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与重构
2020-09-24何海飞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福建民间舞逐渐失去它们原本赖以滋养、生存、发展的古老文化土壤,逐渐从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中淡出,濒临衰微甚至消亡的境地。如果我们能借鉴近现代舞蹈和当代学院化舞蹈的模式与规律,把福建民间舞中包含的宝贵内容萃取出来,加以整理加工、改造修饰,最后提炼升华,就能形成一套既具有福建文化传统色彩,同时又能适应当代艺术表现手段需要的舞蹈元素。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传承保护福建民间舞。
【关键词】 福建民间舞;提炼;重构;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J72 [文献标识码]A
福建民间舞以福建闽南地区为核心,以各地悠久、独特的传统人文为载体,历经漫长的岁月发展至今,它们承袭了古代闽越文明的传统,又与当地百姓的民俗活动、宗教信仰紧密相连,是福建传统文化中别具魅力的艺术瑰宝。福建民间舞种类繁多,其中著名的就有拍胸舞、唆罗莲、车鼓舞、甩球舞、火鼎、大鼓凉伞、竹马灯、钱鼓舞等数十种,它们主要存在于福建闽东和闽南的沿海地区,是数百年来,从当地丰富多彩、独具一格的民俗文化、祭祀文化、乡土文化中应运而生,有着深厚的历史印记和人文积淀。从明清以来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福建沿海地区随处可见形形色色的民俗舞蹈,在各种迎神赛会、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都有民间艺人的各种舞蹈表演;在港口、田间、街头,劳动人民也以各种风俗舞蹈自娱自乐,抒发情感。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闽东和闽南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福建民间舞逐渐失去了它们原本赖以滋养、生存、发展的古老文化土壤,逐渐从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中淡出,失去系统化的传承,濒临衰微甚至消亡的境地。
一、福建民间舞传承保护的现状
时代的发展不可逆转,然而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是我们延续本民族历史,使之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几年,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保护、传承福建民间舞蹈的工作也被提上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日程,相关机构和社会团体也开始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首先,各级政府部门设立了多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拨出专项资金,以专门的人力、物力对有关项目和传承人进行支持;其次,各地文化部门、博物馆、档案馆等也在积极保存、宣传福建传统文化艺术,收集服装、器物、照片、影像资料,开办各种主题展会,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福建民俗民间舞蹈的内容。许多福建民间舞蹈的传承人也不顾年事已高,积极投入到第一线,为培养民间舞蹈传承人而努力。与此同时,许多文化、舞蹈研究领域的学者和艺术工作者早已对闽南民间舞蹈展开了系统性的、全方位的理论研究。如,福建师范大学黄明珠教授的专著《闽南传统民间舞蹈文化》,对闽南传统民间舞蹈的源流、变迁、形式功能、美学特征等诸多根本性的问题都做出了研究和总结;泉州文化局蔡湘江的《泉州民间舞蹈》深入研究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对闽南民间舞蹈最终形成的影响和作用,考证了“三源合一”的理论依据;陈向群、杨丽芳的《闽南民间宗教舞蹈及其文化生态保护》对闽南民间舞存在的现状、分布、舞种、特点等做了切实的调查分析,等等。这两方面的工作,一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出发点,一种以传统舞蹈理论研究、文化历史研究为核心,都取得了很多喜人的成果,可以说是目前传承保护福建民间舞蹈最为主流的两个方向。
但是,不管是建立博物馆和档案馆、建立传承人保护机制,还是理论研究,都是把福建民间舞作为过去的历史来进行保护,力求把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空间的福建民间舞记录在文字、图片、磁盘、储存卡上,陈列在展柜里,或者依附在以父子、师徒相传的极少数职业传承人身上,以此让将来的人们还能够像看到秦砖汉瓦、汝窑钧瓷一般知道它们曾经的样貌。在这两个方面,福建民间舞的传承保护离不开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大力投入,离不开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学术象牙塔这两个封闭的领域。一旦失去这些特定的庇护,福建民间舞的生存就堪忧。作为一名福建本土的舞蹈教育工作者,笔者总是在思考,福建民间舞作为一种历经了上千年之久,曾经精彩纷呈、鲜活生动的地方舞种,难道真地已经彻底失去了活力,停止了自身的演变和发展,只能被视为历史的产物?难道过去的艺术只能被凝固成一种历史文化的符号和标本而存在下去吗?在理论研究和非遗保护之外,是不是也需要当代舞蹈工作者的身体力行与客观实践,是不是还存在其他可能性?
