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阳县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路

2016-04-06王东柱

陕西林业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山阳县茶产业对策

王东柱

(山阳县茶叶公司, 陕西 山阳 726400)



山阳县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路

王东柱

(山阳县茶叶公司, 陕西 山阳 726400)

摘要:山阳作为陕西新产茶基地,在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发展方向、产品定位、营销策略等问题,是必然的。作者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山阳县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优势特点,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茶园、建设优质茶基地、推广普及科学管理技术、扶持龙头企业、创立著名品牌和培育营销市场发展对策。

关键词:茶产业;发展,对策;山阳县

山阳县位于陕西省的东南部,境内群山林立,沟壑纵横。北部的流岭、中部的鹘岭和南部的郧岭皆呈东西走向,构成“三山夹两川”的岭谷地貌。山阳是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中低山区县,森林覆盖率达60%,境内森林茂密,山清水秀。县境鹘岭以北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鹘岭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1]。鹘岭南各镇地处我省名山天竺山的南坡,土壤多属山地棕壤,呈弱酸性,适宜茶树生长发育。山阳县茶产区集中在鹘岭以南山区。目前茶园面积达4 000多hm2,产量200多t,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笔者在山阳一直从事茶叶生产与销售工作。就山阳茶产业健康发展问题粗略谈谈自己的思考。

1山阳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优势

1.1山阳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1.1.1茶产业基地建设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山阳县从浙江、安康等地引进群体品种茶籽,在鹘岭以南试种成功,1976年成立了延坪枫树、南宽坪黄花岭、漫川关万福3个茶场。80年代初,全县茶园达666.67 hm2,开始制茶,最高年产陕青茶近5.0 t。以后经营体制变更,茶园划分到户,由于管理和茶叶加工问题制约,茶生产徘徊不前。90年代中期,在茶叶加工技术上取得突破,重建茶厂,引进新技术和工艺,更新设备,带动基地的较快发展,经济效益凸显。进入21世纪,随着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掀起种茶新高潮,茶叶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产量不断提升。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对茶叶产量和质量需求扩增,国内茶市场呈现繁荣趋势,也促进了山阳县茶产业的蓬勃发展和经济的繁荣。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茶叶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截止2015年底,全县茶叶总面积达4 333.33 hm2,其中可采摘面积3 000 hm2,茶叶总产量达200 t,总产值近5 000万元[2]。与我省的产茶大县商南县(2012年底茶园1.37万hm2,产茶2 200 t,产值2.2亿元)[3]、紫阳(2012年底茶园1.19万 hm2,产茶3 811 t,产值6.2亿元,)[4]、西乡(2013年茶园4 666.67 hm2,产茶5 210 t,产值6.56亿元)[5,6]产茶大县相比,山阳在优质茶基地规模、丰产栽培技术、茶叶加工等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山阳县茶叶产业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试种,主要在鹘岭以南的宽坪、法官、天竺山、岩坪、漫川等乡镇,试验推广,经历了一段缓慢的发展过程。历经30多年的本地化改良、驯化,目前鹘岭以南形成了一定规模,也选育了自己的主栽插种。从茶叶种植结构来看,山阳茶种植面积中,丰产茶园、无性系茶园、无公害认证茶园面积的面积与商南[3]、紫阳[4]、西乡[5]、宁强[7]这些我省主产县相比,比例偏低,名优品牌茶叶产量占茶叶总产比重小,单产偏低,茶农集约化种植技术需要培训提高,才能生产更多的优质茶叶,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也要重视选育适宜山阳县种地中低山区的茶品种,研制适宜山阳中低山立地环境的茶园丰产栽培技术规程。积极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提高其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尽快致富。

