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旅游文化的零翻译方法研究
2020-09-26李乐闫雅琼张琰
李乐 闫雅琼 张琰
内容摘要:颐和园是中国的皇家园林,面对众多的外国游客,译者需要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进行文化传播。零翻译作为翻译理论中的新生力量,越来越被认可并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颐和园旅游文化为切入点,以零翻译为指导方法探索颐和园旅游文化的外宣翻译策略,并对其以更好地宣传其文化底蕴。
关键词:零翻译 颐和园 旅游文化翻译
1.引言
在“一带一路”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旅游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旅游翻译在文化交流道路上的桥梁作用显得尤其重要。然而我国旅游翻译行业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缓慢,翻译作品质量参差不齊。因此,提高旅游翻译质量,对旅游文本翻译进行细致研究势在必行。旅游翻译属于呼唤功能文本(Newmark, Peter,2001),除传递源语信息外,还力图在一定程度上说服读者,因此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十分重要。“零翻译”(邱懋如,2001)自2001年提出以来,虽一直在争议质疑中发展,但被应用的领域却日益广泛。旅游翻译涉及到传播中国文化和吸引外国游客,适用于零翻译方法。
颐和园作为闻名中外的“皇家园林博物馆”,其园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处处可见,不论是针对国内游客的源语介绍还是针对外国游客的译语介绍,都是作为旅游文本翻译案例研究的良好素材。笔者在颐和园进行了实地考察,参考景点标识牌、手绘旅游地图、颐和园官方网站、及《新编英语北京导游》(刘爱服,2018)中关于颐和园的介绍,多方收集了颐和园旅游翻译文本近500条,整理分析后针对典型例子的零翻译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
2.零翻译与颐和园旅游文化翻译的应用
文化翻译是各国文化传播的桥梁,而零翻译恰恰可作为搭建桥梁的基石,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由归化和异化等传统翻译法造成的文化不对等问题。因此,随着零翻译概念的提出,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近年来旅游文化翻译研究也在逐步向其靠近。
2.1零翻译的定义及其发展
2001年,上海外国语大学邱懋如教授在《可译性及零翻译》一文中首次提出“零翻译”(Zero Translation)概念,即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出源语中的词语,这里包含两层意思:1)源文中的词语故意不译,即省略;2)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原文的词语,包括音译和移译。随后,刘明东(2002:30-31)将零翻译分为绝对零翻译(省译和移译)和相对零翻译(音译、音义兼译、补偿、象译、直译加注、归化等)。在此基础上,罗国青(2005:90-91)又提出了“窄式、 宽式”之分。之后“零翻译”概念进一步缩小,李丹,黄忠廉(2012)等众多学者提出“零翻译”不同于音译、省译、不译和形译。总结来看,零翻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阶段,即提出、二分和缩小。这一概念的提出维护了翻译活动的普遍可译性原则,为旅游翻译的研究提供了另一方法与途径。
2.2零翻译在颐和园旅游文化翻译中的分类应用
旅游资料中所蕴含的信息以文化为主,通常涉及源语文化的方方面面。在翻译时译者需尽可能保持源语文化事物的特点,同时最大程度地实现文化的完整传播。下面将以部分颐和园翻译文本为例简析零翻译方法的分类应用。
根据邱懋如(2001:26)为“零翻译”所下定义: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出源语中的词语,这种零翻译主要表现在音译(Transliteration)和移译(Transference)上。音译是指用目的语中与源语发音相同或近似的词语进行翻译,其本身并不具有该意义,如凤凰茶属于乌龙茶,将其音译为“Fenghuang(Phoenix)Olong Teas”;移译是指直接将源语中的词语移用到目的语中,在旅游翻译中又可分为单纯移译法和复杂移译法。单纯移译法指在译语中原封不动地保留源语形式或转写成拼音,如:昆明湖“Kunming Lake”、宜芸馆“Yiyun Hall”;复杂移译法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注释或补充说明,如澄鲜堂“Chengxian Tang (Hall of Clearness and Freshness)”、“织染局Zhiran Ju(Weaving and Dyeing Buraeu)。”
如上文所述,零翻译已经在旅游翻译中被广泛使用,并多以音意兼译、音译加注、以及补偿翻译的方式呈现。
2.2.1音意兼译
指模拟源词中部分读音和传达愿意的(部分)意义相结合。专有名词常用拼音名加上其通名来翻译,如:“宝云阁(铜亭)(Baoyun Bronze Pavilion)”;“庆善堂(Qingshan Hall)”;“五圣祠 (Wusheng Temple)”。音意兼译是旅游翻译在处理地名及建筑名时的常用方法,它的优点是简洁、直接,有利于弥补景点标识牌空间大小限制带来的不便,并且能避免复杂的翻译处理,保持源文的韵味。但是由于源语词语目的语词的不对等,在使用该方法时会导致一定程度的文化缺失,例如在翻译“庙宇”、“祠堂”、“寺院”等词语时,译者将其都翻译为“temple”,这样会给外国游客造成误解与困扰,使其接收不到丰富的文化内涵,造成文化缺失。
