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鲁西南渔鼓的社会价值
2020-09-26杨瑞萍
内容摘要:我国的戏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集文学、音樂、舞蹈于一体的艺术形式,流传于鲁西南地区的渔鼓是一种古老的曲艺形式。新时期,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音乐体裁的多元化发展,也使观众的欣赏视域愈加开阔,这给本就式微的鲁西南渔鼓,带来了新的生存危机。观众群体的流失是地方小戏演出市场日益萎缩。想要改变这种窘迫的现状,就要挖掘渔鼓的文化价值以及由此带来的商业价值,为渔鼓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价值 文化 民俗 教化
从渔鼓的发源流变的研究发现,民间曲艺在源之初的社会价值主要是宗教宣传功能;后经传播,演出内容扩展流变,成为具有生存功能、教化功能、娱乐功能的曲艺剧种;在新时期,渔鼓文化的社会功能是文化娱乐为主,生存教化为辅。深入挖掘鲁西南渔鼓的文化内涵和商业价值,为其适应社会发展,实现它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对探索渔鼓的传承和发展途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宣传伦理道德
渔鼓文化扎根民间,从早期的宣传宗教教义到民间百姓讨生活的工具,再到新时期以精神娱乐为主的功能转变,渔鼓的伦理教化功能始终是其创作演出的主要内容。鲁西南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渔鼓文化与民间文化结合创作出许多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涉及君臣关系、邻里关系、妻贤子孝、尊老爱幼等方面,在文化知识匮乏的时期,渔鼓唱词的传唱起到了文化普及的作用。渔鼓初为道士传教的工具,但其内容不仅仅是宣传道教教义,已具备宣传伦理道德的功能,在以宣扬宗教文化为题材的作品中《湘子出家》最为经典,其中有段唱词:“常哇言说哎···常言说是狗也沾草之恩,马也有提缰之礼,乌鸦儿也有那十八日的恩情,俺是养侄儿倒不如空中之鸟,我竹篮打水呀哈俺是一呀场空。”在这段唱词中用狗知沾草之恩,马知提缰之礼,乌鸦儿也懂十八日的恩情来劝诫民众生活中要心怀感恩之情。后渔鼓传入民间成为满足生存需求的谋生手段之后,为了吸引民众,开始将创作题材转向君臣关系、邻里关系、妻贤子孝、尊老爱幼等内容。在《二燕比古》中一段唱词是“君为臣纲臣报主,那个父为子纲报爹娘,夫为妻纲妻贤惠。讲罢那个三纲论五常,君正臣忠称盛世,遇贵人交如信仰,夫妻有顺多和美,自古父母情义长。”(菏泽地区渔鼓艺人赵明新先生演唱,陈萌记词)借用两只鸟儿的对话,将三纲五常进行了普及型的宣传,极富有娱乐性,又兼具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使听众在精神愉悦的同时,受到伦理道德的教育。
二.宣扬传统文化
鲁西南是孔孟文化、运河文化、黄河流域文化三种文化的交汇地,独特的地缘优势赋予了渔鼓艺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地方民族剧种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下,经过生活在这一个地域环境内的各民族群众不断创造和积累而形成的。”济宁地区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这地区民间流传着许多孔孟的故事,渔鼓艺人以此为素材创作出不少的渔鼓作品,如《孔子拜师》、《孔子试徒》、《断机教子》、《曾子示信》等作品。“孔夫子想起玩童话,顿然醒悟心头明。急急忙忙把车来下,对着项囊把老师称。你智高一筹当为师,俺仲尼给你把礼行。一声老师一番礼,一代先哲著高风。”(济宁地区渔鼓传承人刘炳金先生演唱,王静记词)上述是《孔子拜师》的一段唱词,根据孔子拜七岁的项橐为师的故事创作而成,将一代先哲尊师的形象塑造的生动有趣,使听众在娱乐中体味尊师重教的传统文化。《水浒传》中武松发配孟州时的形象,唱词是如下演绎的:“大个子身高一丈二,双肩抱拢粗胳膊,一对虎目精神珠,两鬓角鼓着太阳穴,头挽发髻牛心样,跟压寨的天神差不多。红裤子,红褂子浑身上下红火火,手中里捧着一个霸王扣,脖子里有一挂枷锁七斤多,脚底下趟着一副镣,稀溜哗啦朝前挪。”(菏泽单县渔鼓艺人赵明新先生演唱,杨瑞萍记词)唱词将武松侠客的形象塑造的入目三分,加上艺人声情并茂的表演,让听众可以切身感受到武松身上刑具的压迫感。渔鼓唱词编创文字平实,语句通俗易懂,用方言说唱琅琅上口,具有通俗性、群众性、趣味性、简朴性等风格特点,易被群众理解、接受和传播。鲁西南地区发达的水路系统将全国各地的历史文化汇总于此,该地区渔鼓拥有相当数量的传统数目,如:《越王勾践》《双彪记》、《花木兰》、《杨家将》、《隋唐演义》、《薛仁贵征东》、《包公案》、《大红袍》、《岳家将》、《水浒传》等作品。这些作品内容包含丰富的传统文化精髓,加上曲艺文化易于传播的特点,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宣扬。
三.研究民俗民风
