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言小说英译本在西方读者群体中接受态度的微观情感分析

2020-09-25石春让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微观莫言态度

邓 林,石春让

(1.西安外国语大学 英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2.西安外国语大学 英语试验基地,陕西 西安 710128)

通过应用计算机情感分析(Sentiment Analysis)技术,可以突破人工分析的局限性,高效率地批量处理电商平台的评论信息,得出有价值的评判(李涵昱等2017:51)。

西方许多普通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购买中国文学译介读本,并通过电商平台的商品评论机制反馈阅读感受。此类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广大业余读者群体。归纳总结这类读者的网络评论能更真实地反映出西方普通消费者对中国文学译介读本的接受特点(张璐2019:81)。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近年来在西方读者中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对葛浩文翻译的莫言11部英译本在西方电商平台的所有购买评论进行微观情感分析,总结西方普通读者群体对莫言小说微观特征的接受态度。

一、情感分析技术的功能与应用

(一)功能

情感分析(Sentiment Analysis),又称意见挖掘(Opinion Mining),是指能够对文本观点、情感以及主观性进行计算分析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一条重要分支,情感分析可以在不同的文本层级上完成相应的自然语言处理任务(Pang & Lee 2004:271)。应用情感分析技术,可以识别和理解他人的观点态度,使得人们能够积极应对网络信息资源带来的机遇与挑战(Pang & Lee 2008:5)。

(二)应用

目前,情感分析主要被应用在产品评论分析、舆情分析以及信息预测三个方面,并已获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在产品评论分析方面,Liu Bing等人(2005)开发了Opinion Observer系统,该系统可以分析某一商品不同特征的消费者评论情感特征,并且可以将分析结果以可视化图表的形式展示给用户,进而使得潜在消费者和商家可以了解以及横向对比不同商品的优劣。在舆情分析方面,张劲松等人(2019)通过对网络中针对民族关系的相关信息进行情感分析,研究了情感分析技术在侦测和预测民族关系舆情及其走向方面的应用,认为情感分析技术可以帮助相关机构制定应对民族关系变动的策略。在信息预测方面,Kim Soo-Min和Hovy Eduard(2007)通过收集分析过去政党选举预测评论,使用支持向量机模型构建出Crystal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选举前人们的预测评论预测出选举结果,准确率达81.68%。Devitt Ann和Ahmad Khurshid(2007)将情感分析技术应用到了金融领域,基于财经新闻的情感强度和极性,初步研究了金融市场中股票回报率,股价等相关指标的变动趋势与财经新闻的关系,为预测金融市场走向做出了贡献。

本文拟基于情感分析技术,分析中国文学译介文本在西方的传播效果。这是情感分析技术应用的新尝试,也是译介文学传播效果研究的新尝试。本文收集了英国和美国亚马逊网站上十一部莫言小说的葛浩文英译本的所有读者评论,应用情感分析技术对其中所有特征评论句所包含的情感态度进行分析,总结莫言小说的微观特征在西方读者中的接受程度。

二、研究设计与流程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以阐释葛浩文所翻译的11部莫言小说的微观特征属性在西方英语读者群体中的接受态度为研究目的,以11部英译本的亚马逊书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Sketch Engine的关键词检索等功能,将所有含有突出特征词的评论分句抽取出来并分类,再通过TextBlob的情感极性分析功能,对每一类特征评论分句所包含的情感态度进行量化,定量分析西方英语读者群体对莫言小说微观特征属性的接受程度差异,并归纳出接受特点。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工具主要有Sketch Engine和TextBlob。其中Sketch Engine是一个在线语料库检索工具,由Lexical Computing公司开发,相比于AntConc,WordSmith等传统语料库检索工具,Sketch Engine高度整合了各种常用的语料库功能,并且在搭建语料库时无需对原始文本进行文字编码转换等预处理,因而使用更加简便。TextBlob则是由Steven Loria带领团队基于Python语言开发的第三方程序库,它整合了Pattern与NLTK工具包,可以完成一些常见的自然语言处理(NLP)任务,如词性标注、文本分类、名词短语抽取、情感分析等。

(三)研究流程

1.获取原始分析文本并进行预处理

分别从美国亚马逊和英国亚马逊官网上收集《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酒国》《四十一炮》《丰乳肥臀》《生死疲劳》《檀香刑》《变》《蛙》《透明的红萝卜》《师傅越来越幽默》11部葛浩文英译本的读者评论,以文档形式分别保存,截至2019年11月5日共收集评论536条。随后对文档内容进行人工检查,去除无效和重复的字符,统一文本格式后,将人工降噪后的评论文档上传至Sketch Engine中,构建出可进一步操作的莫言小说海外读者评论语料库。