2.2.2音译加注
音译加注指弥补可能出现的源语意义在目的语中的缺失,即弥补由音意兼译带来的文化缺失。常见的格式为“源语+(目的语)”。在旅游翻译中常见于专有地名及建筑名的翻译,如“延赏斋”译为“Yanshang Zhai (Hall of Ample Good View)”;“蚕神庙”译为“Canshen Miao(Temple of the Goddess of Silkworm)”;“水村居”译为“Shuicun Ju(Waterfront Village)”。这样处理不仅保留了景点名称的原汁原味,也可以让外国游客通过注释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景点中独有的中国文化。缺陷是处理方式及其文字呈现较为复杂,不便于游客记忆。
2.2.3补偿翻译
补偿翻译指将源语词汇音译为目的语词汇时兼顾其含义,以补偿其语意损失。颐和园中存在许多与藏传佛教相关的建筑和习俗,常常包含由蒙、藏语等少数民族语言音译而来的词汇,若再将其直接音译为英语,往往会使外国游客难解其意,因此补偿翻译就显得必要且迫切,最为典型的例子如“颐和园”译为“The Summer Palace”而不是“Yihe Palace”。“故宫(紫禁城)”译为“The Forbidden City”而不是“The Old Palace”。游客们在接受到由补偿翻译而来的景区名称时,会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与理解。
在此研究基础上,刘明东(2002:30)对零翻译方法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化分,进一步列出了八种实现零翻译的手段,且经整理分析发现,这八种方法在颐和园旅游翻译中均有体现,除上述三种常见方法之外,其他方法如下表1所示:
除上述已舉例的文本翻译外,其他相关文本的零翻译应用已在文末附表。
3.零翻译应用的优势及改进意见
颐和园作为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除秀美的风光景色外,还因其蕴含深厚的园林、历史、宗教文化而被外国游客所青睐。零翻译的应用力求原汁原味地传播颐和文化,但由于目前对于颐和园景点英译的研究屈指可数,套用、滥用零翻译法的现象也十分常见,因此当务之急是研究如何合理利用零翻译法传播颐和园旅游文化。
3.1零翻译方法的优势
颐和园中景点的命名方式大致有三种:第一种为根据景物外形命名,如“十七孔桥(Seventeen-arch bridge)”、“长廊(Long Corridor)”,这类景点名称在翻译时通常采用零翻译法中的“象译”处理,形象直观地描绘出景物外形;第二种为据文言文释义命名,如“宜芸馆”,古书中记载“芸”是一种香草,可以防书中蛀虫,“宜芸馆”原是藏书之处,后才作为隆裕皇后寝宫,因此得名。在翻译时由于其含义多样,采用其它翻译方法均不够简便明了,因而采用零翻译中的音意兼译法将其译为“Yiyun Hall”较为妥当;第三种为据景点方位命名,如“东宫门(East Place Gate)”、“南湖岛(South Lake Island)”、“北如意门(North Rico Gate)”,翻译时无需进行复杂的处理,逐字逐句对应便可达到翻译效果。
颐和园内景点最突出的特点是变化多样,释义丰富,采用零翻译方法可以把景物名称的表面含义和深层内涵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误解,从而达到吸引外国游客,传播旅游文化的目的。
3.2零翻译方法的错误应用及解决方案
零翻译在颐和园旅游翻译的应用范围较广,但由于翻译人员的专业性不一,翻译水平不均衡,仍然存在许多零翻译方法的误解和错误应用。较为常见的有“拼音翻译”、“机械对译”、和“不对等翻译”,下面笔者将逐一例证解释并给出解决方案。
3.2.1拼音翻译
单纯的拼音翻译并不属于零翻译,零翻译是“没有翻译”,而非“不翻译”,即零翻译是对源语的原形转移(李丹,2019)。在颐和园旅游翻译中也存在不少景点名称直接翻译为汉语拼音,这样并不符合零翻译的初衷,如“亭廊”直接译为“Tinglang”,这样翻译会使游客认为“亭廊”是不可译的,而事实上对于颐和园中存在的如“亭”、“楼”、“阁”、“廊”、“台”等包含园林文化特色的建筑名称,其实是可译的。比如“亭”、“阁”可译为“pavilion”,“殿”、“堂”可译为“Hall”,当然由于中英文化负载词不对等的问题,简单的翻译并不能完全满足翻译需求,因此可采用音译兼译的方式,如“XX亭”可译为“XX pavilion”,更进一步还可采用音译加注的方式,即保留景点名称内涵的释义,如“水村居”临水而建,可译为“Shuicun Ju(Waterfront Village)。”在音译的基础上补充对水村居的解释,当然译者在处理“居”时将其译为“village”,其实与“居”并不完全对等,因为这里的“居”仅仅指“a group of structure”,而“village”指“a small town”,因此该翻译是否会引起游客误会,以及是否会影响文化的传播效果还有待商榷。
3.2.2机械对译
