设计师了解历史发展以及社会特点,进而将其中较为重要的东西表达出来。有时利用暗示的手法布置舞台可以比真实模拟现实的舞台表达的信息更多。例如:在《李尔王》这部戏剧中的舞台设计陌生化,将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种艺术作品放置在幻灯前面,展现当时艺术形式的变革;《太阳的觉醒中》将写字的旗帜作为舞台背景,体现当时政治环境的严峻等等。将舞台处理变得陌生化,不仅可以提高观众的视觉效果,而且还会影响观众的情感变化。

第三,对布莱希特戏剧之中演员表演的处理

布莱希特在进行戏剧表演之中主要重视演员的形体以及语言的陌生化表现,将戏剧之中的一小部分剥离于总体事件以外,进而突出其陌生化的效果。所以演员在实际表演过程之中应该利用语言和形体打破原有的戏剧的连贯性,向观众表现出那种陌生的环境。布莱希特为了制造陌生化的舞台效果,要求演员放弃先前那种可以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表演技巧,演员应该在表演过程之中具有客观意识,将剧中角色当作陌生者,不能使得演员自身完全融入角色之中。在形体上,要求演员的肌肉和形态必须保证松弛,尽可能减少吸引观众目光的活动;在语言上,要求演员尽量减少长尾音,因为语言的长尾音会使得观众容易产生困意;在演员动作上,要求演员尽量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人物清晰的动作目的,减少观众的投入,激发观众对戏剧的思考。

(三)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所蕴含的意识形态价值

布莱希特陌生化美学理论是布莱希特戏剧的精髓所在,戏剧文化逐渐成了一种虚假的表现个体,将社会群众带入到资产阶级的文化陷阱之中。布莱希特曾经提道,“资产阶级戏剧之中的和谐往往是一种虚假的和谐,其中表现的事物往往带有虚拟性”。此种戏剧不符合当时社会的发展特点,所以只有采用各种陌生化的表现手法才可以使得观众获得最真实的感官刺激,使得理所当然的事情不再理所当然,激发观众的创造性思维。布莱希特陌生化美学理论可以帮助观众由被动接收戏剧信息变为主动寻找戏剧信息,由原来的麻木变为情感触动,使得观众可以在观看戏剧之中对现实生活加以思考,进而产生变革的想法与观念,幫助观众成为自己的主人,不再接受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发展。所以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理论也可以被称之为戏剧批评理论,在对传统戏剧进行批评的过程之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戏剧之中,并且马克思主义也是布莱希特戏剧的意识形态价值的重点所在,利用戏剧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传递给社会大众,进而揭露社会现实,唤醒社会大众。

三、布莱希特戏剧美学观的继承和发展

(一)布莱希特戏剧的审美心理

戏剧的审美心理是观众在实际观赏戏剧过程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是社会群众多年来对于戏剧反应的总结。而从布莱希特戏剧的审美心理角度来看,布莱希特就是追求一种通过观众产生的惊讶感,而带来的精神上的距离,使得演员不能完全融入角色之中,所以观众也会在舞台上时刻保持清醒。在舞台上布莱希特戏剧之中演员有时会直接表明自己身份,例如在《母亲》这部戏剧之中,演员上场后会向观众直接说明自己的身份:“我是一个寡妇,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此种处理手法可以有效抑制观众的情感共鸣,展示出戏剧只是一种经过人为安排的假象。在实际的戏剧表演过之中便会给观众产生一种戏剧与现实的心理距离,此种心理距离会使得观众的审美感受得到提升,逐步向想象与创造靠拢。布莱希特正是看到了这种心理距离的重要性,发现传统意义上的写实剧的最大缺陷就是抑制了观众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所以在布莱希特戏剧之中十分重视及时释放观众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此外,布莱希特戏剧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在剧中对资产阶级引领的艺术加以批评,为中层以及下层人民大胆发声,极力为普通人民大众创造一个可以提高其社会智慧的艺术形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的唯物辩证法运用到戏剧之中去。

