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五个转向*

2020-09-26黄胜张新平吴诗航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育科研转向农村中小学

黄胜 张新平 吴诗航

摘   要   教育科研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新时代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在目的、主体、主题、路径、依据等方面都有新的转向。重视并积极引导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转向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以回归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本质,在新时代背景下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教育科研  转向

近年来,在“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等理念的引导下,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得到长足发展,农村中小学校及其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得到了加强。但是,仍然有很多农村中小学在教育科研中习惯于模仿城市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模式,还存在着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因此,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传统的教育科研理念和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更好地发展。全国教育大会要求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在教育强国、乡村振兴、同步小康等战略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育正迎来历史最好发展机遇期,这些机遇也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提出了新的使命、新的要求和新的方向。在一些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实践探索教育科研的农村中小学校,以及部分勇于实践探究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成果,已经明显地展现出新时代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在目的、主体、主题、路径、依据等方面有新的发展特征,预示着新的发展转向。对此,有关方面应予以正视和重视,积极引导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转向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向,以回归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本真。

一、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从纯粹研究转向研教融合

从现实考察看,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认为只要搞好教学就行了,农村中小学没有必要搞教育科研。甚至有教师认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已成为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障碍[1]。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认为,搞教育科研是晋升职称和评优推先的需要。也有部分教师认为,农村中小学搞教育科研主要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领导短期的政绩需要,对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没有实际价值。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农村中小学老师也应该像高校教师一样做一些高大上的研究。更多的教师是为了研究而研究,没有将教育科研与实际教育教学改革联系起来。

从国外中小学教育科研及国内发达地区中小学教育科研发展的经验看,上述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目的的认识是偏颇的。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至关重要。教育科研是推动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路径,教育科研应该逐渐成为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部分。课题、论文等只是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显性表现形式,彰显更好的教学效果、促进研教融合和教师的发展成长等才是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应该追求的意义和目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应正确认识教学与教育科研之间的关系,不要把教学与教育科研截然分开来对待。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和日常教育教学应是互相促进、融为一体的,中小学教师应把握好教育科研和促进教学的度,不能片面地看待教育科研,不能纯粹为了教育科研而做教育科研。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旨是对已进行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和对未来的教育活动进行探索,其目的指向教育活动本身的科学化。也就是说,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应该来自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最终又回到教育教学实践,并指导和促进教育教学实践,这是由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也是教育规律的应然和使然。要通过大量的教育科研实践逐步消除农村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畏难心理,将教育科研内化成农村中小学及其教师推进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真正达到研教融合的目的。

二、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体:从个人志趣转向集体意志

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往往认为教育科研是个人的事情,是个人的兴趣和思考,属于研究者个人的行为和喜好,与学校及其他老师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在教育科研中,农村中小学教师习惯于单打独斗,没有协作意识,缺乏团队行动。此外,多数农村中小学没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教育科研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教育科研在农村中小学处于、零散、随意、断续的存在状态。

然而,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社会活动,不能仅凭个人的主观愿望、意志、爱好和兴趣来完成,尤其是进行教育科研和教育改革,不應该只是个别领导、个别教师的独立行为,而应该是一种集体讨论和认识的结果,或者是经过集体认同的教师行动,这种行动可以由教师团队或个人实施。现代中小学教育科研要达到研教融合的目的,这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的面非常广,牵涉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牵涉的力量和资源也非常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管理是不可能有效进行的。所以,农村中小学的条件、教育科研水平等因素决定了其教育科研不应仅仅只是教师个人的志趣行为,而应是一种学校或教师团队的许可行动,体现的是集体意志和集体智慧。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一个人的认识、时间与精力有限。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在教育科研中进行团队分工与策划非常重要,实践反馈、分析总结和资料梳理少不了团队的合作与支持。农村中小学通过团队形式开展教育科研,可以促使教师在合作交流中树立更加科学的教育科研观念,增强教育科研意识,有利于形成更能指导实践并产生辐射效应的教育科研成果。

强调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团体行动,并不是否认教育科研中的个人作用和主观能动性,而是应强化集体的责任担当和智慧力量,强调学校领导和教师团队在教育科研中的责任和担当。但是也要认识到,这里的团体行动不等于领导意志,学校领导是教育改革、教育科研的倡导者、决策者和组织者,但一线教师才是实施教育科研的主力军和创新者。只有教师团体行动,才能引导每个个体回归本分,回归初心,潜心钻研,教书育人。强调教育科研的团队行动,就是要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统一规划与管理。有必要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进行顶层设计、整体思考和规范要求,有必要将教育科研作为农村中小学校和教师发展中的一项长期、持续、内在的工作任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层应做好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实施,从制度上鼓励、支持和引导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开展教育科研。