虽然山阳县发展茶产业起步较晚,在栽培规模上、制茶技术等方面与商南、紫阳和西乡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山阳发展茶叶的林地资源充足,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1.1.2茶叶加工现状山阳县从1994年开始加工茶叶加工研制,经过20余年的发展,由当初3个茶厂,生产单一的条索形和扁形的陕青大宗茶产品,形成了目前的山阳县茶叶公司、山阳县天竺山茶业公司、山阳县金桥茶业有限公司、天竺源茶业有限公司等18家茶叶加工企业, 生产名优青茶、红茶和乌茶等多种产品产业结构。山阳县茶叶公司为山阳规模最大和效益好龙头企业。目前山阳有茶叶初制加工厂18个,山阳茶叶加工企业18家,年加工能力在200 t以上。清洁化生产线精制加工厂2个。专业合作社达到8个,无公害产品认证10个,有机认证1个,注册商标10个,初步形成公司专营、个体经营、大户联营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年产名优茶20 t,红茶、乌龙茶10 t,总产值达3 000万元,占全县种植业总产值8%。山阳茶区多数农户以茶为主业,靠种茶、制茶、贩茶走上了致富路。茶叶产业已成为山阳县主导产业之一。

虽然茶叶加工已经的长足的发展,但要进一步做强山阳茶产业,更应该看到山阳县茶总体上加工量不大,精品茶产品少,茶叶加工能力仍有限等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8,9]。只有加工工艺得到提高完善,茶产品质量才能更有保障,市场竞争力更强,茶产业收入才能更高,才会反过来进一步促进茶基地扩展,容纳更多从业者。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尽快解决,会进一步制约山阳县茶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1.1.3茶产品销售现状山阳县茶叶目前主要是公司建立销售网络和农民自己推销,山阳县8大茶叶公司是主要的销售渠道。各公司均有自己的茶叶品牌,影响较大有“竺仙”、“莲花翠茗”、“天竺泉茗牌”等商标品牌,竺仙牌茶叶目前已销往西安、上海、北京以及中亚的哈萨克斯坦等城市和国家。山阳县“竺仙牌”商标2009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著名商标称号。2010~2014年多次在陕西荣获中国茶叶节银奖和金奖;2013年“竺仙”牌秦岭泉茗荣获“首届陕西好茶榜省内十大上榜品牌”。在西安市场很少看到山阳“天竺牌”茶叶,说明山阳茶产品无法与我省西乡、紫阳和商南的茶产品竞争,更无法与龙井、铁观音这样的国内著名品牌比拟。其主要市场还是在陕西省境内。主要原因一是总产量少,二是著名度不高。到2015年底山阳县龙头企业年产值计2 500万元,销售额2 300万元,占全县茶叶总产值的80%以上。但在整个陕西茶市场所占比例甚小[2,6,10]。

作强山阳茶叶产业,需要完善茶叶销售体系;完善茶叶质量标准,提高茶产品质量;整合商标,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宣传,增强商标保护意识,扩大市场份额,增加经济收入,才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1.1.4茶产业对地县域经济作用山阳茶叶加工企业18家,年加工能力在200 t以上,清洁化生产线2条,省市龙头企业4个,从事茶叶生产茶农达5 000余户,从事茶叶生产管理、加工、营销等人员1 200余人。如果统计种植和初级加工的人员,从业人员超过2.10万人,对促进当地就业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5年县委、县政府把茶产业继续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在鹘岭南每年发展200~400 hm2茶园。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并理顺行业管理,明确茶产业主抓部门,逐步改造茶园。积极推广优质良种无性系建园;以县茶叶公司为龙头,县林业局为指导,县茶叶协会做好协调,全面整合茶叶品牌,做大做强茶叶产业,带动全县茶叶产业的迅速发展。