(二)戏剧与科学的融合

戏剧和科学虽然具有形式的共同性,但是在价值创造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科学严谨的逻辑和理论验证与戏剧具有明显的差别。在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之中,“科学”这个较为新颖的词汇常常出现在他对戏剧的论述之中,布莱希特将他的戏剧叫作“科学时代的娱乐”,将观看布莱希特戏剧的观众叫作“科学时代的孩子”。在布莱希特心中,虽然戏剧与艺术存在着差异性,但是二者的目的相似,都是为了提高社会人群的生活质量,只不过科学服务于人民生计,而戏剧服务于精神娱乐。所以布莱希特断定,科学与戏剧之间必须经过融合之后才可以发挥出二者的最大效益。

在布莱希特戏剧的时代,社会人群利用科学将自然进行定向改造,使得人类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科学带来的利益也将社会的贫富差距扩大化。科学发展给人们的心灵带来变化,社会中各种贫困、压迫的现象频繁发生,这也使得布莱希特认真考虑如何将科学与戏剧完美融合,来达到切实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目的。布莱希特曾说:“作为一名戏剧创作者,若不能将科学融入其中,那么我将一事无成。”这种戏剧创造目标使得布莱希特戏剧从一开始便重视戏剧之中对于科学的观察能力与感知能力,将此种能力融入布莱希特戏剧之中,促使人们意识到科学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进而促进人们在现实生活之中利用科学改变生活水平。布莱希特曾说:“戏剧是反映人群不同的生活,而我们的生活在一定范围内是由科学决定的。”若想做到科学与戏剧的完美融合,必须要在戏剧中体现出观察精神,并且将马克思唯物主义作为主要的理论基调。

(三)对于劳动者的同情

在布莱希特戏剧之中,处处都体现着布莱希特对中层以及下层人民的同情,并且呼吁通过艺术的表现方式激励中层人民和下层人民意识到社会的不平等性,进而帮助他们利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他们的困境。布莱希特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以及资本主义的研究,使得布莱希特对于他的戏剧来说不应该只做到让人们认识当今社会,而且还要鼓励人们积极改变世界。布莱希特戏剧艺术就是将此种富于改变的因子融入自己的戏剧之中,使得戏剧之中的人物以及环境都较为灵活,进而帮助基层的人们深入了解世界、改变世界。

综上所述,布莱希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利用自己的戏剧知识为当时的戏剧形式以及表演方式开辟了一条新路,利用布莱希特戏剧陌生化美学理论,实现了对传统戏剧表演的突破,使得观众可以在观看布莱希特戏剧过程之中对社会的发展加以思考,实现了戏剧的社会性特点,扩展了戏剧的表现空间。

总的来说,布莱希特的戏剧美学观有以下几个创新点:第一,在布莱希特戏剧之中存在对于资产阶级意识以及幻觉戏剧的批判。第二,布莱希特戏剧在发展过程之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衍生出了布莱希特戏剧的陌生化美学理论,指导了布莱希特戏剧的发展方向。第三,布莱希特戏剧之中重视科学与戏剧的融合以及對于中下层人们的同情,提高了戏剧在社会之中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苏建华.探寻布莱希特戏剧美学思想之马克思主义根源[J].艺术评论,2014,(12).

[2]丁扬忠.论布莱希特戏剧学派及其演剧方法(一)[J].广东艺术,2010,(03).

[3]郭晨子.近三十年中国的布莱希特研究[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3.

[4]德·勒·米勒.90年代德国舞台上的布莱希特戏剧实践及剧评界的评价(下)[J].中国戏剧,1998,(08).

[5]梁燕丽.布莱希特对于我们的意义——以布莱希特戏剧在香港为例[J].新世纪剧坛,2016,(06).

[6]里见实,冉小乔.布莱希特在拉美戏剧的接受[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2,(04).

[7]张睦龄.浅谈布莱希特“叙述体戏剧”的语言表达方式及内在力量[J].黄河之声,2017,(14).

[8]周夏奏.布莱希特的身体——读<布莱希特论戏剧>[J].艺苑,2008,(05).

[9]俞仪方.布莱希特研究在中国:1929-1998[J].德国研究,1998,(04).

猜你喜欢

布莱希特
花园
献给母亲
论“间离效果”理论中演员的共鸣与反共鸣
新时期以来关于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化的研究述评
陌生与间离——以孟京辉版话剧《茶馆》为例分析布莱希特的艺术理念
布莱希特为什么要提出“叙述体戏剧”?
布莱希特教育剧对剧场的应用
最精彩的发言
例谈高行健对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