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中国瓷业史略

2020-09-26邱春林

陶瓷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瓷业景德镇陶瓷

邱春林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北京市,100000)

瓷业在我国有极广泛的分布,几乎每个省份都有冶陶、制瓷。陶瓷也是我国近代对外输出最大宗货品之一,通过九江港输出景德镇陶瓷,通过广州港输出广彩瓷,通过汕头和厦门港输出福建德化、漳州陶瓷。出口目的地以港澳、南洋诸国为主,也有欧美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门户洞开,政治腐败,独立主权丧失,造成我国本土手工业节节败退。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获得更多济特权,大肆向中国倾销洋瓷,尽管中国本土美术瓷在质量和花色上要优于洋瓷,但还是从日用瓷市场上败下阵来。中国日用瓷器的生产遭东洋瓷的打压尤甚,“濑户窑厂所制青花小碗,均仿中国器式,近年专运北方奉天直隶等省,销场极大,故景镇瓷利为其所夺。”“凡京、津、沪、汉以及各商埠,无不为东洋瓷之尾闾。”①

德、英两国在19 世纪中期最先进行陶瓷技术革新,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产能大增,生产规模扩张迅速,成本低廉,日用瓷的标准化程度高,花色亦数不胜数。欧洲陶瓷以骨质瓷为主,白度上较中国白瓷要高,但属于中、低温,造型和烧成的成本低,严格讲工艺水平不如中国本土白瓷,他们靠的是表面的美观和廉价。日本陶瓷在近代努力学习中国传统制瓷工艺,并在造型和图案设计上针对欧洲市场,很快日本陶瓷就在日用瓷方面赢得了欧美人士的喜爱,也填补了中国日用瓷仍停留于生产粗瓷阶段而留下的市场空白。清末民初,中日两国陶瓷在美国这个陶瓷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展开市场竞争,结果中国瓷器仅景德镇的彩绘美术瓷尚能有些受众,日用白瓷几乎全无销路。②

表1 1912-1927年陶瓷进出口情况

清末,中国每年进口外国列强生产的工业化陶瓷值在70 至150 万海关两左右,其中日本瓷器占半数以上,其余为德、英两国瓷器。“洋瓷”来袭的势头如此迅猛,在近代对中国本土陶瓷形成后来居上之势,每年陶瓷输入值都要超过出口额数百万海关两之多。

列表所示,中国在1912-1927年这十五年间对外输出陶瓷出现巨大逆差,即进口大于出口。即使在出口峰值最大的1920年,外国陶瓷进口量也有二百余万海关两的逆差。进口外国陶瓷的峰值出现在1924年,最大入超值出现在1922年,居然达到7061966 海关两。在民国期间,单单陶瓷这一块,每年白银以数百万海关两的速度在流失。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中国陶瓷在近代是严重地衰落了。

民国之前,我国的陶瓷生产沿用旧工艺,殊少进步,甚至因为国力衰微而出现工艺上的退步,生产力不如往昔。本国民众也因为经济困难只能消费价格低廉的粗陶、粗瓷,凡精工细作的陶瓷几乎都是陈设功能大于实用功能的美术瓷。所以导致“除黄黑粗砂货无甚竞争外,细货陶器之销路,则为欧、美及日货所侵夺,故销数频年递减。”③光绪以后,有识之维新派人士和实业家奋起阻截,他们效仿西法,从日本引进先进的陶瓷成型和烧造设备,延聘外国技师,建立近代瓷业公司,企图力挽中国陶瓷事业之颓势。湖南醴陵、江西景德镇、鄱阳、四川重庆、成都、河北唐山、山东淄博、北平、辽宁等地先后建立起了半手工、半机器生产的陶瓷工场。