1.2山阳县茶产业发展优势

1.2.1地理环境优势山阳县地处陕西省 东南部,秦岭南坡。位于E 109°32′~110°29′,N 33°9′~33°42′。属于中纬度偏南,北有秦岭,主脊屏障,寒潮不易侵入;向东南倾敞的山川形势,有利于东南湿热气流向境内深入,因而气温较高,雨水较多。鹘岭南各乡镇地处天竺山的南坡,金钱河谷、谢家河谷的户家塬、南宽坪、漫川、照川一带为低热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海拔高度在300~800 m之间,年均气温13.8~17.1℃,≥10 ℃的积温4 143°。无霜期215~235 d。年降水量727~758 mm。太阳总辐射468.856千焦/cm2,年均日照2 133.8 h,海拔高,昼夜温差大,云雾易产生[1]。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茶树生长,特别是棕壤属微酸性土壤,夹杂有基岩半风化的石渣碎粒、通透性良好。符合专家“岩石窖里出好茶”的说法。山阳鹘岭南生产的茶叶翠绿,汤色绿艳明亮,耐泡,香高持久,滋味浓醇爽口,叶底嫩绿,证明山阳是能生产优质绿茶,鹘岭以南是适宜发展茶产业。

山阳林地资源丰富。目前林地面积27.96万hm2,适宜发展茶叶面积八镇共2.0万hm2,鹘岭南茶叶面积共计0.53万 hm2。尚有1.47万hm2林地可以种植茶园,因此,茶产业发展空间较大。

1.2.2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山阳县茶叶产业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最初的社队集体种植,责任制承包发展到现今公司加农户,历届政府都突入了极大热情,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和许多优惠政策。在人力、物力、资金方面给予了许多扶持。在十二五期间,县委、县政府重新制定了山阳县茶叶产业十年远景规划和配套优惠政策,重点结合天保工程,退耕还林资金予以扶持,多渠道积极争取资金作为茶叶产业发展投资,尤其是2012年以来,从中央三农政策的落实使茶叶产业出现了新的发展良机,重点扶持涉农产业,确保农民增收的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的组建了如县茶叶协会等相应咨询、指导机构,明确茶叶发展的领导管理机构,协调解决茶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出现问题,积极争取茶产业项目配套资金,促进茶产业稳定发展。各茶叶企业和农户抓住这一机遇,将会使山阳县茶叶产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为今后茶叶产业的持续发展壮大打下坚实的基础。

1.2.3名优茶开发增加了企业和农民收入 推动了茶产业持续发展我县从1994年开始开发名优绿茶品牌茶叶,主要以加工条索形和扁形名优精品茶为主。先后在宽坪镇黄花岭,延坪镇枫树村建立良种示范基地333.33 hm2,1999年地方名茶“天竺翠峰”开发成功,从而带动了地方品牌茶的蓬勃发展。名优茶的开发成功,使山阳县由过去传统的大宗陕青茶生产转型为名优茶生产,大幅度提高了茶叶企业和茶农的经济效益,确立了茶叶产业在岭南农业产业结构中的主导地位。通过15年的名优茶开发推广,截止2015年底,全县名优茶(青茶、红茶和乌龙茶),占当年茶叶总产值的60%以上,与1999年相比(名优茶1.0t,产值约60万元)名优茶产量增加了20倍,产值增加了25倍多。通过调查,黄花岭茶厂和枫树茶厂茶园以及各农户茶园名优春茶亩产值均在2.25~3.00万元/hm2之间,而原来只生产大宗茶的常规茶园产值仅在0.75万元/hm2左右。名优茶品牌的不断开发,提高了茶农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极大调动了广大茶农和公司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为全县茶叶产业今后迈向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有利社会条件。

1.2.4初制加工厂陆续建成,促使茶叶基地规模迅速扩大20世纪90年代,山阳只有黄花岭和枫树两家茶叶初制加工厂,当时加工机械设施单一,厂房简陋,只能简单加工普通大宗茶,产量和质量难以保证。70年代培育的大片茶园到这时仅剩下约66.67 hm2,年加工茶不足3.00 t,经济效益欠佳。1994年后,县委、县政府针对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特别是鼓励广大干部职工走出机关和单位,开办企业,承包转让拍卖宜林荒地、荒山;积极引导、鼓励,种植经济林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岭南地区主要发展以茶叶、中药材为主的经济林业实体,大力发展乡镇茶场。强化投资岭南茶产业、更新茶叶加工设备;组织从业人员参观学习、技术培训;从外地聘请专家手把手实地指导,茶叶产量和品质迅速提高。当时出品的名优茶在省内外供不应求,使茶区多数群众很快认识到了茶叶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激发了他们发展茶叶产业的热情。一时间在整个岭南发展茶叶产业成为全民性行动,一批县、乡、村办茶厂迅速兴办起来,调动了茶区茶农发展茶叶产业的积极性。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对农业产业项目扶持带动和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促使茶叶发展和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茶叶加工厂由原来的2个,发展到18个,加工能力翻了20多倍,茶叶发展规模和面积翻了40多倍,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茶叶主导产业。

