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黑心终赤:赈灾弊案中的廉吏之殇

2020-09-26宋伟哲

检察风云 2020年15期
关键词:嘉庆帝山阳县赈灾

宋伟哲

中国古代的贪污腐败案件多如繁星,在贪官面前,几乎没有什么钱财是不能贪污的,人们早已司空见惯。然而有一些钱还是多数贪官所不敢轻易染指的,比如赈灾款。不过在浩瀚的法史长河中,还是有一些官员利令智昏,大肆贪污赈灾公款,恶名遗臭万年。诸多案件之中,清朝嘉庆年间的李毓昌案连见多识广的嘉庆帝都叹之为“江南奇案”“从来未有之事”。

毓昌罹难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因此历代政府都十分重视赈灾活动。清朝嘉庆年间,虽然国势日渐衰微,财政紧张,但是皇帝仍十分体恤百姓,非常重视赈灾事宜。嘉庆十三年(1808),淮扬一带发生了严重的洪水灾害,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惨重。朝廷得到奏报后,立即下令调拨大量钱粮赈灾。面对严峻灾情,山阳(今淮安)县令王伸汉不思赈济灾民,反而大起贪念,认为这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他通过虚报户口、克扣数额等方式,将两万多两赈灾款贪为己有。当然,王伸汉深谙官场陋习,他在贪污的同时花了大量钱财用于上下打点,确保万无一失。

就在这一年,朝廷举行了科举考试,山东举人李毓昌金榜题名,高中进士。嘉庆帝亲自接见李毓昌,让他赴江苏任候补知县。李毓昌(1771—1808),字皋言,山东即墨人。他勤于读书,以孝顺而闻名乡里。领命之后,李毓昌便南下江苏候任。到了江苏之后,恰逢淮扬赈灾之事,上司命他前往山阳县检查赈灾情况。李毓昌遂带着李祥、顾祥、马连升等仆人赶往山阳县巡查。当时,朝廷法律重惩贪污赈灾款者。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吏治腐朽不堪,这种赈灾检查大多徒有虚名,往往贿赂到位,便能顺利过关。

李毓昌一行到山阳县后,在漕院之东的善缘庵住下。面对省城派来的检查组,王伸汉并不慌乱,早已备好大笔白银伺候。过了不久,王伸汉发觉事情不太对劲。以往上级检查,虽然也会大挑毛病,但是一眼便可看出索贿的端倪。这个新科进士李毓昌与众不同,他一头扎进乡村基层,挨家挨户地检查赈灾情况,丝毫看不出索贿的迹象。由于王伸汉是个巨贪,山阳赈灾情况一塌糊涂,根本经不起检查。李毓昌很快就发现了王伸汉虚报户口、贪污钱粮的罪行,作了详细记录。王伸汉得到这些消息后,心中尚存疑虑,他认为李毓昌作为新科进士,新官上任可能想要摆摆威风,抑或打算索取巨额贿赂。于是王伸汉备下酒宴,准备向李毓昌发动“总攻”。席间,王伸汉多次暗示李毓昌高抬贵手,让自己的仆人包祥向其重金行贿。然而李毓昌根本不吃这一套,严词拒绝道:“今岁某赴科场,皇上所命题,即以德本财末为言。某虽不肖,敢欺君纳贿耶?明日并以此禀诸制府可也。”

(图/网络)

李毓昌的举动让王伸汉顿时慌了手脚,他深知这件事要是捅了出去必是杀头重罪。他唤来心腹包祥,商讨应对之策。他们从李毓昌仆人李祥、顾祥、马连升等人身上发现了破绽,似乎这些仆人对自己的主人“油盐不进”,自己也捞不到任何好处有所不满。王伸汉指使包祥试着贿赂这些仆人,果然不出所料。于是王伸汉重金买通李毓昌仆人,打算窃取李毓昌的检查账册。谁料李毓昌做事谨慎,根本没有机会下手。情急之下,王伸汉铤而走险,心起杀机。在十一月六日这天夜里,仆人李祥趁著向李毓昌敬茶之机,将毒药倒入茶中。毫无防备的李毓昌果然中毒,痛苦不已。让包祥等人没想到的是,毒药浓度不够,一时无法令李毓昌毙命。于是包祥从身后抱住李毓昌的头,李毓昌大呼:“你们要干什么?”李祥冷笑道:“奴才们不能再侍奉大人了。”说罢,马连升解下自己的腰带,把李毓昌活活勒死。

行凶之后,包祥等人对现场进行了大量伪装,造成李毓昌上吊自杀的情景,同时把李毓昌的账册窃取销毁。王伸汉得报后,立即拟好了李毓昌上吊自杀的案卷亲自向上司淮安知府王毂汇报。王伸汉深知王毂也是一个嗜财如命之徒,他向王毂道明了案件真相,恳求上司为己遮掩罪行,同时奉上了大笔贿金。王毂见钱眼开,一口答应下来。他派出法医前往验尸,法医回报“尸口有血”,属意死者系谋杀。王毂大怒,杖责法医,最终以自缢为因向上汇报。江苏巡抚汪日章接报之后,竟然毫不怀疑,直接据此以李毓昌病故草率结案。

天子为其申冤

王伸汉打点好上司回县之后,又对李毓昌的三个随从做了妥善安排。他把李祥、马连升推荐给了邻近州县的官府,替他们谋取了一份美差。顾祥不愿在外谋生,拿了丰厚酬金直接回了苏州。不久,李毓昌的叔叔李泰清来到江苏迎接灵柩回乡安葬。王伸汉送别李毓昌灵柩时,或是心中有愧,拿出了一百五十两银子送给李泰清作为吊唁费,这在当时算是一笔巨款,远超一般同僚之间的丧事礼金。看到李泰清携款而去,王伸汉大喜过望,认为天衣无缝,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谁知机关算尽太聪明,正是这一举动为此案再掀波澜。

