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护理干预的疗效影响

2020-09-26李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7期
关键词:肺部家属小儿

李娜

(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 儿科,山东 济南)

0 引言

小儿肺炎作为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种肺部炎症疾病,患儿多表现为呼吸受限、发热、咳嗽以及肺部啰音等症状,主要是由于患儿年龄低下,其免疫系统及肺部系统未发育完善,常会受到病原菌的侵犯,导致发生肺部感染症状[1]。该病常发生在春季与冬季,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因此需要及时采取安全且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来改善患儿预后[2-3]。鉴于此,本次研究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旨在观察其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收治的280 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入选患儿均通过临床相关检查确诊为此病症,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存在本次研究用药过敏者、存在精神疾病及重要器官合并症予以排除。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40 例,男79 例,女61 例,年龄6 个月至7 岁,平均(2.45±1.05)岁,病程3~15 d,平均(5.12±0.45)d;观察组140 例,男80 例,女60 例,年龄5 个月至7 岁,平均(2.06±1.32)岁,病程4~16 d,平均(5.33±0.52)d。对比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方面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护理人员需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有异常则立即处理,同时指导家属一些生活护理等;观察组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1)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需积极主动与患儿及其家属沟通交流,掌握患儿的病情和身体状态,耐心且及时解答家属存在的疑问,消除家属不良情绪,使其建立信任桥梁,提高护理配合度,同时为其讲解该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告知患儿家属治疗的优点及病情的危害。(2)环境护理:定时打扫、清洁及消毒患儿病房,依据患儿体感舒适度调整室内温湿度,儿童室温应保持在18~20 ℃,婴幼儿室温应在20~22 ℃,湿度控制最佳为55%左右,室内通风频率每日开窗2 次,并予以每日1 h 紫外线消毒处理,告知家属需为患儿提供安静的休息环境。(3)体位护理和病情观察:护理人员需为家属讲解患儿卧床休息的重要性,确保患儿积极配合,并对憋喘症状较明显者,需适当抬高患儿上半身和头部,改善呼吸受阻情况,若患儿年龄太小则需指导家属呈竖直方向将患儿抱起,轻拍背部,确保呼吸畅通,同时需要每间隔4 h 测量患儿体温,关注身体状态变化情况,若有异常立即予以有效处理。(4)对症护理:若患儿在治疗期间出现高热难退现象则予以物理降温,指导家属给予温水擦浴,若体温高达38.5 ℃以上则需按照医嘱进行降温处理,同时汇报医师,对血压、脉搏、心率等生命体征给予密切监测,若有肺水肿情况则采用吸入氧气,若伴有腹胀和低钾血症等则补充适量的钾,并实施禁食,减轻胃肠道压力。(5)饮食指导及出院宣教:由于患儿易出现消化不良、恶心及腹泻等症状,因此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患儿的身体情况和疾病变化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当患儿进食后可指导进行适量的活动,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多食用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类食物,饮食尽量以清淡、少食多餐为主;护理人员需在患儿出院前1 天为家属讲解日常护理知识,告知家属患儿需多食用新鲜瓜果,在咳嗽时予以轻柔拍背处理,促使排出痰液,同时将房间内温度适当控制,避免患儿着凉,同时每天需多喝水,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患儿机体抵抗力。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除时间,包括体温恢复、憋喘缓解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观察组体温恢复、憋喘缓解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数据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除时间及住院时间(±s)

表1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除时间及住院时间(±s)

组别 例数 体温恢复时间(h)憋喘缓解时间(h) 住院时间(d)对照组 140 10.32±1.16 5.57±0.82 12.36±2.14观察组 140 7.02±0.36 3.45±0.58 9.06±2.14 t 9.675 6.251 6.809 P 0.000 0.001 0.009

3 讨论

小儿肺炎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其发生原因多与小儿自身体质有密切关系[4]。由于小儿肺部发育不完全,其纤毛活动行为差,使得粘液分泌量不足,而肺部有相当丰富的血管组织,则极易出现充血症状,若未及时接受有效处理,将会诱发肺气肿和肺不张等严重并发症,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而言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联合综合护理的作用尤为关键[5-6]。

本次研究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后其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这与刘春艳等[7]研究报道趋于一致,可见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心理干预积极主动与其沟通,能够稳定家属的情绪,提高治疗及护理的配合度,为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可使其保持正确的认知态度,增强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同时为患儿提供一个卫生、温馨的病房环境,能够提高患儿的舒适度,避免出现应激反应和不良反应,并注重体位护理和病情观察,能够掌握患儿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而为其提供更有效且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防止发生各种并发症[8];最后在饮食和出院宣教上予以指导,可增强患儿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有助于患儿身体快速康复,并起到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的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肺部家属小儿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小儿涵之三事
小儿难养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拯救营地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