1.2.5茶叶龙头企业的发展,成为山阳县茶叶产业发展的动力山阳县茶叶企业中,县级以上龙头企业3家,乡镇重点发展茶叶龙头企业8家,龙头企业的存在,使茶叶销售有稳定的渠道。2015年底,这些龙头企业年产值计2 500万元,销售额2 300万元,占全县茶叶总产值的80%以上。龙头企业较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模式,有利于改变茶叶加工企业的经营模式,改变规模小、设备简陋和经营观念落后的状况,从而提高了茶叶产业化水平,增强了市场竞争力。龙头企业与茶农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生产的新型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在山阳县茶叶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通过对茶农的茶叶进行定向收购,调动茶农生产积极性,促使茶农对茶园进行技术、资金和劳动力等方面的投入,按照企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抓好生产,生产优质茶叶,使经济效益稳定提高,与龙头企业挂靠的大多茶农收入比一般茶农增加50%以上。

2山阳县茶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茶叶种植结构不合理,老茶园效益低,影响茶业整体效益

山阳县现存茶园中,丰产稳产茶园、无性系茶园、无公害茶园、有机茶园占总茶园比例低,不足20%,优质茶叶占总产比重偏低。我省茶主产县西乡县,丰产稳产茶园、无性系茶园、无公害茶园、有机茶园规模将近占全县茶总面积的50%,优质茶叶占总产的1/3以上[8-9]。相邻的商南县丰产茶园、无性系茶园也明显高于我县[10]。茶园种植结构的不合理,明显影响了我县茶产业的经济效益。

另外, 20世纪90年代中期营建的老茶园采用茶籽直播,品种混杂,树龄老化,产量低,萌芽迟,采期短,质量差,效益低下。据调查,延坪枫树村20 hm2老龄茶园产值仅0.75万元/ hm2上下,而法官镇的韩石沟和塔园沟两处66.67 hm2茶园产值还不到0.75万元/ hm2,全县像这样老龄茶园估计达550 hm2以上。这些老龄茶园,也严重影响了本县茶叶产业整体效益的提升。

2.2小规模加工企业设备简陋,制约茶叶整体质量的提高

虽然山阳县现有18家茶叶粗、精制加工厂,约40%是在1994年前后响应政府号召,仓促办厂,生产设备简陋、生产加工技术落后,生产环境条件较差,规模较小,产值也不高。具有营业执照12家,生产许可证8家,无公害认证5家,有机认证3家,由此可以看出,各茶企业的生产资质业良莠不齐。一些小茶厂忽视从业人员健康和卫生状况;茶生产车间场所无更衣室、工作装;缺乏消毒设备,无化验室、评茶室等基本条件;生产加工程序不规范,生产加工场所无防护隔离设施,茶叶卫生安全不达标,影响山阳茶的产品质量。因此,需要按照现代茶叶生产工艺流程整改企业、强化管理企业,以保证产茶产品的质量,是关键问题。

2.3缺乏行业标准,生产流程不规范,茶产品质量缺乏保障

山阳县近20家茶叶加工企业,10多个茶产品品牌和商标,生产工艺不规范,茶产品缺乏行业标准,产品包括大宗青茶、春茶、秋茶,红茶、乌茶等不同品牌和型号,各茶企业生产管理的水平也不一样,很难保证茶产品质量,产量同样难以保证。这是需要迫切需要加以改变的,以提升山阳县的茶产品市场竞争力。

