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9-24王唯怡
王唯怡
摘 要: 英语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交流语言,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如今在以往英语教学中,教师大多重视人文方面,而忽略复合型人才培养。英语教育专业应该随着趋势采用专业加英语等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具体说明在目前高等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内容和方式。
关键词: 深化改革 民办高校英语专业 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引言
根据我国相关制度条例来看:必须要全方面地推动素质教育,从而培养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人。就目前我国高等人才教育培养方式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高等院校教育过程中,人才培养方式仍然存在和目前社会发展需求脱轨的现象。对于目前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切实改革和优化人才培养方式,创建对应的培养体系及培养综合型、复合型的人才是目前适应市场需求重点开展的工作内容之一。
一、研究的内容和背景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高等教育改革内容就被纳入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考核范围内。2013年随着十八届二中全会的开展,明确提出要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化改革。就目前来看,高等教育的改革大多由政府引导,相应的高等教育学校大多缺少一定的自主性及市场思想的积极性,致使教育领域全面深化改革较为迫切[1](92)。现如今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大多看重人文教育,且较为倾向英语语言理论和文学课程教学内容,忽视目前经济不断发展的需求,忽略对于学生之后职业生涯的发展铺垫。所以,目前时代下针对高等教育学校的教育深化改革,很大一部分高等教育学校开展了英语加专业及专业加英语等专业,但这种改革模式为英语学科带来了定位异化、职业化及工具化的影响。
二、研究的主要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融合和交往逐渐频繁,社会及企业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只增不减,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以往英语专业的偏向性对人才发展和职业能力都有了一定的限制,所以目前形势下高等教育英语专业应该不断改革和优化教学模式,以此适应逐渐发展的社会要求。怎样改革和优化,改革和优化达到什么程度最好,这两个问题是英语专业持续发展的重点,且社会发展需求、课程安排、最终培养目标都是目前高等教育学校英语专业改革和优化的重要因素。
三、英语专业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含义
在英语专业中培养复合型人才首先要重视知识、技能水平及个人素质,且这三个方面必须融合,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实际英语专业教学中,想要培养复合型人才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通过语言实践训练让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及应用英语知识,丰富英语知识结构,提高表达、思维能力。其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明白基础教育才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基础教育主要是專业教育,通过专业教育让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让学生通过基础教育学习一定的词汇量及语法等[2](38-41)。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了解英语方面的文化知识,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对目前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优化,开阔学生的视野,适应日后职场发展需求。再次,技能才是培养的重点。想要在英语专业中培养复合型人才必须培养技能水平。主要目的是在实际教学中促进学生对英语应用的掌握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化素养。技能培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培训,二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最后进行定期应用演练。定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是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实际应用演练中,提高学生英语应用水平,并让其接触相关英语企业,从根本上让其了解社会对英语专业的需求,以及英语专业的重要性,为日后工作打下基础。
四、针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进行分析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从多个角度对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就目前来看,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应用性培养需要根据相关就业单位需求进行,如对于企业中的英语翻译岗位来说,对口的人才需要针对商业合同的商谈及辅助交流沟通等方面的内容着重培养。但根据目前阶段情况进行分析,在以往教育方式下培养的人才虽然具备较强的基础知识,但是在实际口语交流中还是有着一定的缺陷。想要解决这种问题,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对教学情况进行了解和改革,具体内容如下:
1.根据实际人才需求,制定培养的方式。
想要培养良好的复合型人才,首先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实质性的需求,通俗来说就是根据目前市场需求与时代发展制定相关的培养方式。就目前来看,大多和英语有关的企业单位需求最多的人才类型是应用型人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着重考虑这类问题[3](162-163),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创建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方式,保障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具备工作中需要的技术能力,为其综合发展打下基础。
2.结合网络多媒体技术。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化技术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在制定培养方式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就目前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学校在实际培养中大多数已经结合多媒体。根据现阶段情况分析,目前时代下的大数据、云数据及多媒体技术均可以为英语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一定的帮助,如在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时,教师可以使用相应的录入系统,通过网络技术掌握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情况等,其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创建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下高校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
1.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查。
想要解决目前阶段残留的以往培养模式,必须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此类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到相应的解决方式。其次使用网络技术统计相应资料时不难发现,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英语专业教学中,学生理论知识掌握较好,而实际应用口语的机会较少,致使学生无法通过交流的方式印证学习内容[4](67-70)。对于这种问题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改革和优化教学方式,并定期增加口语交流训练及实践环节,在保障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通过相应的渠道应用学习的知识,从而让学生在应用过程中加深基础理论知识及对自身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正。
