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钢琴音乐中“泛声腔”的艺术内涵
2020-09-26白玉婷
白玉婷
【摘 要】“泛声腔”已经成为器乐中体现中国民族风格的重要方式,对“泛声腔”现象的认识和其在作品中的表现应当成为我们把握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的一个关键点。由此,笔者从“泛声腔”的相关理论出发,对中国钢琴音乐中的“泛声腔”现象及其艺术内涵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国风格;钢琴音乐;泛声腔;艺术内涵
中图分类号:J647.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5-0061-02
中国民族音乐的神韵在于体裁上的相融性和相通性,所谓相融性指的是无论是声乐体裁还是器乐体裁,在审美追求和音响表达上都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即追求线性音响的表达;[1]相通性指的是在长期的音乐创作实践中,声乐与器乐在音乐素材的运用上实现了高度的互补。因此中国民族音乐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声乐与器乐两种体裁的相互支撑中不断发展。从器乐艺术的角度来看,因为其具有明显的声乐化音响特点,所以也就形成了器乐声腔化的特点。
一、“泛声腔”现象
“泛声腔”一词是基于诸位学者对“声腔”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不同于传统“声腔”的单一性意义。“泛声腔”既包括戏曲声腔的含义,又具有其他艺术形式的特征,如民歌、说唱、器乐、舞蹈,以及诗词等具有吟诵性特点的文人音乐等艺术形式的特征。
在表现手法上,“泛声腔”在器乐中的表现主要是运用了模仿手法,其中不乏传统和新颖的模仿技巧,从二度创作的角度来看,这大大促进了演奏技术的提高。
从艺术的起源来看,模仿是最早的艺术创作技巧之一,特别是在远古时代,人们由于深受自然界的影响,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模仿自然,因而形成了具有历史传承意义的艺术模仿技法。就音乐艺术来看,其模仿的对象主要是自然界中的声音,如对鸟鸣、马嘶等音效的模仿,而当这种音效在音乐中进行呈现时,实际上就具有了“泛声腔”的特点。在中国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中,这种模仿式的“泛声腔”现象广泛存在。“器乐声腔化”这一概念,实际上是在民族器乐创作和表演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由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概括而来,其起源为用二胡表现戏曲唱腔,所以就器乐表现声腔而言,主要指的是器乐模仿人声。笔者之所以提出“泛声腔”的概念,原因在于笔者在观察、分析和演奏中国音乐作品时,认为用乐器对具象性音效的模仿都应该列入到“声腔”范畴内,而并不仅限于人声,所以有必要划定一个“泛声腔”的概念并进行研究,这对于充分认识中国音乐的民族性以及对乐器演奏技艺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中国钢琴音乐中“泛声腔”的艺术内涵
“泛声腔”作为钢琴音乐中一种独特的现象,对于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而言,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笔者认为,这种意义即是中国传统音乐审美观念的外化,也是钢琴这一西方乐器能够在中国立足、发展的根本。
(一)“泛声腔”之于中国钢琴音乐创作
“泛声腔”包含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精髓,是在几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中逐渐形成的富有民族神韵的音乐元素。中国钢琴音乐在百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在创作上还是在演奏上都力争从民族音乐的角度出发,以体现民族风格作为审美追求的目标。[2]在这种时代发展背景下,“泛声腔”现象的普遍出现就成为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必然。从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来看,“泛声腔”的艺术表现正是继承与发展的连接点,在当今钢琴音乐创作中,继承的即是与“泛声腔”相关的各种元素,而发展也是建立在更好地运用这些元素的基础上的,所以由于“泛声腔”现象的存在,才使得中国钢琴音乐不同于西方钢琴音乐的风格特点,有着独特的气质与精神内涵。
从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方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即移植、创编和原创。移植指的是以既定的音乐作品作为对象,通过“再现”的途径用钢琴进行表现,此类作品如《百鸟朝凤》、《春江花月夜》、《翻身的日子》等,这些作品原本都是用民族乐器进行演奏,当把这些作品移植到钢琴上时,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曲的特点,另一方面则突出了“泛声腔”的现象,如《百鸟朝凤》中用连续的颤音表现蝉鸣,《翻身的日子》中用小二度碰撞模拟板胡的滑音效果等。创编则是以某一具体的曲调为素材,通过一定的作曲技法用钢琴进行表现,如储望华根据四川民歌创编的钢琴曲《太阳出来喜洋洋》、《情歌》等,其中无不体现出四川高腔山歌的行腔特点。这些作品也都是通过对“泛声腔”元素的运用而体现出地域特色。原创指的是作曲家直接或间接地采用民间音乐中的元素,在不失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创作出新曲调。如张朝创作的《皮黄》,在乐曲中引入了京剧的板式素材、唱腔元素和京胡音效等,体现出了原创钢琴作品中对“泛声腔”元素的运用。
通过以上对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三种方式的分析,可以发现,三种方式都高度集中地体现出了对“泛声腔”元素的运用,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国钢琴音乐的历史以及艺术特征时,不能忽视“泛声腔”的艺术作用,而对“泛声腔”的深刻认识,也应是我们研究中国钢琴音乐的关键所在,因为它包含着中国民族音乐的精神内核,体现着中国民族音乐的气质和精神。[3]
(二)“泛声腔”之于钢琴演奏技术
