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方案
2020-09-26苑旭芳
【摘要】国学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潜移默化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养成,更以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建设,是新时代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中的重要支持力量。本文主要从教材发掘、方法改进、自主培养等方面详细讨论了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策略,希望能为相关教学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教育;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25-0032-02
【本文著录格式】苑旭芳.试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方案[J].课外语文,2020,19(25):32-33.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将国学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促进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关键内容,让学生更充分感受到国学教育的文化内涵,对学生综合发展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立足于语文教材,结合当前各类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带领学生走进国学,走进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一、立足教材,综合构造文化教育模式
国学教育很多内容其实与小学语文教材息息相关,最基础的文字,各类诗词,以及成语寓言、文言故事等,都是国学中的一部分,所以教师要立足教材,将之作为国学教育的浮萍之根,结合多类相关要素,实现教育渗透的有效性提升。教师在对教材进行分析时,可以将其进行不同的分类构造。
比如在小学中高学段生字教学中,就可从基础出发,带领学生从字形、字义上深刻理解,深刻挖掘生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从而增进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小学三年级上册《掌声》一文中有一个生字“班”,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带领学生从字形拆分入手理解字义;“班”字分为左中右三个部分,中间是一把刀,而两边的“王”在古代其实就是“玉”的意思,所以“班”字最初指的是用刀将整玉分为两半,带有“分离”之意;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古文学习时更能理解“班”所表达的意义,比如在学习李白的《送友人》古诗时,可对其中“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中的“班马”一词有更准确的理解。
再如诗词教学,其也是国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时候即便学生刚接触的诗词内容比较简单,学生还是很难真正理解其基本内涵;而教师这个时候更不能一味地让学生机械背诵,应带领学生进行有情感的反复诵读,并结合诗词的简单讲解,使学生逐渐理解诗词意思,并逐渐对其内涵有所明晰。《咏柳》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简单而又经典的古诗之一,表达二月初春景致,节律轻快明朗。教师在为学生通讲诗词大概意思之后,可先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注意情感、重音、节奏,然后可让学生尝试。通过示范和交流,使学生回顾起自己在二月初春时节公园花锦旁、青柳畔的欣快之感,增进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二、丰富内容,先进技术深化教育内涵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有其重要价值,拓展更丰富的文化知识,更能将各类不易直观理解的内容通过图片、视频使学生得以有效认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重视先进技术的结合应用。小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所以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特点,将更多语文知识融入到图片或是视频中,并及时引导学生应该关注的重点,组织问题讨论或是经常结合一些小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将国学文化内涵适时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直观教学内容的分析中获得更全面的理解,以此发挥出教学实际应用价值。
中国诗歌“诗言志”的精神体现是其得以熠熠生辉的根本原因。教师将诗歌中的精神内涵表现出来,也是国学教育渗透的关键点。如杜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中,其中古代文人志士致君尧舜爱国精神就是其核心内涵。教师应从多角度入手,不仅使学生对诗句内容有深刻理解,而且要将爱国教育渗透其中。通读全诗后,要注意使学生理解诗人所处安史之乱的时代背景,可以结合一些史学教育视频,让学生更全面了解该诗的创作背景,并为杜甫所处困顿环境仍不忘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所感染;随后教师还可为学生提供一些杜甫的其他作品,如《春望》《秋兴八首》等感国忧民的诗篇,使学生对其古代爱国文人形象有更深刻的认知;并结合一些当代国家建设发展过程中无私奉献英雄人物纪录片等,强化爱国教育,能对学生优秀思想品质的养成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而这也正是国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三、活动创设,情境教学提高教育活力
情境教学模式是小学教学常用方法,学生好玩好动的个性能将情境教学模式的教学价值更有效发挥出来,使国学教育更容易深入人心。情境教学模式下教師要注意将活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相似的经历,使其在情境参与中更能结合生活认知对其进行分析和判断,以此提高学生对活动中蕴含文化内涵的更深刻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将教学活动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参与,而自己则作为活动的引导者,适时将国学教育内容渗透在活动中,让学生自我感知与反思,从而提升教育效果。
比如在《狐假虎威》成语故事中,教师就可据此创设一场角色扮演的教学情境。要先让学生对成语故事有一定的了解,主要讲的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名吓跑其他动物的故事,说明生活中存在一些没有本事却借助他人权势而洋洋得意的人;学生对此理解可能不够透彻,教师随后可结合故事出场动物进行角色划分,老虎、狐狸、小鸟、乌龟等,可以不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自己结合故事理解进行表演,往往会使学生情绪表现更加强烈,以此加深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还要和学生一起讨论生活中的狐假虎威,让学生反思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由此使学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提高自身能力并与人友好,而不能狐假虎威欺负他人,帮助学生据此树立更积极向上的思想认知,这也是国学教育渗透价值的有效发挥。
四、自主学习,课外积累增进教育广度
培养学生课外文化知识积累也是实现国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有效方法,从语文课外教学引导,为学生推荐更多蕴含国学教育内涵的课外读物,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优秀中华文化认知与知识积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是教学中的必然过程,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须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可将一些课文交给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间的相互交流,对课文生词意思加以理解,并明确课文中心思想,以此逐渐使学生具有自我理解分析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文化积累不再局限于课堂、教材,能够浏览更丰富的故事。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语文园地部分,将整本教材相关内容整合起来,从优秀国学文化内涵入手,比如《凿壁偷光》《闻鸡起舞》等教人惜时奋进、刻苦学习的各类成语故事。可让学生据此在课下自主收集、阅读一些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一边阅读一边记录,作为自己的作文素材,其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德理念,学生学习理解的过程,其实就是接受国学教育的过程,不断积累文化知识,也在感悟各种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在不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勤奋好学、积极探究的精神,更促进其全面、优秀思想品质的建设。
五、结语
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培养和思想指导功能,对其文化素养和知识素养的养成也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帮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中养成热爱学习、勤勉自立等各项优秀思想品质。所以,教师更须重视国学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指导,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魏学刚.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J].才智,2017(16).
[2]赵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
[3]王艺美.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
[4]杜艳蓉.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