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历史上是如何过『紧日子紧日子』的
2020-09-25万立明
万立明
抗战时期,八路军战士自力更生,制作棉鞋
俗话说:“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风雨历程中,遭遇过多次困难时期,都是通过精打细算,想方设法过“紧日子”,顺利渡过难关,并使勤俭节约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自觉和行为习惯,成为党的一项优良传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土地革命时期:党员干部带头省吃俭用并广泛开展节省运动
1927年8月到1937年的土地革命时期,由于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中央苏区出现严重的物资匮乏,导致军民生活极其困难。为应对危机,党员领导干部自觉自愿厉行节约,过“紧日子”,同时还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节省运动,以充实革命经费、粉碎敌人对中央苏区的封锁。
一方面,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省吃俭用,厉行节约。例如,毛泽东同志当时只有一床连棉花带布不到三斤半的旧棉被,晚上睡觉用禾草做枕头,衣服只有两套,而且打了很多补丁。中央苏区的干部和工作人员都是一双草鞋、一顶雨笠。可见,过“紧日子”,艰苦奋斗,已经成为当时党员干部的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筹集军事经费,党和中央苏区政府提出“节省每一个铜板”的口号,在中央苏区群众及苏维埃机关团体中开展节省运动,全力以赴支持在前线作战的红军官兵,有力保障了革命战争的供给。无论是政府工作人员、红军官兵,还是学校和医院等单位,都积极参与节省运动,自愿把节省下来的钱物都捐献出去。善于过“紧日子”逐渐成为中央苏区军民的一种工作方式和习惯。
抗日战争时期:积极开展节约运动并实施精兵简政
抗战时期,尤其是1940年至1942年,抗日根据地处在最艰苦的时期,财政发生严重因难。因此,党带领群众厉行节约,过“紧日子”,齐心协力渡难关。例如,毛泽东同志居住在简陋的窑洞,周恩来同志睡土炕,彭德怀同志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林伯渠同志戴着用线绳系着的断了腿的眼镜。
陕甘宁边区还积极开展大规模的节约运动。1942年10月,陕甘宁边区号召党政军民学全体动员,厉行节约,养成爱护公物的习惯与朴素的作风,在每一个单位每一个连队设组织节约委员,互相勉励,互相督促,在机关、学校中开展严格的节约运动,包括:确定编制后非经上级允许,不增加人员马匹;极力减少客饭与招待;减少杂务人员与马匹的使用;爱惜公物,严格遵守个人与集体订的节省文具灯油的公约等。可见,面对陕甘宁边区遭遇的困境,我们党开始推行群众性的节约运动,并且创造性地提出了选任节约委员和订立节省公约等方式。
此外,党中央还决定精兵简政,以减轻人民负担。实行精兵简政成为摆脱当时各个抗日根据地困境的一剂良方,可以节省许多不必要和浪费性的支出,减少人浮于事的现象。陕甘宁边区最先制定了机构和人员精简的具体政策。与此同时,党的中央机关也进行了调整和精简,变得更加简便与灵活,事权更加统一与集中,更能增强中央的领导效能。其他抗日根据地也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因而大大降低了财政支出,提升了工作人员的素质及工作效率,同时减轻了人民负担。各抗日根据地的精兵简政从1941年底开始,至1943年底基本结束。
在抗日根据地最艰难的时候,党倡导过“紧日子”,一方面厉行节约,另一方面实施精兵简政,党中央机关同样进行了精简和调整,还把厉行节约和精兵简政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精兵简政,一大批编余人员和干部投入到生产一线,明显提高了机关办事效率,从物质和精神上,为渡过困难时期和边区的巩固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倡勤俭并实行精兵简政和增产节约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情是基础薄、国力弱、收入少、开支多,因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过“紧日子”,提倡勤俭,精兵简政和增产节约。
新中国成立后,党屡次强调要勤俭节约。1950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是财政经济情况根本好转的三个条件之一。1953年元旦,《人民日报》社论呼吁:“必须继续厉行节约,精打细算,把能节省的每一文钱都用到建设上来。”可见,为了克服当时的困难,必须学会过“紧日子”,而且厉行节约原则不仅是困难时期短时间的坚持,即使国家富强起来了,同样也要坚持。
另外,党还发动了全国性的精兵简政和增产节约运动,这对于国民经济恢复、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党报党刊也增加了对增产节约政策的宣传力度。1951年11月,《人民日报》社论明确指出,增产节约“不只是解决某些困难的临时手段,而是建设人民国家的根本方法”“增产节约是贯穿到一切方面的总方针和总任务”。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该决定要求,人民解放军应采取精兵政策,实行整编,减少现役人员;精简机构,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团结、教育和依靠工人、农民,订立爱国公约,组织竞赛,努力增加生产,厉行节约。此后,增产节约和反对浪费的工作实际上一直在延续。例如,1953年初的财政收支相抵将赤字21.5 亿元,为解决财政赤字问题,中共中央再次决定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困难,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倡过“紧日子”,把它作为国家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使过“紧日子”成为党应对财政困难的成功经验。
三年困难时期:领导干部带头“勒紧裤腰带”并精减职工、压缩城镇人口
由于“大跃进”“反右倾”所造成的损失以及严重的自然灾害,1959-1961年,党和人民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党团结群众,同心同德,共渡难关,领导干部带头“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精神,形成团结互助、共渡难关的凝聚力。
一方面,党中央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带头过“紧日子”,对动员和鼓舞全国人民同心同德战胜困难,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例如,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主动下调每月粮食定量,中南海每位工作人员也都跟着下调。毛泽东同志还宣布:“实行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过定量。”毛泽东同志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全国人民咬紧牙关,把口粮定量减到了最低。
另一方面,为了过“紧日子”以渡难关,党和政府还大规模精减城镇职工和人口,许多城市职工听从党的召唤,回到农村落户。1963年7月,精减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工作顺利结束。由于城镇人口减少,节省了国家工资开支,粮食购销量相应减少,同时就减轻了农业负担。这对于缓解农村灾情,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具有重大意义。
三年困难时期,干部群众上下齐心,“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大规模地精减职工、压缩城镇人口,并得到广大城镇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有助于较快地走出困境。
总而言之,党在历史上多次遭遇艰难困境,为此,党员干部和群众同心同德过“紧日子”,省吃俭用,先后大规模地开展节省运动。这些做法是党应对和化解困境的成功经验,而且克勤克俭、厉行节约也逐渐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自觉和习惯,成为党的一项优良传统。
如今,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抵制腐败,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员干部仍需要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要把有限资源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使艰苦奋斗精神成为凝聚人心、共克时艰的重要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