不成熟的译者常会被母语的惯性思维影响,因而在颐和园的旅游翻译中,完全拘泥于原文字面的翻译现象也时而可见,在这里称之为“机械对译”。这种现象大多出现在景点标识牌上,比如颐和园万寿山上一处警示牌写道“ 山崖危险,注意安全”,译者没有使用合适的翻译方法,而是直接死译为“Cliff Danger, Attention Security”,这种字对字的机械翻译,不仅没有传达出源语所表达的含义,还会给游客带来困惑,因为在其文化中并无此说法。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采用零翻译中的省译法,如:“Caution!Cliff!”,这样既可以达到提醒游客的目的,又符合警示牌上标语简洁明了的原则,可以很好地解决机械对弈造成的不合理问题。又如颐和园中“秋水亭”被译为“Pavilion of Autumn Water”,译者在翻译时忽略的“秋水亭”的来源与用途,实际上,“秋水亭”亭名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脍炙人口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指在秋水亭观落霞,欣赏水天一色的高阔与豁达。笔者认为可以采用零翻译中用于解释意义的补偿性翻译来解决,即将其翻译为“Pavilion of Appreciating the Autumn”,如此便可达到解释景点建筑用途的目的。
3.3.3不对等翻译
“不对等翻译”指译者在翻译同一个景点名称或与景点相关的历史文化事件时,不使用一致的词汇,从而给游客造成理解困难甚至误解。
颐和园中介绍文昌阁的景点标识牌上写道:“文昌阁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年间改建成现在的规模,主阁两层,内供……”译文: “The Wenchang Tower was first built in 1750 and rebuilt under the Emperor Guangxu after the Anglo- French Allied Forces burned it down in 1860,……were placed in the two- storey pavilion.”在翻译“文昌阁”时,译者同时使用了“tower”和“pavilion”两个翻译,并且出现在同一标识牌中,这样很容易使得外国游客误以为所指的是两个不同的景点,进而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另外,将“阁”译为“tower”其实不符合该建筑的构造特点,在《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中,“Tower”意为“a tall narrow building, either free standing or forming part of a building such as a church or castle”,可见它通常指高且细长的建筑物的塔形部分,往往圆柱或支撑顶部,比如“埃菲尔铁塔(Eiffel Tower)”,但是文昌阁属于城关式建筑,它的底部有城墙砌成,坚实又牢固,与前者大不相同,所以“pavilion”更适合作为中国式“亭台楼阁”的翻译。另外一点,译者在翻译文昌阁的建造时间的时候,“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仅仅被翻译为“was first built in 1750”,并没有提到“乾隆十五年”,但后来在翻译“光绪年间改建”的时候,却译为“rebuilt under the Emperor Gunagxu”,使得游客不能很好地了解到光绪年间的具体年份,甚至引起误解。因此译者在处理有关于时间朝代的译本时,一定要做到细致准确且一一对应,这样游客不仅能了解到建筑物的历史背景,也能对中国的历史朝代有一定认识。因此避免类似上述的不对等翻译是颐和园旅游翻译者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
零翻译之所以能在颐和园旅游文本翻译中得到较多应用,主要是因为颐和园中的宗教文化与园林建筑文化的描述语言往往用词华丽封丰富,译者需兼顾游客接受度与文化传播度。此外,零翻译方法也一直在争议中发展,为使外国游客充分领略到本民族文化的魅力,如何合理地利用零翻译,使得文化传播效果最大化,仍然值得每一个译者去探索。
参考文献
[1]Newmark,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于怀瑾.楚王刘英与中国早期佛教[J].世界宗教文化,2019(05):162-168.)
[3]李丹.零翻译可安身于移译——兼与彭利元教授商榷[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42(05):120-127.
[4]陈伟佳.“零翻译”视角下地理标志产品凤凰单丛茶叶名的外宣翻译[J].福建茶叶,2018,40(12):312.
[5]彭利元.零翻譯非翻译——兼与译界同仁商榷[J].中国翻译,2017,38(05):86-91.
[6]占芳芳.中文旅游资料英译:文化缺失及补偿措施[D].浙江工商大学,2013.
[7]郑云菲,孟庆升.从《颐和园》英译文看“改写”策略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的价值[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S4):189-190.
[8]罗国青,王维倩.零翻译与不可译——零翻译本质辨[J].外国语文,2011,27(01):116-120.
[9]李浩,赵丽娜,尹霏.颐和园景点英译问题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15):170-171.
[10]戈思齐.少数民族文物翻译中的补偿问题[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02):134-138.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编号:S201910022085)阶段性成果。
(作者介绍:李乐,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闫雅琼,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张琰,通讯作者,文学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