二、从历史经验中寻找将福建民间舞发扬光大的新思路
其实,舞蹈界对福建民间舞蹈始终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观点认为,福建民间舞的价值在于传统,舞蹈工作者只要负责将它们原汁原味、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就可以了,任何艺术加工、任何变革的尝试都是背离传承与保护的初衷;另一种观点认为,福建民间舞只是街头田间的草根文化,没有多少艺术价值,也难登大雅之堂,于现今的社会,衰亡是必然的,保护与传承更多地应该交给历史文化部门。
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其实都有失偏颇。前一种观点,仅仅从保护非遗的角度讲无可厚非的,但若是从舞蹈艺术的角度来讲,就值得商榷了;而后一种观点,则完全是出自对福建民间舞的缺乏认识和了解。在人类文化漫长的演进过程中,一切伟大的艺术都是在对悠久传统的充分继承和对未来的不断创新中逐步形成的。被称为“国粹”的京劇,一方面继承了昆曲的经典曲目和艺术精华,一方面也有徽剧的“二黄”与“秦腔”的融合,有“楚调”“西皮”以及满族小调的汇通,历时百年直至达到巅峰。风靡世界的“R&B”音乐,是从美国底层黑人的福音歌、基督教赞美诗发展而来,而它更早的源头是非洲部落的原生态音乐。反观舞蹈艺术,类似例子也不胜枚举。芭蕾舞就是在欧洲各地民间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传承、演变,最后才进入高贵的皇家宫廷,走向今天神圣的艺术殿堂。人类的文化艺术一脉相承、源远流长,没有传统,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但继承传统也并不意味着一味信而好古、抱残守缺,不能与时俱进,就会停滞不前甚至消亡。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而福建民间舞虽然是草根的,属于八闽大地劳作之余的田间、港口,属于迎神赛会的祠堂、庙会,但当我们贴近它、真正去了解它、细细去研究它时,就会发现,在它草根、乡土的外在属性之下,也具备着不同寻常的审美属性,不仅能看到闽东、闽南地区古代先民的原生态舞蹈元素,也有明清以降,阿拉伯至东南亚异域文化和中国闽南本土文化相融合后的独特艺术魅力。如果我们能借鉴近现代舞蹈和当代学院化舞蹈的模式与规律,把这些宝贵的内容萃取出来,加以整理加工、改造修饰,最后提炼升华,就能形成一套既具有福建文化传统色彩,同时又能适应当代艺术表现手段需要的舞蹈元素。我们就能用它们去编创形形色色的、具有浓郁福建风格特色的舞蹈作品,以此去表现福建文化之美,表现舞蹈之美,同时表达我们的思想情感。比如今天人们喜闻乐见的蒙族、维族、朝鲜族、藏族、傣族等各民族舞蹈,正是遵循这一规律和方法,逐步从草原、山寨、田间、林场的原生态,走向规范化、艺术化、经典化,走向学院和舞台。
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很多舞蹈艺术家深入相对较为偏远、闭塞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对各种少数民族自然形态下的舞蹈进行采风、学习,从原生态舞蹈中提炼出最具民族文化代表性的节奏、体态、动律和舞蹈语汇,然后赋予它们技巧性、规范性、典型性的处理,最后整合形成了今天能登大雅之堂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体系。这个工作,经过了几代舞蹈家和艺术工作者几十年的积累与耕耘,如今已经蔚然成型,全中国无数的专业艺术院校和专业文艺团体,乃至民间的舞蹈爱好者,都在学习,都在表演,都在创作,在不断地将它们发扬光大,代代传承。或许,这也是福建民间舞应该走的一条必经之路,也是笔者所倡导的保护、继承福建民间舞的一种新的方向。
三、对福建民间舞继承、发扬的新思路的实践性探索