2.4缺少统一品牌,阻碍茶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山阳县茶叶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多建立了以茶叶基地和农户联营相结合为主的经营模式,对山阳县名优茶的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但山阳县茶企业存在规模小、品牌多的问题。目前全县茶叶商标10多个,注册商标8个,而且这些地方性品牌茶各自为政经营,没有长远打算和统一管理方案,急功近利、不公平竞争、违规经营的情况时常发生。由于没有统一过得硬的品牌,在市场竞争中没有形成合力、优势,严重影响了山阳县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茶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培育以过硬、著名的品牌,需要企业一丝不苟按照生产技术规程生产、严格的技术检验来保证产品质量;积极营销策略,巨额的广告投资,拓宽市场;同时患需要地方政府长期不懈的积极配合。山阳县没有一个企业具有这样的实力,商标整合是唯一的途径。这需要各企业经营者具有清醒的认识和长期经营战略,同时需要取得政府的协调才可得以完成,改变目前商标混乱局面,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建山阳茶产业的过硬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3加快山阳县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路

3.1科学进行茶叶优质基地规划

山阳县市作为一个新的茶产地,茶农普遍缺乏种茶技术,制茶经验,茶文化背景。为提高新建茶园的起点,发展高产茶园,必须对鹘岭以南茶叶产地的土壤和气候进行科学详细调研,特别是鹘岭以南的林地,确定山阳县优质茶叶生产地基区域、次优生茶园分布范围、普通茶园生产地范围、不较适宜茶地范围。选择适宜的茶品种,合理布局规划[11-13]。重点扶持建设有机茶基地和高产茶基地,在重点产茶乡镇建立示范点,发挥其示范作用,引导山阳茶叶基地向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加工规范化、产品有机化、销售网络化方向发展,尽快使山阳茶产业更上一个层次,促进茶叶炽勋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惠及更多的农民;使茶产业在推动山阳区域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2建设一批优质茶生产基地

加强茶叶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近年山阳主要引进“龙井43”、“陕青1号”和“中茶108号”,在此同时进行本地品种选优和良种驯化,丰富种质资源,形成适合当地的良种体系。根据《陕西省茶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陕西省茶叶标准化示范园建设规范》和《陕西省省级茶叶示范园认定标准(试行)》以及县域茶产业发展规划,大力营建一批优质茶基地,提高高产茶园基地规模和优质茶叶的比重。

加大良种化建设扶持力度,提高良种茶覆盖率。强化老龄茶园改种换植实施,提高其茶产量和质量。积极推广茶园丰产栽培技术,提高茶农集约化种植经营水平。鼓励龙头企业和专业化发展良种茶园,积极寻求科技依托,与科研院所合作,制定科学的区域规划,以连片规模开发为重点,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开发为主要形式。完成短期规划良种建园任务并努力逐步实现远景目标,使山阳茶叶产业发展成为全县农业主导产业的强力支撑。

3.3推广和普及一系列科学管理技术措施

茶园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茶园的兴衰和茶农的经济效益,县茶叶公司以及相关技术服务机构要尽职尽责,经常深入茶园调查了解茶叶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茶叶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播放讲座录音录像、组织参加学习、成立茶叶协会等形式,多途径推广普及良种壮苗、合理施肥、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等一系列科管技术措施,以促进茶叶产业健康高效发展[12-13]。

3.4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产茶叶升级换代

茶叶龙头企业是茶叶产业化经营的主体。建议山阳政府重点扶持2~3个技术较先进茶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土地使用、税收、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多方面给予优惠,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同时制订优惠政策,吸引本地和外地企业家来山阳投资,实现茶叶产业的快速提升。积极鼓励实行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多样的企业并购改革,由龙头企业牵头,茶农承包经营者入股,形成风险同担,利益共享的经营机制。