1902年,江西巡抚柯逢时向清政府奏请,建议“官方筹银十万两,余由该道自行集股”,在景德镇设立新式窑厂。湖北候补道孙廷林随即奉朝廷之命总揽景德镇瓷业公司事务,厂址就设在景德镇珠山北麓御窑厂内。正如它的选址所表明的那样,该公司从一开始就有官窑的意味,它延续了官手工业的管理方式,在工艺流程上也沿袭旧制,所造器皿的配方、造型、图案和纹饰等等都与光绪官窑十分接近。尽管1907年两江总督端方奏请,把新式窑厂改成官商合办,但该公司仍旧没能彻底摆脱“官办”属性。

1910年,由张季直、袁秋舫和瑞君华等社会名流集资认股,官方由冀、鄂、苏、皖、赣五省协筹,清政府正式对江西瓷业公司进行改组,吸收商业资本40万两白银(实际到账20 万两),将官办改为官商合办,厂址从御窑厂迁出至今天的建国瓷厂内,分厂设在鄱阳县,聘用祁门贡生康特璋负责总理瓷业公司业务。改组后的江西瓷业公司聘请自日本学成归国的张浩担任技师,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制瓷工具、机器和生产技术,如脚踏辘轳车、手摇碎釉机、石膏模型铸坯、雾吹起施釉等等。公司采用各种类型的隧道窑,燃料由柴草该为煤炭,窑温提升快,前后温差小,保证窑内瓷器受热均匀。在练泥、配釉、成型、修坯、施釉等工艺环节提高了工业化程度,保证了产品在厚度、白度、完整度上的整齐划一,提高了成品率,降低了成本,也增强了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该公司生产的电用瓷代表当时的先进科技成果之一,曾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交通馆中展出。在江西瓷业公司影响下,一批新式陶瓷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江西桐华公司、江西改良瓷业公司、江西义成公司、萍乡瓷业公司、竹里瓷社、江西华珍画室等先后诞生。

在没有官窑体制束缚后,原景德镇御窑厂的画师和地方瓷绘名家们成为陶瓷彩绘的主力,受清末民初“美术革命”思潮的推动,瓷工们取法历朝历代文人画,尤其是常常借鉴清末“扬州八怪”和“海上画派”的艺术风格,引画入瓷,在彩绘内容上出现了都市庭院、山村小景、旗帜标语、洋房、自行车、小火轮、时装人物等新生事物,使陶瓷装饰彩绘摆脱了历代帝王趣味的束缚,既贴近民众生活,也贴近文学艺术。

近代景德镇美术瓷依然保持着很高的技术和艺术水准,在国际博览会上仍然能够代表中国最高制瓷水平。事实上,近代景德镇陶瓷深受藏家欢迎的“仿古瓷”的生产起到了技艺传承的重要作用。1915年,浮梁县知事陈安授意吴霭生、王琦等组织成立了瓷业“美术研究社”,实业家吴霭生任社长,瓷绘名家王琦、汪晓棠任副社长。“美术研究社”会员专注于将陶瓷装饰“美术化”,既重视向美术学习,又追求彩绘语言和工艺的个性化。他们创作出的样品毫无保留地向社会作公开展示,许多窑户争相仿制,如此一来有力推动了民国初年景德镇陶瓷装饰风格的现代化。1926年,“美术研究社”社员从 200人扩充到 300 余人。但由于吴霭生家资耗尽,研究费用拮据,加上北洋军阀败兵过境,将“美术研究社”所存陶瓷精品洗劫一空。于是,开办十年之久的“美术研究社”就此匆匆终结了。1928年,部分“美术研究社”成员在景德镇珠山发起成立“月圆会”,后人称之为“珠山八友”。以“月圆会”为代表的十余位瓷画家创新出“新粉彩”这一瓷绘品种,完成了对清末浅降彩工艺和风格的革新。

