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的关联性研究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PVAR分析

2020-09-25宋晨泽贾敬全

关键词:脉冲响应内生城市化

宋晨泽,贾敬全

(1.淮北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2.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安徽 淮北 235000)

0 引言

2018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为59.58%,相较发达国家80%以上的城市化水平,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伴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会吸引更多的农村地区人口进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获得满足自身需求的物质财富,会对社会经济运行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还会提供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从而加速城市各产业的发展,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良好的契机. 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基于中国的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对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之间的互动性进行探讨,对于促进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着重要意义.

关于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之间关系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化的影响. Davis等[1]认为劳动力会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发生转移,使得产业和劳动力聚集到城镇,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贺建风等[2]分析产业结构高度化对城镇化发展所起的作用,认为产业结构高度化显著地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戴志敏等[3]的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显著地提高中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 韩立达等[4]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四川省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的结论. 李志翠等[5]实证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都对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起着促进作用. 黄勤等[6]认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推动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进行转变的根本动力.

二是城市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Michaels 等[7]认为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加速美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 武春友等[8]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城市化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城市化能够显著地促进产业结构演变. 赵永平等[9]实证研究表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杨钧等[10]实证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提出新型城镇化对农村产业结构的影响路径. 楚尔鸣等[11]的实证结论认为城镇化水平越高对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作用越大.

三是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Chang等[12]认为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蓝庆新等[13]实证研究表明新型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都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二者在空间上相互依赖. 龙奋杰等[14]实证研究认为城镇化水平与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互动关系.

对有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可以看出专家学者们详细地探讨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但是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一个因素对另一个因素的关系,很少把两个因素综合起来对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 基于此,本文结合当前国家大力推动城市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实际情况,运用PVAR模型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市化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探讨.

1 模型设定、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1.1 模型设定

本文采用P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PVAR模型将所有的变量都看作是内生变量,不仅能反映出各个变量之间的冲击效应,而且能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得出各个内生变量之间的冲击效果. 本文研究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之间关联性的PVAR模型设定函数形式如下:

式中,i指不同的省级行政单位;t指不同的年份;γ0指截距项;αi和βt分别指固定效应和时间效应;r指PVAR模型的滞后阶数;γj指回归系数矩阵;εi,t为随机扰动项.

1.2 变量选取

本文为研究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之间的动态关系,选取如下指标:

1)城市化水平采用城市人口数与地区人口总数的比值来衡量,用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UR表示城市化水平,PU表示城市人口总数,P表示区域人口总数.

2)有关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测度指标,干春晖等[15]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变迁两个角度进行衡量,纪玉山等[16]采用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测度. 为更全面地测度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本文借鉴徐敏等[17]的做法,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层次系数来计算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水平. 用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TS代表产业结构升级水平,Ii代表第i产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重.

1.3 数据说明

基于数据的全面性和可得性,本文选取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除去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省市自治区的统计年鉴及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本文利用连玉君的PVAR2程序包对建立的模型进行相关的估计和检验.

2 实证结果与分析

2.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为避免出现虚假回归,本文利用计量软件Eviews7.0 对PVAR 模型用到的各变量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采用LLC(检验同质单位根)、IPS和Fisher-ADF(检验异质单位根)等方法. 通过检验结果(见表1)不难看出,面板数据的原始变量序列UR和TS在检验方法下无法拒绝变量是非平稳的原假设,而经过一次差分的变量序列D.UR和D.TS则是在3种检验方法下都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D.UR和D.TS都是平稳序列. 这意味着UR和TS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可以建立PVAR模型.

表1 变量平稳性检验

2.2 PVAR模型最优滞后阶数的选择

首先利用相关的信息准则确定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才能确保PVAR 模型参数估计是有效的. 在PVAR2程序包中,主要是采用赤池信息量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和汉南-奎因信息准则(HQ⁃IC)等确定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 由表2 所示的检验结果,选定1 阶为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建立PVAR模型.

表2 P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选择

2.3 PVAR模型参数估计

依据确定的PVAR 模型最优滞后阶数,建立有关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的PVAR 模型,并利用连玉君PVAR2程序包中的System-GMM估计方法对模型的参数进行无偏估计. 估计结果见表3所示.

