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诗词教学的路径

2020-09-26孟莉

文学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诗词教学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孟莉

内容摘要: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应该进入到学校的课堂教育中。虽然专门开设一门课程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思考与准备,但是将传统文化的教学加入到语文教学的课堂中可以在结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更加自然、深入的教授。并且在這样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思想水平。让语文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为学生们带来新的知识与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花费更多的心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完善与改进,结合社会发展与时代特点才会形成一个更适合现代学生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 诗词教学

语文课堂中的古诗词本就蕴含着古代的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衍生出了一种文化的典型形态,体现着不同朝代与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也反映着人民的生活状态。选用古诗词来为学生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最佳的选择。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大篇的诗文,不仅无法起到教学效果,还会让学生对于学习产生倦怠的感觉。教师自身也应该熟读教材,自身也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只有自己对于传统文化也充满着热爱与求知欲的时候,才能够更好的教导学生。

一.营造诗词意境,增强学生感受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课堂教育要求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在教授古诗词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方法。相比起更加现代化的现代诗文,课本中的古诗词用语比较陌生,尤其是词的规律更加难以把握,对于学生来说过于困难的学习过程很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个时候,选择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合适的教学情境,有益于学生沉浸感受,先体会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进而去学习诗词,会提升教学的效果。而在营造意境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展示传承传统文化的良好机会。

例如,在必修二的《诗经》中的《氓》中,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熟读课文,对课文中的生僻字以及通假字都进行熟悉,但是可以先不对诗中的每一句进行分析。而是先为学生讲述这首诗中所讲述的故事,并且为学生们讲述这首诗所想要表达与传递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制作一段简单的视频,选用音乐与简单的人物剪影来展示整个过程,让学生自行感受诗中一直贯穿的悲伤与无奈。让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创造一幅图画,选择在自己心中在整个视频以及诗中印象最深或者感受最深的场景,选用自己的笔触画出来。这正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诗与画的结合,学生在学习课文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所创造的意境不仅让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有了更多的了解,还亲身进行了古代文化中的一些表达形式比如诗画结合,通过这种多元化的教学过程,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会自然的学习到传统文化。

二.丰富诗词背景,增加综合素养

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述古诗词时,除了诗词本身的含义与知识内容之外,可以为学生们丰富整首诗词的背景,讲述诗词所著的朝代背景,时代纪事,以及诗词中涉及到的人物的故事与背景。在对诗词了解更多的背景下,学生们对于诗词会有更多的全面的了解,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而在这个丰富背景的过程中,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会自然的加入到课堂中。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例如,在讲述必修五的“滕王阁序”时,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们介绍这篇文章的作者王勃,以及王勃作下这篇文章的背景:高宗时期,阎某重新修复了滕王阁,选择在重九日在滕王阁宴请朋友,而王勃南下路过滕王阁看到此景,心中有所感念进而做了这一篇文章。我国的长久的历史与诗词的发展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对历史进行了解同样也是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认知,在对于历史有了更加充足充分的了解之后,不仅有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文化体系,为日后文化学习与诗词学习打下基础,还会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的传承文化。如果教师只注重课文中的诗词本身,而忽略了其中涉及到的历史背景的话,学生会在日后的学习中受到阻碍。知识的学习不应该是单一的过程,而是应该结合在一起,形成文化之间的彼此联系,对于传统文化的记忆才会更加深刻,不容易忘记。并且只有在对于人物背景以及事件背景、朝代故事进行了解之后,学生才能够更加真切的感受到诗词中的人物所表达的苦闷或者是壮志豪情。

三.选用合适诗词,讲述传统元素

古诗词作为反映古代人民生活的一个产物,其中也记载着无数的优秀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选择风格强烈的古诗词来为学生进行教学,在涉及到其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时,自然的为学生进行介绍,与普及,让学生在古诗词中对于一些传统文化中的元素进行了解。不同时代的诗词风格和选用事物都是有规律和特点的,学生在阅读与收集更多之后自然就会了解这些内容。在把握到规律之后学习会更加的顺畅。