民初,尽管有多家新式陶瓷工厂在景德镇建立,又有“美术研究社”、“月圆会”这类锐意革新的社团的出现,但民国时期景德镇瓷业主体依然是传统的窑户。他们保持着传统瓷业的细致分工,且每行都各守门户,维护旧习俗,这既是景德镇的优势,也是它的劣势。在传统制瓷人才储备方面,景德镇有着极大的优势,这是它能够始终具有强大产能的原因。近代景德镇瓷业仍占据国内陶瓷的半壁江山,其他瓷区难与之相颉颃。史载:“景镇全场约三十里,广三四里,瓷器制造场及瓷行店充满全市。昌江近镇数里之江岸,均为运瓷船所占满。……闭窑时间,镇民约十余万;开窑时间,镇民约三十万,直接间接无不与瓷业有关系者。”④景德镇常住镇民约10 万人,忙时参与到陶瓷彩泥、制坯、制釉、拉坯、利坯、上釉、彩绘、烧窑、包装、运输以及其他杂工人数可达30 万,这多出来的20 万人多为附近区县如乐平、浮梁、鄱阳、都昌、高安和安徽祁门等地的农民。他们既是农民,也是小手工业者,很容易作为流动人口及时补充到景德镇瓷业生产中。由于陶瓷生产的文化生态在近代没有太大变化,行会组织势力很大,相互钳制,这就为景德镇瓷业实现工业化设下了一大障碍。据统计,1921年景德镇有瓷窑150 座,坯户1700 余户。1928年景德镇有坯户1451 户,雇工22029人,平均每户才15.2人,每窑平均40人左右,这几乎就是传统窑业作坊的大小,说明在近代瓷业新厂初兴的景德镇,居主流的依旧是传统手工业的生产组织模式。

清末醴陵制瓷工艺落后,瓷土淘洗不净,釉料配方不佳,瓷器质地粗糙,颜色暗黑。这种土瓷只能销售给当地百姓,在工艺质量上不具备与景瓷和洋瓷竞争的实力。因此醴陵瓷业十分萧条,窑户普遍陷入经营困境中。1905年,实业家熊希龄考察醴陵瓷业后,上书给湘省巡抚端方,提出振新湖南瓷业的一整套设想。随后,他发起创办了湖南官立瓷业学堂,自任学堂监督,开我国近代陶瓷工业教育的先河。

湖南官立瓷业学堂聘请了多位日籍教师来到醴陵任教,同时也从景德镇请来了技工担任指导。1906年初开始招收学员,就近在“各窑户中挑娴熟工作者数十人”招为速成班学员,一班30人。教授课程为选土、制釉、烧窑等实用工艺,半年即毕业。另外招收艺徒科学员三个班,每班30人,分为模型、辘轳、陶画。这三个班是仿效西学制度开办,目标是培养懂得最新制瓷工艺和绘画艺术的新式瓷业工人。学堂为艺徒特设实习工场,制瓷设备大部分从日本引进。日本人安田乙吉任总教习,掌管所有日籍教师教学事务。日籍教师中的大凡谷里吉教授陶画,马场梅吉教授辘轳及原料实验,川木音吉教授制瓷模型,河原小太郎教授窑务。这样一来,从选土、炼泥、配釉、造型、彩绘到烧成,每道制瓷工序都由日本技师来负责传授。总教习安田乙吉还为湖南瓷业学堂编撰“制陶法”讲义6 本,共27 万余字,内容涵盖制瓷原料的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能;坯釉配方与制备;成型、烧成、彩绘、烤花工艺及颜料制造。学生们实习所生产出的瓷器以餐具、茶具、瓷塑等小器件为主,风格大多也都是仿东洋瓷。1910年,该学堂改名为湖南瓷业艺徒学堂。1915年又改为湖南省立乙等窑业学校,学校附设一个窑业实验所。

在创办瓷业学堂的次年(1906年),熊希龄等在醴陵开办了湖南瓷业公司。1907年,该公司发明了五种高火性釉下颜料,并成功烧制出釉下五彩瓷器。历史上醴陵瓷釉色单一,瓷业公司使用红、绿、蓝、黄、黑五种原色料调配出丰富多彩的陶瓷绘画色料,采用双勾汾水法,可对花鸟进行写真描绘。烧成后的瓷器色彩渐变自然,水灵通透淡雅,极具观赏价值。醴陵釉下五彩瓷一经问世,不仅成为民国时期的国内名瓷,在世界陶瓷市场上也大放异彩。自1909年到1911年间,醴陵釉下五彩瓷先后参展武汉劝业会、南洋劝业会和意大利都朗国际赛会,分别获一等金奖、第一等奖和最优奖。1915年参赛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由湖南瓷业公司吴寿祺等陶瓷艺人创作的釉下五彩《扁豆双禽瓶》赢得金奖,被媒体誉为“醴陵的玫瑰”、“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