这几年,笔者也一直在尝试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阅读大量研究福建传统舞蹈的著作,一方面利用采风和教研交流的机会观摩、学习了大量的福建原生态的民间舞蹈,向多位福建民间舞非遗传承人虚心求教。经过几年积累,笔者基本完成了对拍胸舞、傀儡舞、钱鼓舞、拐杖舞等几个较有代表性的福建民间舞蹈种类的整理、研究,从中提炼出许多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舞蹈元素,利用当代舞蹈编创思维,实验性地编排创作了一些福建民间舞蹈作品,现结合其中几种作品做一些具体阐述。
(一)男子三人舞《酒酣闽南人》
《酒酣闽南人》的舞蹈元素主要来自于闽南、台湾等地区流传较为广泛的拍胸舞。拍胸舞是闽南地区的劳动者在田间、村落、海滩、船头助兴宣泄的自娱性的舞蹈,同时也是闽南地区迎神赛会等民俗活动中的表演项目。拍胸舞在不同地区有踩街拍胸舞、醉态拍胸舞、田间拍胸舞等不同的风格种类。舞者赤裸上身,头戴蛇形草箍,以手掌有节奏地拍打身体各个部位,即所谓的“打七响”。
《酒酣闽南人》的创作,得到了福建民间舞非遗传承人郭金锁教授的大力帮助。在郭老师的建议下,笔者编创了一个由现实中真实的祖孙三代(郭金锁教授、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民间舞教师郭峰、泉州歌舞团青年演员郭子成)来表演作品中的海岛人家祖孙三代同跳拍胸舞的作品。老、中、轻三代渔民,在打渔归来庆祝收获之际,酒酣耳热,欢快豪迈。原生态的拍胸舞打击节奏较为单一,体态变化较少,更缺乏技巧性。因此,笔者首先在拍胸动律的节奏上进行了一些演变。以四拍打一响表现深沉、四拍打二响表现舒缓、四拍打四响表现愉悦的心情、四拍打八响表现充满激情,三拍三响作为一种行云流水的变奏,高难度的八拍十六响是一种昂扬亢奋下的炫技。慢板的击打,演员需要有极好的韵律感,从而表现“无声胜有声”的内心情感。高频率的拍胸动作需要经过长期专业舞蹈训练的肌肉爆发力、身体协调性。另外,笔者还在作品中加入了福建民间舞中丑舞和高甲戏的动作元素,将跳跃、翻滚,以及专业舞蹈技巧中的点翻、串翻、空翻与拍胸动律相结合。整个作品从慢板进入,首先是传统的原生态的拍胸舞,逐步演进到多层次的节奏变化,祖孙三代轮番献技,快慢相间,抑扬顿挫。作品最后进入高潮,结合了多种专業舞蹈技术技巧并且节奏变化更加眼花缭乱的全新的拍胸舞,呈现出拍胸舞的灵魂——“一曲以身体为鼓的打击乐合奏”。
福建民间舞非遗传承人郭金锁教授对这个作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非但没有认为它让传统的拍胸舞走了样,反而以开放的与时俱进的心态认为,这样的发展与创新让拍胸舞从民间街头真正成为了能登上高雅舞台的艺术作品,让拍胸舞能真正被观众认可和喜爱。
(二)女子群舞《婀娜的钱鼓》
钱鼓舞本是起源于使用铜钱货币的年代,闽南地区乞丐艺人用狗皮蒙筛铁丝串钱制成钱鼓,沿街起舞讨饭,后来逐渐演化为民俗风味浓郁的钱鼓舞。原生态的钱鼓舞动作构成比较简单,但是风格性很强,辨识度很高。闽南民间舞蹈中有一种身体和胯部横摆的动律,是中国其他各个地区舞种中非常少见的,钱鼓舞就是其中的代表。因此,笔者紧紧抓住传统钱鼓舞的打击节奏风格,对这种横摆的体态、动律进行了充分的演绎和夸张,在步伐的方位和幅度方面增加了变化,也进行了进一步的强调,将它们与钱鼓的敲打充分融合在一起,在夸张和细微的交替中,来呈现横摆的婀娜多姿。从某种意义上说,钱鼓舞与横摆体态动律的结合,充分借鉴了被誉为傣族舞蹈之灵魂的“三道弯”,以“横摆三道弯”演变出多种多样的变化,让福建民间舞蹈也同样能展现出女性婀娜多姿、妩媚轻灵的风韵。
(三)男女双人舞《古厝黄昏》
《古厝黄昏》的核心舞蹈元素采自福建民间舞中的傀儡舞,并且以闽南地区城隍祭祀抬火鼎“踩路”的“火鼎公、火鼎婆”为人物形象。傀儡舞,俗称丑舞,其实就是在对闽南传统艺术布袋戏和提线木偶的生动模仿中逐步演化而成的舞蹈种类。它的体态核心,就仿佛一个“吊”字,好比人体的各个关节如提线木偶般被数十根线牵拉提引。源自美国的街舞中,有模仿机器人的Locking(锁舞)、Breaking(霹雳舞)以及模仿小丑的Clown(小丑舞),这些舞蹈并非只是拘泥于一成不变的简单套路,而是将动作不断演绎、组合、丰富多彩、变化无穷,成为全世界当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舞蹈。