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颊部苔藓样角化病一例
2020-09-25佘小光余先华
马 虎 饶 兰 佘小光 余先华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荆门,448000
临床治疗患者,女,53岁。因左侧面颊部灰褐色斑块2年余于2019年3月2日来我院就诊。2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侧面颊部出现一绿豆大斑块,色略深,未引起重视,后斑块逐渐增大增厚,颜色加深呈灰褐色,为排除肿瘤来本院就诊。病程中患者无瘙痒,无疼痛,未进行特殊检查及治疗。患者既往体健,否认特殊病史。
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好,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面颊部可见直径约2.0 cm类圆形扁平灰褐斑块,表面覆薄层灰色蛎壳,无触痛(图1)。口腔及外阴黏膜无损害。
图1 左侧面颊部类圆形扁平灰褐斑块,直径约2.0 cm,表面覆薄层灰色蛎壳 图2 2a:表皮网篮状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增生,基底细胞液化变性(HE,×100);2b:真表皮间界限模糊,真皮内血管及附属器周边可见炎性细胞大致呈带状浸润(HE,×100);2c:可见胶样小体及噬色素细胞,浸润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可见组织细胞及少量浆细胞(HE,×200)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抗核抗体谱等检查均正常。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网篮状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增生,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可见胶样小体及噬色素细胞,真表皮间界限模糊,真皮内血管及附属器周边可见炎性细胞大致呈带状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可见组织细胞及少量浆细胞(图2a~2c)。病理诊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病理会诊):结合临床考虑苔藓样角化病。临床诊断:苔藓样角化病。明确非肿瘤后,患者拒绝行手术切除、液氮冷冻等治疗,予氟尿嘧啶霜外用,半年后电话随访,患者皮损变小变淡,明显好转,此后失访。
讨论苔藓样角化病(lichenoid keratosis,LK)又称扁平苔藓样角化病(lichen planus-like keratosis,LPLK),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皮肤病。本病好发年龄为35~65岁,男女发病比例为1∶2,多发生于上胸部、前臂等暴露部位[1]。Kim等[2]研究发现LK最常见部位是脸颊,好发部位的不同,可能与地区、种族差异及样本数量有关。Maor等[3]研究发现LK多发于胸部及前躯干,其次是背部和腿部,女性略多于男性。另外,Vincek[4]对1366例患者研究发现LPLK皮损多为单发,好发于胸部,男女发病率几乎相等。临床上本病皮损表现为鲜红、紫色或褐色的肥厚性斑块或丘疹,表面平滑或轻度疣状增生,可有少许鳞屑,多为单发,无明显自觉症状[5]。本病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是良性雀斑样痣、光化性角化病或脂溢性角化病的炎症阶段[1]。其组织病理特点[6]: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颗粒层灶性增厚或变薄,不呈楔形;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可见胶样小体;真皮乳头层带状淋巴细胞浸润,伴嗜酸粒细胞、浆细胞、噬色素细胞。
本病组织病理特点为苔藓样组织改变,应注意与扁平苔藓(LP)相鉴别,二者虽然组织学相似,但临床上LK多为单发,无自觉症状,同时LK多见角化不全,颗粒层楔形增厚少见,炎性细胞的浸润区常可见嗜酸粒细胞和浆细胞[7],本例为单发皮损,可见角化不全、胶样小体及噬色素细胞,真皮层可见浆细胞浸润,诊断支持LK。本病临床上应与基底细胞癌(BCC)、脂溢性角化病(SK)、日光性角化病(AK)相鉴别。Maor等[3]研究指出LK中有70%以上的病例被误诊,最常见的误诊为基底细胞癌,其次为脂溢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BCC临床表现为丘疹或结节,可有糜烂和溃疡,组织学特点为基底样肿瘤细胞排列成小叶样,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SK皮损常多发,表现为略隆起的棕褐色丘疹,形态学特征为基底细胞显著增多,可见角质囊;AK 是日光损伤皮肤所致的一种癌前病变,发生于暴露部位,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表皮细胞不同程度的非典型增生。本例皮损与其均相似,但组织病理上具有较典型的苔藓样改变,可资鉴别。本病例真皮层淋巴细胞浸润较多且弥漫,需要与蕈样肉芽肿(MF)相鉴别,MF异型淋巴细胞位于表皮基底层及真皮浅层,肿瘤期累及真皮全层,通常淋巴细胞核较大、深染、扭曲呈脑回状,苔藓样角化病缺乏此特征,此外胶样小体也是诊断苔藓样角化病的重要线索。本病临床上还需要与斑块型汗孔角化症、光线性汗孔角化症和“苔藓样”红斑狼疮相鉴别。汗孔角化症皮损为棕红色斑块,以中央轻度萎缩,边缘堤状隆起,边界清楚为特征,镜下角化不全灶呈柱状或栓状嵌入表皮浅层具有诊断意义;“苔藓样”红斑狼疮组织学上具有苔藓样改变和红斑狼疮的双重特征,LK病理特征无基膜带增厚,无真皮内黏蛋白沉积,结合组织学特点可予以鉴别。
综上,苔藓样角化病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改变均易误诊,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但应结合临床表现,如果中老年患者的面部出现孤立的无症状棕色病变,应想到本病的可能。本病为皮肤的一种良性病变,一旦确诊,以采取去除皮损的治疗为主[1],包括液氮冷冻、外用2.5%~5%氟尿嘧啶霜、激光、手术切除等。多发性病变以口服阿维 A 联合糖皮质激素封包治疗效果较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