釉下五彩瓷的发明不仅让醴陵瓷由粗制土瓷向优质细瓷发生转变,并且极大地提振了中国陶瓷行业的信心。可叹的是,20 世纪20年代末,由于战祸连年,醴陵瓷业反复遭遇军阀蹂躏,生产走下坡路,到1930年,各类瓷业新厂和学堂相继倒闭。

河北磁州窑在清中期曾有过一段时间的繁荣,瓷业以生产民用瓷缸、瓷盆、酒坛等粗货为主,以瓷枕、花瓶等细货为辅,产量较大。1830年的大地震对磁州窑有过一次毁灭性的摧毁,后经过慢慢恢复,至清末时期仍旧产业不振,彭城剩余瓷窑130 余座,瓷业工人千余名。直到晚清政府直隶工部局倡导振兴实业,改良瓷业的新政后,磁州窑出现了一线发展的生机。1907年,直隶工艺总局选派磁州窑窑工赴景德镇考察学习,目的是学习景德镇制瓷的一整套工艺,将磁州窑业由生产粗瓷向细瓷转型。这次工艺改良的试验,成功地提升了磁州窑陶瓷的胎质细腻程度,并且开发出釉下五彩、青花、红绿彩等装饰工艺。过去磁州窑陶瓷靠单一的白地黑花作装饰,有了多彩装饰手段之后,磁州窑陶瓷的外观和质地都有明显的改善,由此销路得到扩展,彭城迎来民国初年的一个短暂的繁荣期。20 世纪20年代前后,磁州窑陶瓷产品以生产碗类及巧货类为大宗,主要满足一般乡民的生活日用所需,彭城镇及周边地区聚集了碗窑200 余座,缸窑30余座,“每年所产瓷器约值三十余万元,彭城镇上居民以瓷为业者约占十分之八、九。”⑤1922年瓷工总人数有5000人左右。民国时期的磁州窑虽有一些工艺革新,但受地域环境的影响,仍旧是以价廉质次的粗瓷生产为主,但行销面十分广大,覆盖华北、东北、西北十三个省份,加上京津两个主要城市,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唐山、井陉、曲阳、耀州、焦作等处的窑口,称得上北方地区民国第一大产瓷区。

在沦陷期,磁州窑的生产规模渐渐缩小,大约是之前的三分之一。1945年彭城解放,磁县政府及时组建起了大公瓷厂。次年,晋察冀边区政府建设厅在彭城建设瓷厂,著名陶瓷专家刘雨辰等前往彭城进行窑业考察,设立晋察冀鲁豫边区政府工业制造所(后来改名为细瓷研究所、华北窑业公司彭城瓷厂),着手陶瓷烧制工艺的全面改造、提升。1948年,华北企业公司所办的鼎新瓷厂搭建起了第一座倒焰窑,代替了直焰窑,大大降低了煤耗,提高了瓷器生产工效。新中国成立前,河北磁州窑的恢复性生产要略早于南方各大名窑,产业工人恢复到3000 余人。