3.5打造一个知名品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茶叶产业置身于国际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背景下,茶叶市场的竞争最终归结于品牌的竞争。没有竞争力的品牌会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湮没。好在从2015年开始全县统一把县茶叶公司名下的“天竺翠峰”牌作为全县的整合统一品牌,由主管部门和县茶叶协会统一协调管理,制定出具体发展计划和统一的生产加工质量等级以及价格标准。使用统一的总品牌有利于减少茶厂各品牌之间的内耗。集中各方面资源优势,树立山阳茶叶在省内外的市场形象,走出一条有山阳地方特色的路子。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基地建设、市场建设、食品安全、质量标准等方面做好统筹协调,严明奖励和处罚办法,充分发挥有机名优茶的作用,提高“天竺翠峰”的知名度。各茶企之间形成既有竞争又有联合,一致对外的品牌体系,做大做强山阳茶叶品牌。

3.6培育一个营销市场

首先要建立一个比较规范和有较大规模的营销网络,在县城建立茶叶交易、销售中心市场,并完善西安和西安以外大中城市的营销门店和营销渠道。其次要尽快完善精加工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冷藏及完善检测设备;第三要加强市场管理,由茶叶主管部门林业局、农业局和监管部门、工商、税务等相关单位协调来维护市场秩序,给交易客户和消费者提供安全、诚信、便利的市场营销环境;第四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茶叶龙头企业、外地客商、购销大户来山阳进行投资经营,以促进山阳茶叶形成产销两旺的有利局面。

参 考 文 献:

[1]山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山阳县志[M].陕西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http://www.sxsdq.cn/dqzlk/.

[2]山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山阳县2013年鉴[M]. http://www.sxsdq.cn/dqzlk/.

[3]商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商南县2013年鉴[M]. http://www.sxsdq.cn/dqzlk/.

[4]紫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紫阳县2013年鉴[M]. http://www.sxsdq.cn/dqzlk/.

[5]西乡县统计局.西乡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http://www.snxx.gov.cn/info/egovinfo /1001/ xxgk/ xxgknry/01604091-2-03_F/2014-0505001.htm.

[6]罗智斌,胡道元,刘仲贤. 西乡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茶业通报.2015,39(4):155-159.

[7]宁强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宁强县2013年鉴[M]. http://www.sxsdq.cn/dqzlk/.

[8]赵晓罡,李录堂.陕西茶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3):87-92.

[9]冯建喜.陕茶品牌缘何无王[J]. 西部大开发.2007,(11):24-27.

[10]张建成,苏京晶. 陕西茶叶生产现状及发展措施[J]. 中国茶叶加工.2008,(4):8-9.

[11]谢洪,陈登,蔡晓玲.凤冈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 35(2):124-127.

[12]杜立忠,陈相浩,刘军,等.长清区茶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 (17):7722-7723,7738.

[13]秦桂芳,廖东海,林 佳,等.对山区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5,(6):301-302.

收稿日期:2016-03-20

基金项目:“山阳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茶产业示范园建设”资助。

作者简介:王东柱(1966-),男,陕西山阳人,林业工程师,长期从事茶叶产业发展和茶良种引进及栽培技术推广等工作。

中图分类号:S 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117(2016)03-0089-06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in Shanyang County of Shaanxi

WANG Dong-zhu

(TeaCompanyofShanyangCounty,Shanyang,Shaanxi726400 )

Abstract:As a new tea production base in Shaanxi, it is necessary for Shanyang to figure out the tea industry regarding its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product positioning, marketing strategy and other issues. Tea industry status the Shanyang County and advantage of its development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Main problems existed were revealed and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ea industry like scientific planning of the tea plantation,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tea base, the extension of technology of management, supporting leading enterprises, creating famous brand and marketing cultivation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Tea industry;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Shanyang County

猜你喜欢

山阳县茶产业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云旅游模式助力县域旅游发展研究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陕南移民搬迁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县政协主席退休为做慈善成“破烂王”
宣城市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和建议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