例如,教师可以专门为学生设置一堂关于诗词中表述传统文化的词语或者是常用事物的课堂,例如古人在诗词中常用“黄花”、“登高”“茱萸”等词语表述重阳节,学生进行了解之后会更容易在其他的诗词中体会到相关的含义。教师也应该要求学生自己建立一个笔记本,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自动的记下一些典型的词语与它的含义。当学生进行分类收集与整理之后,对于每一个古代文化中典型的节日或者是事物都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合集。这样的整理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发现诗词中的规律,还会对于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对于学生的文化传承也会有所帮助。诗词中的典型事物是经过无数诗人们挑拣留存下来的,每一样都有着自身的背后的意义与故事,并不是在作诗时随意的选择,这些留存下来的事物也可以被学生所学习所利用。

四.播放相关视频,进行课下阅读

课上时间有限,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的知识内容也是有限的,所以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自行进行课下的阅读与学习,当学生主动的行动起来时,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知识学习,还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同样有利,教师可以定期检查学生们在课下对于诗词的阅读量,也可以让学生定期的上交阅读笔记,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审核。

例如,在讲解《赤壁赋》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文讲解开始之前先为学生们放映一些关于赤壁的图片,或者是一些三国时期的纪录片以及一些嚴谨的影视作品,让学生对于赤壁以及赤壁发生的典型历史故事建立了解。我国的历史中发生过许多的故事,每一个故事为后人留下的都是不同的感受或者智慧,而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同时学习这些历史故事,可以让学生从这些典型的故事中获取一些思考,从古人的做法中获得一些启迪,这也是传统文化不断传承的意义之一。除去与课文相关的视频之外,教师也应该定时的为学生们播放一些正规的文学节目,例如“古诗词大会”等等,为学生播放视频不仅可以缓解高中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下过于疲惫的身心,还可以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为学生传播知识,继承传统文化,而比赛中同龄人的知识储备也会让学生有所感悟,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动力。

五.展示诗词之美,提升学生兴趣

想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古诗词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需要教师使用适当的办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需要教师有意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当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兴趣的时候,在学习的时候自然也会更加用心,在教师讲课的时候也会更加的集中,而古诗词的韵律之美以及表述方式,同样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例如,教师在讲授《孔雀东南飞》一文的时候,可以着重的让学生感受一下诗文中的押韵,以及各种韵律的使用,以及在诗文中对于女主的外貌的描写例如“指若削葱根”等,感受诗文中的一些特有的描写方法,让学生背诵一些好的句子,也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去模仿使用。除了诗词本身所使用的特别的韵律等,诗词背后所传达的古人的坚韧品质与洒脱气质也同样是学生应该所感受与学习的一部分。深入的挖掘诗词中蕴含的爱国思想、建功立业、寄情山水等思想,对于学生的思想建设也会十分有利。虽然学生从开始入学就已经不断的接触诗词,难度也在逐渐的增加,但是如若学生没有感受到诗词中的美感所在,为学生介绍再多的知识学生也无法进入到深度的学习中,而其中的传统文化也就无法被学生所完整的接受与传承。

作为民族的精神食粮与民族文化的重要支柱,历史文化需要不断的传承与发扬,在这个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甄别,除去其糟粕的部分,将优秀的部分留下并且融入课堂,由学生所学习,是教师的工作同样也是一个必须的过程,而如若刻意的将传统文化带入课堂,这个过于生硬的方法不容易被学生所接纳,古诗词的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传统文化的气息,也渗透着传统文化的影响。而教师在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古诗词教学的课堂的过程中,应该着重于思想感情的融入,同时古诗词的表现手法等同样也是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所以选择古诗词作为载体来传承文化是十分适宜的。

参考文献

[1]蒋莉莉.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08):77-78.

[2]唐志坚.文化自信视角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观察,2019,8(42):14-15.

[3]刘德斌.基于新高考的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大数据精准教学[J].名师在线,2019(36):6-7.

[4]陈世鹏.在“言有尽”的理解中品味“意之无穷”——对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的几点思考[J].华夏教师,2019(35):41-42.

[5]张宏妍.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学周刊,2019(33):81.

(作者单位: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中学)

猜你喜欢

诗词教学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中职语文诗词教学之我见
诗词教学:共构言语与精神的春天
以趣入境走进诗意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