三、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题:从理论抽象转到实践指向

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时,往往不知道如何选题来进行研究。一些教师甚至认为教育科研不应该选择农村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因为这些实际的问题太熟悉、太普通和一般了,没有研究的必要、没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只有那些理论性强、比较抽象的问题才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才能显示研究者的水平和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只有熟悉实践才有发言权。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内容不只是从抽象理论出发,应以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切勿好高骛远[2]。农村中小学教师做教育科研,研究理论问题和抽象问题并不占优势,其最熟悉丰富而多变的农村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可以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教育问题观察、数据收集和行动研究,结合这些实际问题进行教育科研选题可以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教师可以重点关注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中到底有哪些突出问题?究竟是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发生和如何发展变化的?这些实际问题背后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思考、改进或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等等。新时代,中国广大农村正进行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等伟大的实践活动,农村中小学在这样的伟大实践活动中如何发挥作用?怎样借势加快自身发展?教育科研如何与这些重大实践结合起来?等等。这些都是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急需正视的实践问题和主题。农村中小学教师应该培养自身敏锐的问题意识和教育科研创新思维,充分运用各种途径、手段和方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及其规律性原理。农村中小学教师只有在教育科研中密切关注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坚持做到理论结合实践,才可以回避教育科研的纯粹理论抽象,从而向教育实践指向转变。

四、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路径:从照搬经验转为问题导向

农村中小学教师对于怎样做教育科研缺乏科学认识,加之不能熟练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缺乏扎实的教育科研技能,部分教师容易简单照搬他人的研究经验、研究模式和研究成果,重走其他地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老路。

在开展教育科研的初期,借鉴他地、他人经验可以让自己少走或不走弯路,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资源。但是,已有经验往往也是有局限性的,经验有时候是进一步前进和创新的阻碍,容易让人陷入惯性思维的泥潭。借鉴经验可以解决教育科研中的个别问题、短期问题、共性问题等,但不能解决教育科研中的主要问题、长期问题、差异性问题等。新形势下,农村中小学教育面临诸多难点和热点问题,包括课程改革、教学评价、教师成长、特色办学等,这些问题具有中小学教育的一般性特点,但也有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特殊性。因此,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不能简单照搬他人经验,而应以问题为导向,从区域、学校和教师实际出发,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教育科研路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逐渐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中小学校领导要有强烈的教育科研问题意识,充分发挥自身在教育科研中的组织领导、规划导向、经费保障、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主导作用,理顺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体制,健全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激励教师在教育科研中以问题为导向,重视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充分调动教师在教育科研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探索出符合农村地区特殊需求、符合农村中小学及其教师实际的教育科研路径和发展模式。

五、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依据:从政策解读转向学理基础

在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过程中,一些教师相当重视对有关政策的解读和研究,要么研究选题就是具体教育政策的解读和启示,要么言必称某某政策、某某领导如何说,简单地将教育科研当作阐释教育政策和领导讲话,忽略了教育科研的探究性。

应当说,现代中小学教师学习教育政策法规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实践要求的需要,也是促进学校管理科学化、规划化、制度化的需要[3]。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是科研的一种类型,符合科研的一般规律性原则和要求。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应立足于教育实践和一定的教育政策支持,基于一定的教育理论,回应一定的教育理论,最好提炼出一定的理论性结论。如果一位教师脑中没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积淀,就无法完全厘清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本身,更无法科学地解决问题,这样就会大大降低教育教学实践的意义和价值。农村中小學教育科研的切入点应该是实际的教育现象和实践问题,由此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策略和建议,在此基础上阐释和揭示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特殊性原理、原则和规律。如果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仅仅是政策解读和领导讲话内容的阐释,则可能误解政策本身的要义,有可能缺乏学理基础的支撑,缺乏研究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就会影响到对研究对象及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判断,从而影响最终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开展教育科研的过程中,应该明确所研究的问题主要以具体的教育理论为依据,在研究中也离不开对相关教育理论的回应、离不开有关教育理论的支撑,也有必要通过教育科研总结提炼出符合一定教育理论的结论。

总之,新时代是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大力发展的良好机遇期,但也面临着新要求和新挑战,这种情况促使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在目的、主体、主题、路径、依据等方面有新的转向,重视并积极引导这些转向,是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科研健康推进、学校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郭兆峰.课改背景下学校教育科研功能之导正[J].中国教育学刊,2010(01).

[2] 龚正华.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误区”及破解之道[J].教育导刊:教师发展,2013(07).

[3] 余中根.小学教育政策与法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作者:黄胜(1975-),男,贵州万山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副校长,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张新平(1964-),男,湖南沅江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吴诗航(1993-),女,重庆垫江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生。]

【责任编辑  白文军】

猜你喜欢

教育科研转向农村中小学
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时间问题分析
二战时期日本文坛的转向文学
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认识与思考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