钢琴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历經了各种形制的改革,同时在音乐体裁和题材方面也不断完善。与此同时,在西方钢琴音乐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风格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风格的影响,钢琴演奏技术也处于不断的更替、发展和完善之中,由此使得钢琴的艺术表现力不断丰富。而在钢琴传入中国之后,可以说又面临着新的挑战,所谓的挑战是指钢琴要想在中国生根,就必须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特点,这些特点从哪里来,以及怎样去体现这些特点,都是历代钢琴艺术家们所思考和探求的重要问题。从早期贺绿汀的《牧童短笛》到中国现代钢琴音乐,可以发现,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不平凡的“故事”,而这一“故事”产生的根源就在于钢琴进入中国之后,其演奏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
笔者认为,中国钢琴艺术发展对世界钢琴艺术带来的最重要的意义便在于对“润腔”技术的探索。“润腔”原本是中国传统声乐研究领域的一个专有名词,也是中国传统声乐中一种重要的演唱技巧,是使声乐作品符合“字正腔圆”这一传统声乐美学规范的基本途径。从“泛声腔”的角度来看,“润腔”不仅在声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器乐演奏中同样也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在钢琴创作方面,为了体现出中国民族音乐的审美特点,钢琴艺术家们可谓是殚精竭虑,不仅出现了像《夕阳箫鼓》、《梅花三弄》这样具有古曲风格特点的钢琴曲,还对戏曲元素进行了探索。而为了能够体现出这些传统“韵味”,必须通过一定的技法来修饰,因此便采用很多倚音、琶音、颤音等去“润腔”。由此可以说,“泛声腔”不仅推动了钢琴民族化的发展,也完善了钢琴演奏的技术体系。
(三)“泛声腔”之于钢琴民族化
“钢琴民族化”这一概念,并不是笔者随口而出、即兴发挥的,而是自钢琴进入我国以来,历代钢琴艺术家们都在致力于實现这一目标,钢琴民族化与钢琴中国化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4]钢琴民族化或钢琴中国化主要有两层概念,第一层概念指的是在钢琴音乐创作中对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音乐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积淀深厚、源远流长,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出现了灿若星河的民间音乐体裁,而且也留下了诸多音乐作品,这都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在钢琴音乐的创作过程中运用这些元素,既是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又是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体现出了历史与时代的统一。第二层概念指的是演奏中的民族风格。在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在歌唱还是在演奏方面,都有着许多关于美学方面的论著,如声乐方面的《唱论》、《曲律》,器乐方面的《溪山琴况》等,这些论著都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审美特色和独特个性。在中国现代钢琴音乐的演奏中,也集中体现出了对民族音乐审美风格的反映,那就是追求线性化的音调特色。因此从以上两层概念的阐释中可知,钢琴民族化实质上体现出了中国民族音乐与钢琴的有机结合,而在这两者的结合中,“泛声腔”是必不可少的纽带。
中国钢琴音乐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实现了民族化这一目标,因为钢琴艺术家们已经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作曲技法把最能够体现本民族精神的音乐元素融入到钢琴音乐创作中去。而“泛声腔”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钢琴民族化的进程,而且在钢琴民族化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也必然离不开“泛声腔”的运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钢琴音乐中,“泛声腔”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同时也是进行钢琴音乐创作和音乐表现的重要基础。钢琴作为一种外来乐器,在融入到中国大众视野的过程中,必然依托于创作和表演,而要想更为深入地让人们接受钢琴音乐,就必须有根本内因进行推动,这个内因就是“泛声腔”的运用,它能够让人们轻松地抓住中国钢琴音乐的特点,从而更容易接受钢琴文化。从音乐文化传播和继承的角度来看,新时期中国音乐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坚持音乐发展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相统一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中国音乐要做到继承和弘扬传统,就必须扎根于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在音乐创作中,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专业作曲技法相结合,这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音乐表演中,钢琴虽为外来乐器,但是通过艺术家们的努力,我们也能够发现钢琴在体现民族性方面的重要价值,所以我们在音乐表演中要使这种价值发挥到极致。同时要从民族音乐中汲取营养,特别是要对民族音乐表演理论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挖掘,将其中最能够体现民族性的元素运用到钢琴表演中来,以此推动钢琴民族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潘婷.中国民族音乐对群众文化发展的作用[J].当代音乐,2019,(11).
[2]曹红英.关于中国民族音乐推广与普及的思考[J].当代音乐,2017,(01).
[3]刘彭.钢琴伴奏对中国乐器演奏的重要意义[J].当代音乐,2015,(24).
[4]葛姝亚.中国民族乐器在电影配乐中的创新应用[J].当代音乐,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