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应做到“四个结合”

2020-09-25张志忠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四个结合经济社会底线

张志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大判断和基本要求,为我国经济发展与常态化疫情防控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学习领会和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论述,积极应对和防范化解当前重大风险挑战,全体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自觉把握好以下“四个结合”。

一、将国内发展与国际安全相结合

2020 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也是我国发生的一次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个典型的“灰犀牛”和“黑天鹅”叠加的突发事件。对要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在应对经受的“四大考验”和面临的“四种危险”中,又突遇全球性大流疫,确实又是一次艰难的大考。面对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一盘棋,人民一条心,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为我国下一步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这一背景下,分析研判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形势及走向,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重大关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做出明确判断:从国内来看,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同时,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我国防范疫情输入压力不断加大,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的高度来统筹谋划,大力提高防控能力,着力化解各种重大风险。2019 年1 月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既聚焦重点、又统揽全局,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连锁联动。”关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观点,历届党中央都有强调,而重点提出“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针对性十分明确,指导性十分重大,为我国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工作遵循。当前,我们必须强化风险意识,科学预见国内外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仗。

二、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实际上,经验更多的是体现在目标导向上,就是我们充分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训更多的是体现在问题导向上,就是我们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的弱项和短板、风险意识的欠缺和工作能力的不足。

坚持目标导向,要求我们以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方向,防控工作决不能放松,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加大力度,坚定朝着既定目标前进,以实实在在的业绩接受检验和评判。坚持问题导向,要求我们以解决当前重大问题为指引,集中全部力量和有效资源攻坚克难,全力化解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应当看到,当前取得的成绩仅仅是阶段性的,我们仍需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乘胜追击。

三、将底线思维和战略思维相结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持底线思维下的防风险问题,要求全党同志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继续顽强奋斗。底线思维是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策略和十分紧要的领导艺术,战略思维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方面和政治领导本领的重要体现。

坚持底线思维,就是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坚持底线思维既是定力、又是底气、也是方法。我们必须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外疫情形势、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外部环境显著变化,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加。因此,提高底线思维能力,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宁可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做好应付最坏局面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发展和斗争的主动权。

坚持战略思维,就是要目光长远,抓住主线,抓住机遇,确保目标的实现。应当看到,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风险挑战和矛盾困难将会在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这就要求全党和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着眼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观历史进程,保持战略定力,树立长远眼光。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越是要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善作善成,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走好关键阶段的每一步棋、每一步路。

四、将制度防线与能力支撑相结合

筑牢制度防线是保障。防范化解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社会风险挑战,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制度。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教训,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因此,我们要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大力探索和形成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途径和能力。

强化能力支撑是重点。守住底线、化解风险,不仅需要思维先行,更需要能力支撑。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着力提升调研能力、分析能力、治理能力、应变能力,真正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只有主动出击,沉下心、踩到底,筑好“防火墙”、打好“预防针”,才能消除苗头隐患,管控好、化解好各类风险。

总之,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风险的重要论述,全面认识和把握当前我国防风险的思维、理念和方法,在思想和工作上都做好充分的斗争和应对准备,在应对挑战和破解难题中做到有底气、有实力、有定力、有办法,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提高化险为夷、化危为机的本领和水平。

猜你喜欢

四个结合经济社会底线
真相与底线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坚持“四个结合”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
建立“三会一课”长效机制亟待厘清几大问题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守住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
底线
2013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