闽南的傀儡舞也完全可以借鉴街舞的理念,将傀儡舞活学活用起来。因此,笔者在创作《古厝黄昏》时,以“吊”字形的体态风格的核心,创作了一系列模仿提线木偶的肢体和关节运动的动作元素,以求实现表现力和技巧性方面的提升。同时,笔者还希望利用闽南民俗舞蹈中人们耳熟能详的火鼎公、火鼎婆来作为作品的人物角色,就如同梁山伯与祝英台也能用芭蕾或古典舞来表现他们凄美的爱情。在福建特色浓郁的闽南古厝中,夕阳下,曾经一直以扮演火鼎婆为生的老阿婆怀念已经死去的丈夫火鼎公,想起他们年轻时候在一起的欢乐时光,也感叹岁月催人老,两人如今已经阴阳两隔。追忆年轻岁月的部分,以诙谐的傀儡舞为表现手段,还增加了大量男女演员的托举缠绕的舞蹈动作。
笔者的学生宋怡娴及其双人舞搭档徐陈林都是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优秀的中专毕业生,后双双考入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专业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他们以深厚的专业舞蹈素养以及对福建民间舞充分的学习与了解,成为了《古厝黄昏》最合适的表演者。2018年他们表演的这个作品在与来自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中央民族歌舞团等的众多高手的比拼中脱颖而出,斩获了华北五省舞蹈大赛专业组创作二等奖、表演二等奖;同年,他们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舞蹈世界》的舞台,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这无疑是将福建民间舞推上当代舞蹈艺术大舞台的一次成功实践。
四、结语
笔者陆续创作的一些福建民间舞元素的舞蹈作品,后来集合成了组舞《闽南随想》。这是笔者对传承保护福建民间舞的新的思维方向的一种实验性实践,虽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对传统舞种整理、提炼的工作也受限于本人艺术水平无法做到真正的平衡与完美,但很多领导、专家、舞蹈艺术工作者还是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对笔者继承、发扬福建民间舞的新的思维方向和大胆尝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然而,任重而道远,笔者所做的努力只是抛砖引玉,要真正完成这样的工作,还需要更多的专业学者、舞蹈艺术工作者、传统艺人来倾注心血、共同努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不仅能在博物馆里看到关于福建民间舞历史的文字记载,能从非遗传承人身上看到原生态的福建传统民俗舞蹈,还能从更为艺术的大舞台上看到更多用福建民间舞元素编创的能呈现福建本土特色和文化风采的全新的舞蹈作品,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能更加了解和爱上福建传统文化艺术。福建民间舞承载着八闽大地源远流长、独树一帜的审美密码,它如同璞玉,等待着这个新时代的新的雕琢。
参考文献:
[1]翁郑琦,朱爱箴.福建省民间舞蹈资源现状调查报告[R].福建艺术研究院,2011.
[2]黄明珠.闽南传统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3]蔡湘江.泉州民间舞蹈[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4]陈向群,杨丽芳.閩南民间宗教舞蹈及其文化生态保护[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5).
[5]郑玉玲.论闽南民间舞蹈文化脉络与艺术特色[J].艺术教育,2010(10).
作者简介:何海飞,福建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