渔鼓文化在鲁西南地区的生存、发展和传承与当地的民俗文化有直接的关系。“民俗即民间风俗,它是由一个地区的人民在长时间的生产劳作、文化沉淀所形成的具有地域性、民间性和习惯。”渔鼓艺术是集技艺技巧、音乐节奏和肢体动作于一体的曲艺形式,其能从古代走到今天,证明它的群众基础是相当广泛的。目前在鲁西南地区现存的渔鼓形式有:枣庄的古邵渔鼓;济宁渔鼓;济宁的金乡渔鼓;菏泽的单县渔鼓等,这些渔鼓虽同属鲁西南地区,但因其地理位置,民风民俗的差异,其演出形式也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一是渔鼓的击打节奏的不同,枣庄地区的古邵渔鼓节奏相对简单、固定;济宁地区的金乡渔鼓节奏明朗爽快,富于变化;菏泽地区的单县渔鼓节奏敲击力度大,鼓板结合协调讲究。二是渔鼓的唱腔风格不同,古邵渔鼓唱腔平整;济宁渔鼓唱腔雅致;单县渔鼓唱腔铿锵。渔鼓是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形式,旧时艺人为了生存走街串巷的表演,在此过程中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到当地,促进了流传地区的民风建设。进入新时代,渔鼓传承由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转向以休闲娱乐为主的精神消费模式,在音乐形态多元化的今天,渔鼓文化依靠着庙会、节日、典礼等传统民俗活动才得以传承,因此鲁西南渔鼓对于深入了解研究鲁西南民俗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成为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精神文明发展的关键内容。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可以让农村社会更加稳定,对农村的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的素质提升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农村,传统戏曲、曲艺等音乐文化形式曾是文化知识传播的重要工具,以娱乐的方式参与农村的文化建设。在鲁西南地区,渔鼓文化经过时代更迭,世事变迁,不断地传承发展成为带有当地的乡土特色的艺术形式,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根植于鲁西南地区的农村,承载着当地人的审美品位,是当地民俗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渔鼓作为民间艺人讨生活的谋生手段开始逐步退出人们的视野,尤其是新时期,信息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音乐体裁呈现多元化趋势,人们可选择的音乐种类众多,在双重因素的冲击下,渔鼓文化的生存空间日渐萎缩,消亡态势渐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文化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结合当前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渔鼓文化遇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渔鼓在鲁西南地区传播了三百多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具备演出形式单一,演出时间和地点不受限制的优势,另外它的剧目内容积极健康,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地内容相契合。因此将渔鼓文化融入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以传统音乐文化促精神文明发展,精神文明提升助力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兼以促进渔鼓文化的活态传承。
参考文献
[1]王静.济宁渔鼓坠子的现状及其发展与创新的可行性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5.(21)
[2]郭思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剧种的生存发展[J]民族艺术研究,2008(1):15-23.
[3]李梦琦。韩城锣鼓在民俗环境中的生存与转型研究[D].陕西:西安音乐学院,2018.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山东渔鼓音乐研究”,编号18YJA760025;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鲁西南渔鼓文化研究”编号J16YH10;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渔鼓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编号17CCYJ34。
(作者介绍:杨瑞萍,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及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