2.抽取微观特征评论

莫言小说的微观特征评论是指小说的六要素的具体评论分句,即评论中含有角色、故事情节、背景设定、叙述视角、主题和风格的评论分句。因评论是英语写的,所以抽取时考虑了同义词指代相同主题的情况,即以“character”“plot/story”“setting/background”“point of view/viewpoint/perspective”“theme”和“style”为关键词,抽取单独的评论分句。利用Sketch Engine进行检索,抽取出含有上述关键词的单独评论分句分别为217条,295条,23条,40条,15条和48条。基于抽取出的含关键词的评论分句可成为下一步情感分析的样本,这些样本可以从微观的角度观察莫言小说的特征在西方读者中的接受程度与偏好。

3.TextBlob情感分析

从Python中加载TextBlob程序库,并调用PatternAnalyzer情感分析器,对各类特征评论分句进行情感分析。该情感分析器可以基于情感词典,通过识别匹配目标文本中的情感词,根据加权平均的算法计算出每一条评论的情感极性值,并基于情感极性值将评论分为正向/积极,中性,和负向/消极评论。极性值的范围在-1到1之间,当极性值为1时,当前评论被视为绝对积极评论;当极性值为-1时,当前评论被视为绝对消极评论;当极性值处于0到1之间时,当前评论被视为正向/积极评论;当极性值处于-1到0之间时,当前评论被视为负向/消极评论;当极性值为0时,当前评论被视为中性评论。经过情感分析后,评论分句中包含的情感态度可以通过数字的形式直观呈现出来,通过进一步比较和归纳,可总结出西方读者对莫言小说微观特征的接受程度与偏好。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读者评论分句进行情感分析后,莫言小说微观特征在西方读者中的评论情感均值如表1所示。基于情感均值可以发现,西方读者对莫言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情节、背景设定、叙述视角和风格的评论情感均值均大于0,为积极接受的态度;对于莫言小说主题的评论情感均值等于0,为中性态度。在西方读者积极接受的特征中,故事情节和叙述视角的接受程度最高,风格、角色和背景设定次之。

表1 西方读者对莫言小说微观特征的评论情感均值

基于情感分析结果可以发现,西方读者总体上对莫言小说的六个微观特征未持有消极接受态度,除对主题持中性接受态度外,对其他五个特征均持有积极接受态度,因此,可以说明西方读者对莫言小说的六个基本要素接受情况较好。进一步对不同的微观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可总结出西方读者对于各特征的具体评价。

(一)对角色的评价

根据情感分析的结果,西方读者总体对莫言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持积极接受态度。归纳分析相关评论可以发现,多数读者认为莫言小说中的人物代入感很强,容易使读者感受到书中人物的真实情感(Taylor 2015),并且莫言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种类丰富,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独特却不单一,多元化的人物形象使小说中描绘的场景更加立体生动(Whipple 2015)。但也有少部分读者认为,小说中的人名容易混淆,常常忘记谁是谁,难以理清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J.D. 2012)而且,还有读者表示“野蛮(brutality)”和“粗俗(crudeness)”的人物形象缺乏吸引力,小说中对角色原始人性的超现实描写使人感到压抑(Annie 2013)。

(二)对故事情节的评价

根据情感分析的结果,西方读者总体对莫言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持积极接受态度。归纳分析相关评论后,首先可以明显发现大部分读者对莫言小说故事情节的直观印象,在词元“story/plot”前后相接的形容词中,“captivating”“gripping”“wonderful”“amazing”和“fascinating”高频出现,其中有读者称故事情节令人着迷(fascinating)、妙趣横生(scintillating)并且引人深思(musing),同时故事本身很具感染力,饱含情感(Tarakid 2012),每一段故事都形象生动(Courtney 2014)。由此可见,多数读者对莫言小说整体的故事情节安排是积极接受的。其次,饱受读者称赞的还有故事结构的独特设计。例如,在对《酒国》的评论中有读者称,李一斗的信件和小说与丁钩儿调查案件的主线剧情相互穿插,共同构成了故事的主体,这样的故事结构设计新颖独特,引人入胜(Nathan 2013)。在《丰乳肥臀》的评论中,有读者认为,莫言将中国革命史的每一个层面嵌入到了一个家庭的故事中,既能观察一个家族的发展,也能由此反映出中国近代的变迁,这样的故事设置是巧妙的(Argall 2013)。但也有读者表示,莫言小说英译本在翻译中可能由于某些特有的区域文化因素而无法完全传达原文中的一些隐含意义,因此部分读者在阅读时觉得文章生硬(stilted),不缜密(uncoordinated),复杂难懂(complicated)(Littlebookworm 2016)。