令王伸汉万万没想到的是,李毓昌为官清廉,其族叔李泰清亦非见钱眼开的等闲之辈。李泰清是武秀才出身,有胆有识,自从接到侄儿的噩耗后便百思不得其解,好端端的新科进士怎么会无缘无故上吊自杀呢?这根本不符合常理。从后来的案情发展不难推断,李泰清在赴苏迎灵柩期间,应该是暗中作了一些调查。虽然拿不到直接证据,但是愈发感觉事情蹊跷。王伸汉无端送给自己巨款之后,更坚定了李泰清的怀疑。因为身处他乡,李泰清担心过多的举动坏了大事,他将怀疑暗藏心底,迅速扶灵赶回山东老家。

回乡之后,李泰清等人开始仔细检查李毓昌的遗物。很快,他们从李毓昌的遗物中发现半纸残稿,上面写着“山阳知县冒赈,以利啗毓昌,毓昌不敢受,恐负天子”等语。李泰清等人览此残卷之后,赶快打开棺木仔细勘察,但见李毓昌尸骨青黑,贴身衣服上也发现了血迹。种种迹象表明,李毓昌应该是惨遭毒手。这些破绽应该是包祥、李祥等人慌忙处理作案现场时大意遗漏所致。经过慎重思考后,李泰清决定绕开地方政府,直接北上京城都察院,向皇帝告起了御状。都察院接报后不敢怠慢,诉状与卷宗很快便摆到了嘉庆帝的御案之上。

嘉庆皇帝明察秋毫,览奏后立即表示“疑窦甚多,必有冤抑。亟须昭雪,以慰孤魂”。他认为李毓昌没有任何动机自缢,“其事已不近情”。紧接着,他详细指出了案件中的疑点。“山阳县知县于李泰清领柩时,送给路费银一百五十两,未必不因情节支离,欲借此结交见好,希冀不生疑虑。又将李毓昌长随李祥荐与淮安通判,马连升荐与宝应县二处,李祥等不过同僚厮役,何以俱代为安置周妥?其中难保无知情同谋,贿嘱灭口情。此案或系李毓昌奉差査赈,认真稽核査有端,该山阳县畏其揭报,致死灭口,亦未可定,或其中另有别情。案关职官身死不明,总应彻底根究,以期水落石出。”

与此同时,嘉庆帝痛斥两江总督铁保,如此重案“未见该督具奏,实属不以人命为重,草率因循之至……”在嘉庆帝严旨之下,未等用刑,王伸汉等人就主动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地方当局对李毓昌的尸骨进行了再次勘验,确认了中毒、勒死等情节。至此,案件水落石出,嘉庆皇帝震怒不已。他痛斥江苏督抚,“江南有如此奇案,可见吏治败坏已极”。震怒之余,嘉庆皇帝深深地为平民百姓感到悲哀,他说:“试思职官身死不明,显有疑窦。该地方官尚相率蒙混,不为究办,若无告穷民,衔冤负屈,又岂肯尽心推鞫,为之伸理?其草菅人命之事,不知凡几矣。”

嘉庆皇帝决心重办此案,以儆效尤。王伸汉、王毂、包祥被处以死刑,财产查没,家属流放,其余参与贪腐官员,俱科以重刑。李毓昌的三名仆人李祥、顾祥、马连升被判处凌迟处死,李祥因率先向王伸汉卖主告密,又最早答应杀主图财,被列為首犯,押赴李毓昌坟前行刑,以安抚亡灵。对几个直接杀人的奴仆,嘉庆帝特意下旨行刑前先对其施以夹棍、杖责等重刑,可见其愤恨之深。两江总督铁保,被革职流放乌鲁木齐;江苏巡抚汪日章,被革职回籍;江苏布政使杨頀、按察使胡克家亦被革职,罚往河工效力。经此一举,江苏省内官阶最高的四个大官均遭严惩,可谓震动朝野。

处理完罪犯之后,嘉庆帝非常感念李毓昌的赤胆忠心,加封李毓昌为知府衔,依礼厚葬抚恤。此外,嘉庆帝还十分关心李毓昌家人的生活,专门询问山东巡抚吉纶,“李毓昌之妻现依何亲族同居,如何度日”。当他听说李毓昌尚未有子嗣时,更加难过伤心,特旨李氏族人过继儿子给李毓昌为嗣,赏赐其继子为举人,准其一体会试。李泰清则因申冤有功被提拔为武举人。如此恩赐李毓昌之后,嘉庆帝仍嫌不足,他亲自提笔写下了一首长达三百字的五言排律诗歌,命山东巡抚差人精心雕刻在李毓昌的墓碑之上,这在中国法律史上堪称空前绝后。全诗精确浓缩了此案的来龙去脉,高度赞扬了李毓昌的廉吏精神。其中“骨黑心终赤,诚求案尽详”一句,更令后人回味无穷。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

猜你喜欢

嘉庆帝山阳县赈灾
云旅游模式助力县域旅游发展研究
嘉庆爱看言情剧
嘉庆爱看言情剧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陕南移民搬迁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嘉庆皇帝的“打脸”事件
山阳县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路
嘉庆帝对满清宗室科举成制的贡献
清末民初直隶商会的乡村赈灾活动述略(1903-1928年)
硅宝科技:举行雅安地震赈灾募捐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