表3 PVAR模型的System-GMM估计结果

由城市化水平的方程可知,滞后一期的产业结构升级系数在5%的显著水平上是正显著,表示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滞后一期的城市化水平也对当期的城市化水平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由产业结构升级的方程可知,滞后一期的城市化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滞后一期的产业结构升级会对当期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一定的阻滞.

但是,由于PVAR模型为动态模型,因此单个内生变量系数的意义以及该内生变量变化对其它内生变量的影响很难说明,因此需要根据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一步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之间的动态关系.

2.4 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研究模型中某一变量的冲击对所有变量(包括自身和其他变量)的影响,以及这些内生变量受到冲击后做出的反应,能够形象地描绘出内生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 本文通过给PVAR模型中的任意内生变量一个标准差冲击,采用Monte Carlo 模拟后得到脉冲响应图(见图1). 图1中虚线表示95%的置信区间,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值,横轴表示滞后期,纵轴表示变量对于冲击的响应程度. 由图1可以看出,从第5期开始,所有内生变量的脉冲响应函数均呈现收敛的态势,表明本文建立的关于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的PVAR(1)模型是平稳的.

图1 脉冲响应函数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对于城市化水平(dUR)受到来自自身的一个标准差冲击时,会在当期形成正向的最大化响应,随后这种正向响应会逐渐下降,在第2期达到最低,此时会产生负效应,之后缓慢上升,长期会对城市化水平形成稳定的正向响应. 这表明城市化水平在长期能够不断的自我提升,存在一定的发展惯性. 当面临来自产业结构的一个标准化冲击时,当期并不会产生显著的响应,会在第1期会产生最大化的正向响应,此后正向响应水平会逐渐下降,逐渐趋于消失. 对于产业结构升级(dTS),当面临来自自身的一个标准化冲击时,当期会产生最大化的正向响应,在第1期会下降为负值,随后会逐渐上升,在第3期之后会重新形成趋于稳定的正向影响. 当面临来自城市化水平的一个标准化冲击时,当期响应为负,会在第2期形成正向响应,此后城市化对产业结构升级正向影响会逐渐稳定,表明城市化对产业结构的促进作用存在滞后期.

2.5 方差分解

通过方差分解,可以进一步看出随机扰动对内生变量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用来衡量任意内生变量的一个冲击对其它内生变量波动的贡献度和重要程度. 文章以PVAR(1)模型的估计结果为基础,选择10个预测期进行方差分解,如表4所示.

表4 方差分解结果

由表4知,第5期和第10期的方差分解结果一致,表明到第5期模型中的内生变量波动已经趋于稳定. 因此,以第5期方差分解的结果对我国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在对城市化的误差项分解中,其自身的贡献度为77.2%,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化的贡献度达到22.8%;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误差项分解中,其自身的贡献度为77.8%,城市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度达到22.2%. 这表明无论是城市化还是产业结构升级都会依赖自身的惯性发展,同时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又能够相互促进. 但是,由于城市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度小于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化的贡献度,因此研究者认为我国城市化受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程度大于产业结构升级受城市化影响的程度.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3.1 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除去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建立考察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互动关系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实证研究表明: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均会依靠自身惯性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之间存在关联,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升级也能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受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程度大于产业结构升级受城市化影响的程度.

3.2 政策建议

以上结论对于助力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的良性互动发展有如下启示: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城市化水平.(1)发展现代农业,在农业生产中更加重视技术要素的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同时,还要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2)推进工业产业的转型发展,促使工业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转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转变,构建绿色可循环的工业发展体系,从而吸引更多的创新要素在城市聚集,推动城市化发展.(3)促进现代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不仅能够为城市居民创造就业岗位,也能够吸引农村闲置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带动城市化水平提高.

提高城市化水平和质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努力发展城市经济,不断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宜居水平,从而吸引更多的农村地区人口涌入城市. 这样,不仅为城市产业发展解决劳动力供给问题,而且能够为城市发展创造巨大的投资及消费需求,拓宽消费市场,从而促进城市产业以投资和消费为导向积极的进行转型升级. 最终形成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之间的长久有效的良性互动.

猜你喜欢

脉冲响应内生城市化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基于重复脉冲响应的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党建+”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中国原油进口需求主要受国际油价影响吗?
基于脉冲响应的厅堂音质评价研究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玻璃气体放电管与陶瓷气体放电管的纳秒脉冲响应特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