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用小黑麦生长特性及生产利用前景
2020-09-24张晓霞陈伶俐王建辉梁亚爽
张晓霞,陈伶俐,王建辉,梁亚爽
(河南省饲草饲料站,河南 郑州 450008)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河南省草食畜产业发展速度加快。近年来,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奶牛肉牛发展的意见》、《河南省奶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支持政策,进一步推动优质草畜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升级,从秸秆畜牧业向饲草畜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近年来生猪、家禽行业由于疫病带来的市场动荡,使一部分养殖企业转行到牛羊产业上来,草食畜发展不断壮大,与此同时也对优质饲草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满足草食畜的需要量外,养殖企业更期望能够降低饲草成本,尤其是奶牛养殖,除苜蓿大量进口外,所需禾本科牧草燕麦也需要大量进口,羊草需要从东北运回,增加了养殖成本。研究表明,饲用小黑麦能够在河南省种植并获得高产优质饲草,加工后可用于饲喂肉牛、肉羊、奶牛等草食畜。同时,饲用小黑麦抗逆性强,生长季内基本不需要施药;种植方式灵活,能够与全株青贮玉米复种,能够作为苜蓿的伴生作物种植;冬闲田种植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裸地覆盖率,并能获得一季饲草。
1 饲用小黑麦的特性
小黑麦是我国第一个人工培育的新物种,由小麦属与黑麦属亲本杂交并经染色体加倍而成,具有超越亲本的生产特性。饲用小黑麦是小黑麦的饲用型,是在小黑麦的基础上以饲用品质为主选育而成,表现为植株高、茎叶繁茂、穗大粒多、抗病性强,大部分品种对白粉病免疫,抗条锈病、秆锈病和叶锈病,生产期内基本不施药,是天然无公害饲草。抗寒抗旱,能够在高寒地区和西部干旱地区种植,也曾作为粮食作物在甘肃、西藏种植;耐瘠薄耐盐,可以在浅山丘陵区和盐渍化轻的土地种植。
试验研究发现,饲用小黑麦乳熟期株高可达2.0 m,分蘖多,叶量大,每公顷鲜草产量可达45 t以上,籽粒亩产达250 kg,分蘖期至抽穗前,植株蛋白含量高达16%~24%,籽粒蛋白含量达20%,赖氨酸含量比小麦高50%,属于优质蛋白青绿饲料。抗寒性强,可耐-20~-30℃的低温,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13℃。
2 生产应用情况
2.1 品种类型
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饲用小黑麦,70年代开始有育成品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通过国家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的品种约9个,包括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春性品种和冬性品种。例如,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中饲237(中早熟粮草兼用品种)、中饲828(冬性品种),适合在黄淮海地区秋播,在长江以南地区可以冬播,中新1881(春性品种)在北方宜春播,南方宜秋播,中饲1048(晚熟品种)和中饲1877,适宜黄淮海地区和西北部分地区秋播,南方冬种;石河子大学培育的石大1号,适合我国西北冬麦区及冬春兼种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培育的冀饲3号(中早熟品种)等冀饲系列适合黄淮海地区秋季种植;克劳沃(北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牧乐3 000,适合黄淮海地区冬闲田种植;甘肃农业大学培育的甘农2号小黑麦适宜于海拔1 200~4 000 m、年均温1.1~11.0℃、降水量350~1 430 mm 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和灌区种植。由此来看,大部分品种适合在河南省秋季播种。
2.2 种植区域及模式