(三)对背景设定的评价

根据情感分析的结果,西方读者总体对莫言小说中的背景设定持积极接受态度,但接受情感值较低。归纳分析相关评论后,可以发现除了多数读者表达的对以近代中国历史为背景的小说感兴趣这一观点外,也有相当一部分读者表示近代中国历史虽然吸引人,但对他们来说也成为了造成阅读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有读者表示,莫言小说中太多的陌生历史背景使读者难以赏析小说所讲述的故事(Brunyate 2013),小说的实质在于其讲述的故事,但由于缺乏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无法理解故事本身所传达的深层意义(SilverMind 2012),西方读者缺少这样一种理解中国历史背景的知识框架,因此,有读者开玩笑说,希望以后莫言能写一些以当代中国为背景的小说(Bairey 2012)。

(四)对叙事视角的评价

根据情感分析的结果,西方读者总体对莫言小说中的叙事视角持积极接受态度。归纳分析相关评论后,可以明显发现多数读者对莫言小说的叙事角度颇感兴趣。首先是针对小说中叙事视角转换这一手法,不少读者认为,莫言在小说中不断变换叙事者的写作手法具有创新性,并且非常成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了解中国人的思考方式,这样的视角设置是之前从未见识过的(Kim 2015),叙事角度的不断转换犹如一个旋转的镜头(revolving camera),全景展现了高密小镇的人文生态演变(Matthews 2013),同时,不同叙事手法和角度的变化使用,使整个故事栩栩如生(RK 2018)。其次是针对小说中叙事角度的性质,有读者认为《蛙》中通过一个男性的视角来看待女性的生育问题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是独特的(Roberts 2015),在其所反映的主题下,选择男性作为叙事主体更加符合一个中立旁观者的形象。同时,不少读者表示莫言在多数小说中常常从批判的角度来叙事,增加了小说故事本身的深度(Zen 2016)。

(五)对主题的评价

根据情感分析的结果,西方读者总体对莫言小说中的主题持中性接受态度。归纳分析相关评论后可以发现,其中较多评论都指出莫言小说的主题偏压抑,有读者表示,小说中很多较为污秽(scatological)的描写加强了对个人堕落(degradation)主题的烘托,但如此烘托出的主题令人难以接受(Mpp 2012);过于压抑的主题渐渐使读者对书中人物的悲惨遭遇和命运感到麻木不仁(desensitizing),书中对于残酷、苦痛和负面人性的描写呈现出了一种生活前景阴冷灰暗的主题(Whipple 2012)。由此可见,部分读者对莫言小说中反映社会残酷现实和揭露真实人性的主题不能完全接受,因此,在主题这一特征上,西方读者呈现出了中性接受态度。

(六)对风格的评价

根据情感分析的结果,西方读者总体对莫言小说中的风格持积极接受态度。归纳分析相关评论后可以发现读者在评价莫言小说写作风格时常提到魔幻现实主义写作风格及其代表作家,并热衷于将莫言小说的风格与其他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做对比。除这一最为突出的横向比较赏析外,多数读者对于莫言小说风格也呈现出了高度欣赏和接受的态度。有读者称,莫言的写作风格是与众不同的,非常具有辨识度(The 2012),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理由中提到,其幻觉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融合了民间故事,近代历史与当代社会,这样一种带有个人原创性的文学风格对西方读者来说既陌生又熟悉。还有读者认为这样的文学风格简洁扼要且富有诗意(Patil 2018),同时还兼具经典性与戏剧性(Whj 2016)。

四、结语

本研究表明,经过情感分析后的西方读者特征评论显示,莫言11部小说的微观特征在西方读者中的接受程度较好。其中,角色、故事情节、叙事视角、背景设定和风格获得积极评价,主题获得中性评价。莫言小说的故事情节和叙事视角在西方读者接受程度最高,主要表现在故事结构设计独特和叙事视角转换手法新颖上。莫言小说的风格的接受程度次之,读者对风格的好评主要集中在莫言的幻觉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上。莫言小说的角色和背景设定虽总体获得积极评价,但接受程度不如故事情节和叙事视角,原因突出表现在人物形象缺乏吸引力和陌生的中国历史背景。莫言小说的主题在总体上获得中性接受态度,原因主要在于部分读者不能完全接受莫言小说中过于压抑的主题。

本研究还表明,情感分析技术为中国文学译介文本传播中的受众接受效果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为评价译介文学传播效果的相关实证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辅助工具。

猜你喜欢

微观莫言态度
反挤压Zn-Mn二元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过去的年
爱如莫言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微观的山水
莫言:虚伪的文学
微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