佛山陶千年窑火不断,近代佛山陶瓷业专业分工细致,形成了二十四个行当。花盆行专门做大型日用器皿如水缸、花盆等,公仔行专门做公仔。俗语说:“石湾瓦甲天下”,佛山瓦脊公仔影响到东南亚一带的建筑装饰,尤其是华人所建的庙宇、戏楼等,许多都采用了瓦脊公仔做装饰。清末民国时期,石湾的瓦脊公仔出现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从屋宇上走到民间案头上,独立人物陶塑开始盛行。最早流行的陶塑人物都是神道佛像一类,如观音、达摩、罗汉、寿星等,主要靠手工捏塑完成。高档摆件采用单件塑造方法,普通摆件采用陶模批量制作。1904年,石湾陶参加美国圣路易斯赛会,送出去的展品就是陶塑摆件一些领风气之先的陶塑艺人受岭南画派和海上画派的艺术的启发,学习借鉴西洋雕塑艺术的写实语言,在陶塑上做出了工艺探索,也涌现出名闻遐迩的陶塑名人,如陈渭岩、潘玉书等。石湾陶塑因为在国弱民贫时期,由瓦脊建筑装饰成功转型为陶塑艺术,扬长避短,顺应了社会变化的潮流,在近代找到了一个具有无限潜力的发展方向。

广彩瓷与其他地区的陶瓷行业一样,在近代也受到洋瓷的冲击,生产和贸易转入低潮。但就在这一时期,广彩画风突变,出现一种新的陶瓷彩绘样式,即具有浓郁“文人画”画风出现在陶瓷装饰中,虽是新生事物,却也引领一时之潮流。此事的引导者是广东博物商会。广东博物商会表面上是一广彩画会,实际上又是以工艺美术为遮掩的同盟会革命组织。发起人是“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陈树人等。他们早年就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并且深受孙中山“工业救国”,“开启民智”思想的影响。高剑父认为“美术为工业之母”,陈树人曾言“工艺之发达,非间接于美术不可。”所以两人都以改良工艺、振兴实业为己任。广东博物商会的广彩瓷生产有一定的规模,不仅有人在生产写意山水美术瓷,1910年还对外招收了40 名画师专门生产精细花鸟和人物彩瓷。20 世纪40年代,“岭南画派”画家赵少昂、杨善深等也参与到广彩瓷的创作和生产中。

江苏宜兴善制陶,在近代出品分粗货和细货两类:粗货有瓦罐、瓦钵、瓦缸等,专销苏北地区和鲁、豫、皖等省;细货用精细紫砂泥全手工制成,有茶壶、茶宠、花器、炉瓶等,销往无锡、南京、上海、苏州等城市以及东南亚、日本等国。民国时期蜀山镇有居民500 余户,鼎山镇有居民1000 余户都从事陶业生产,附近二十里地范围内的居民半数以上也都是紫砂陶从业者,总数大约在五六万人。1917年,江苏省在宜兴蜀山成立省立陶器工厂,有技工、徒工五六十人,年产各类细货紫砂器12 万件。1931年,江苏省公立宜兴职业学校成立,专设窑业科,“从事改良各种陶器,出品雅致可爱。校中刊有杂志,详载陶法及其改进之法。”⑥抗日战争爆发前几年,宜兴紫砂达到清中期以来的高峰期,“每年的出产,价值在百万以上”。⑦1936年宜兴陶业生产达到民国时期的峰值,全年共烧4740 窑,年产值达到440 余万元。八年抗战期间,宜兴有多座窑厂和100 多间厂房被毁,陶业工人四处流散。整个蜀山窑场全年烧造出的壶不足千把,产量较之战前折半。

除以上主要瓷区外,其他地区的窑口也在民初努力兴办现代瓷业公司,但受资金、技术力量的局限,多是“土洋掺杂”,且屡开屡败,新式日用瓷的生产很不稳定。不论是技术上还是管理上,许多新办瓷业工厂都出现了过渡期的不适应症状:即在新厂的外表下,多数都维持着手工生产方式,即使是所谓的新式窑“亦就土窑扩充,制法新旧参半”而已。四川瓷业公司建立时就有董事长制度,但所有工艺流程都是靠手工来完成。河北唐山新兴的瓷窑业雇佣工人较多,亦不过每窑在40人左右,基本上还是传统窑业的生产规模。广东石湾陶瓷业在20世纪初有200左右坯户,“大部皆为家庭组织,少者四五人,多者十余人,三十人以上者不过十余家而已。”⑧1915年浙江龙泉瓷业公司开业以后,出品有所改良,但仅限于仿古青瓷的生产。上海先施公司向龙泉定购仿古瓷器,然后转手做海外贸易,每年也仅数万元出口量。总之,尽管全国各瓷区都努力想振兴瓷业,除江西瓷业公司、醴陵瓷业公司、宜兴紫砂比较成功之外,多数瓷区还不具备建立现代工场所需要的管理、经营乃至现代科技力量,民国时期各地出现新兴瓷业公司“大多停顿”现象。⑨