2.分析教学情况,研究改革方式。
具体来说,目前高校教育英语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方式主要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并重视学生对基础理论的学习情况,然后根据相应的学习情况进行修订。但就目前来看,大规模改革教学方式容易对多批次学生造成影响。如果制定的模式中存在问题,不仅会影响学生在校学习情况,还会对之后工作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教师应该在改革教学模式的同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让教学模式小规模实验无误后再进行大规模教学,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要对目前使用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查,将对学生学习造成影响的因素加入其中。其次对学校所在的地区进行分析,并重视各地区相关单位的用人需求,再对教育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使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从而有效实施教学方案。最后是对教育体系进行研究,并进行相应的转变,在对教育体系做出贡献的同时,创建良好的人才培养方式,为相关企业输送综合型人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培养过程中,要充分了解相关单位的体系,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另外,为了切实保障创建的教育方式能够准确应用,应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人数及学生创建相应的试验点,并根据试验教学结果不断优化相关教学模式,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再和接受以往教学模式的学生进行对比,全方位通过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对试验教学过程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创建的教学模式是否可行及对学生日后发展是否具备一定的意义。
六、对人才培养方式的应用方向进行分析
1.拓展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首先一门语言的使用必须有所了解。英语传统教学方式只重视词汇和语法的学习,面对不同时代和企业环境需要进行改革和优化。如在实际“陷阱”英语教学中,在对交际法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时,教师必须创新语法,避免学生陷入翻译法的“陷阱”,更不能让学生限于英语只是传授词汇教学的误区。在实际课堂上,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并在课堂中创建更多的语法和词汇,且可以使用问答和趣味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在教学中如果单一地对学生的语言进行强化是不可以的,所以教师应该在上课前备好课[5](135-136),思考前一堂课中出现的问题,并整理好语法教学与口语教学的关系及不同,并安排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比例,多样化地展开英语教学工作。在实际学习中展开英语口语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也是目前阶段高校英语教育的主要要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相关要求,将教学过程作为交流沟通的过程,并创建相应的情境模式,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以学生为主,切实有序地展开教学。
就英语专业教学来说,与其他种类教學相比,英语教育具有一定的感性因素。在实际教学中对英语语言的语句依据语义进行分析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转换力,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语言的实际用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方式开展教学,在保证学生自主展开学习的同时,获取相应的知识,以此保证学生学习知识的稳定性。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不是牵引作用,而是引导作用,在学生学习出现问题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帮助找到对应的学习方式,以保障学生学习情况为主要内容,促进其综合性发展。
七、培养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是目前经济发展的需求重点
培养英语专业人才,首先要突出实用性和复合性,才能逐渐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提高毕业生在市场的竞争力,从而扩大就业面。
高等教育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较为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专业所学知识的局限,无法满足目前社会企业岗位对就业人员知识水平的多样化及复合化水平的要求。特别是目前形势下,沿海及中西部地区逐渐对产业进行优化和转型,对人员的要求逐渐增加,普通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目前企业的需求。对于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只要熟知英语知识,通过相应的考核就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地位。总体来说,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在西方国家进行了实验教学,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使用短期、快速等方式培养英语人才,此后这种教学模式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并逐渐成立了国际英语教学会,对较多的公益活动奉献了较大的力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教育行业对教学改革越抓越紧,在英语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中重视语言及应用性的研究,教师们必须根据英语专业具体情况及最终就业的职业性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将语言知识与复合性及应用性相融合,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英语应用能力,适应目前经济发展需求。
结语
由此可见,逐渐发展的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现如今,在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下,如何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是重中之重。相关教育人员应该在实际英语专业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实际应用为主要内容展开学习,在丰富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应用水平,促进其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诗映.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15).
[2]杨蔚,贺晓琳.转型发展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导向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4).
[3]郝娟.高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30).
[4]甘丽华.新形势下高职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5]宫珂,王婷玉.高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对策的思考[J].语文学刊,2009(2).
课题: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师教育振兴计划指导下民办高校学前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课题批准号:2019-GX-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