在欧美国家,饲用小黑麦已经作为主要的饲草应用在畜牧业生产上,种植面积不断增长。我国对饲用小黑麦的研究利用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作为粮食作物在我国西南、西北的高寒山区种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口粮的需求量降低,而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对优质粗饲料的需求也相应地增加,饲用小黑麦开始作为饲料作物大面积种植。在河北低平原区,饲用小黑麦适宜秋季播种,种植模式主要有林草间作(在幼龄果树或其他林下种植,每公顷可产鲜草15 t左右)、草棉轮作(秋季播种饲用小黑麦在翌年5月初收割后种植棉花)、饲草轮作(一季饲用小黑麦与两季青贮玉米接茬种植,每公顷鲜草产量可达225 t)等模式。在贵州地区种植,生育期235 d左右,既能作为饲草种植,也能收获籽粒。作为饲草种植可以收获青草2.5 t 左右,干草超过900 kg,收获籽粒每666.7 ㎡可达280 kg;除单独种植外,也可以与箭舌豌豆1∶1混播,可提高鲜草产量50%以上。孙涛等研究表明,饲用小黑麦可以在西藏地区与燕麦草等复种。戚志强等研究表明,在苏南丘陵区,饲用小黑麦可以作为苜蓿的伴生作物,抑制杂草,提高苜蓿的存活率。春性饲用小黑麦在新疆及西北地区广泛种植。李积铭等研究表明,饲用小黑麦可以在河北地区冬闲田种植,不仅能弥补冬春饲料不足,还能覆盖冬季裸露土地,防风固沙。苗兴武等人研究表明,黄河三角洲棉区一直实行棉花单作,可以利用冬闲田,种植一茬饲用小黑麦,增加棉农收入。根据不同的气候地域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在黑龙江盐碱化土壤、福建中亚热带地区也可以作为饲草种植。由此来看,选择合适的品种,在河南省各地均可种植。
2.3 收获加工及应用
饲用小黑麦整个生育期内植株蛋白质含量高于大麦,可根据生产年需要全株收获做牧草,也可以秆穗分开收获用秸秆和籽粒精料。全株收获用作饲草时可刈割用作青绿饲料、调制干草或青贮。收获干草时宜在开花后7 d刈割,可获得较高的干草产量和品质,延迟收获会导致植株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升高,影响采食量和消化率。制作青贮饲料宜在乳熟期收割,能够获得高品质的青贮料。缓解冬春饲草不足时,可以在拔节前青刈一次,留茬5 cm以上,不影响再生草生长,但产量有所降低,研究表明,两次刈割产量低于一次刈割。
谢运等报道称,开花至灌浆期刈割青贮的饲用小黑麦蛋白质和胡萝卜素含量均比青贮大麦高,泌乳牛采食量显著高于青贮大麦,且饲喂饲用小黑麦青贮泌乳牛所产的牛奶乳脂率也比饲喂青贮大麦高。张文娟等研究表明,小黑麦干草替代羊草饲喂高产奶牛可大幅提高产奶量,且不影响采食量和奶品质;饲喂围产期奶牛,可以显著降低产后瘫痪、皱胃变位、子宫炎等产后疾病的发病率。除奶牛外,小黑麦干草还可以饲喂肉羊,添加量为日粮的25%,能够提高日粮代谢率。如果饲用小黑麦秸秆和籽粒分开收获,秸秆可以青贮利用或晒制干秸秆作为填充物饲喂家畜,籽粒可以作为基础日粮饲喂猪、牛等家畜。研究表明,在育肥猪的日粮中增加小黑麦籽粒添加量,减少豆粕等的添加量,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同样可以在肉鸡日粮中酌情添加。
3 在河南省的种植及应用前景
在河南省,选择中早熟品种于9月中下旬至10月初播种,播种量每公顷150 kg 左右,行距20 cm,播种深度3~4 cm,播后一周左右出苗,越冬前分蘖数可达8个,整个冬季保持青绿状态,返青后能够快速生长,翌年5月底或6月初进入乳熟期,即可收割调制青干草或制作青贮,株高一般在190 cm左右,每666.7 ㎡产鲜草2.5 t左右。在种植模式上,可选择与青贮玉米接茬种植,或与其他农作物轮作。以饲草型种植为主的种养户,可以选择秋季种植饲用小黑麦,翌年种植两季青贮玉米,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生物质产量,获得高的饲草产量。在加工方面,若调制青干草,可在收获时选择带压扁功能的收割机,可晒制成高质量的优质干草,蛋白质含量约10%左右;制作青贮,当植株含水量降到70%~75%时切成草段,压入青贮窖内青贮,40 d后即可开窖饲喂家畜。在分蘖至抽穗前期收获,可加工成草粉,据测算,此阶段饲用小黑麦整株蛋白质含量高达16%~24%,并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若在饲用小黑麦草长到30~40 cm苗期收割,可通过快速高温干燥加工成草粉。在应用方面,目前河南省奶牛养殖主要饲草为进口苜蓿、进口燕麦和东北羊草,辅以本地花生秧、麦秸等,养殖成本较高,若在本地种植饲用小黑麦,用饲用小黑麦替代进口燕麦和东北羊草,能够显著降低养殖成本,饲喂肉牛和肉羊同样如此。研究报道,饲喂奶牛时每天替代2 kg 羊草,可每天增加收益2 元左右,且牛、羊增重快,奶产量高,奶质好。
饲用小黑麦适应范围广、产量高、抗逆性强,是家畜优质的饲草之一。但目前市场上成熟的品种较少,国内对饲用小黑麦在奶牛、肉牛和肉羊等草食家畜上的应用研究也较少,一方面,应利用现有品种开展种植、加工利用和饲喂技术研究,另一方面,应加快选育适合河南省的饲用小黑麦品种,鉴于河南省春季常有强风,应加强饲用小黑麦在抗倒伏方面的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