清末以来,东洋瓷器借助不平等关税条约向中国这个陶瓷母国大肆倾销,中国瓷业生存普遍艰难。一些地区学习新法,积极改良工艺,在短时间内提升了陶瓷产品的质量,由粗瓷提升为细瓷。但也有不少地区的陶瓷生产沿用着古老的制陶、制瓷工艺,也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与各地新式窑厂随开随倒,极不稳定的现象形成对比,各地传统的土窑受“洋瓷”冲击较小。陶器和粗瓷的生产技术要求不高,机动性强,多为家庭副业型,近代社会全国各地这类窑场还有相当的生产力。如浙江衢县“村民设土窑而制造陶器者,约居十之三四,农隙则从事制造。”江浙一带,“窑业之散布在各县者,表面观之,窑座虽不在少数,然多系极小规模,全为农人副业。每窑之生产能力亦甚微,甚至有每窑年仅出货不足百元者。”⑩山东博山陶瓷在民国期间主要在山头村,最盛时有窑场一百余家,都是家庭手工业,总体上品质粗陋,产品只销往乡曲僻壤,大都市鲜见。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九一八”事变之后,博山陶业,才“愈呈萧条。”⑾仅四五十家断断续续地在生产一些日用粗瓷。贵州织金县所产砂器“特别细致,均匀光洁可爱,价值低廉,经久耐用,以之盛食物蔬果,虽值炎暑气候,能隔数日味不变,畅销全省。”⑿甘肃地处偏远西北地区,人们日用所需陶瓷多是本地生产的粗瓷。甘肃皋兰、华亭、永登、靖远、岷县等地烧造的陶瓷,“行销于本省及青海、宁夏各省。年产总额约值十万元左右,产品为缸、盆、罐、碗、碟、茶壶、花瓶等类。”⒀说明洋瓷再有竞争力,它也不可能完全挤占土货的市场,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日用器还主要靠本土窑厂的产品。这里边既有文化习俗使然,生活成本低廉也是一个问题。

注释

①向晫:《景德镇陶业纪事》,见熊寥、熊微编:《中国陶瓷古籍集成》,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714 页。

②杨大金:《现代中国实业志》第1 册,制造业(上),华世出版社,1976年版,第420 页。

③杨大金:《现代中国实业志》第2 册,制造业(下),华世出版社,1976年版,第421 页。

④曹国庆、萧放:《景德镇考察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 期,第104 页。

⑤直隶《农商公报》七卷七期(总第80 期)。

⑥徐蔚南:《中国美术工艺学》,中华书局,民国二十九年二月,第34 页。

⑦全国手工艺品展览会编辑组:《全国手工艺品展览会概览》,中华民国二十六年五月十二月出版,第21页。

⑧《石湾缸瓦业调查报告》,《广东建设》,1930年第6 期。

⑨杨大金:《现代中国实业志》第2 册,制造业(下),华世出版社,1976年版,第396 页。

⑩杨大金:《现代中国实业志》第1 册,制造业(上),华世出版社,1976年版,第397-407 页。

⑾全国手工艺品展览会编辑组:《全国手工艺品展览会概览》,中华民国二十六年五月十二月出版,第38页。

⑿全国手工艺品展览会编辑组:《全国手工艺品展览会概览》,中华民国二十六年五月十二月出版,第58页。

⒀全国手工艺品展览会编辑组:《全国手工艺品展览会概览》,中华民国二十六年五月十二月出版,第63页。

猜你喜欢

瓷业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基于制度和社会价值的视角分析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近代景德镇瓷业改良路径与实践困境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影青留芳 手作千年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明清瓷业宗教信仰下的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陶瓷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