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长效心理护理干预
2020-09-24岳杰
岳杰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 内科,山东 淄博 255000)
0 引言
老年高血压是指64 周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其发病率约为49%左右[1]。以往受医学研究制约,认为老年高血压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经大量临床研究及实践证实,若不能及时、有效的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则会严重增加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病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受长期用药治疗、控制饮食、基础疾病以及对疾病预后缺乏信心等因素影响,患者多存在较重的心理负担,而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仅会增加血压控制难度,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为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应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长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由我社区管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男33例,女29例,年龄65-82岁,平均(73.53±4.17)岁,病程3-17年,平均(7.11±3.12)年。对照组62例,男35例,女27例,年龄66-83岁,平均(74.20±4.85)岁,病程4-18年,平均(7.42±3.64)年。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为高血压,舒张压≥90 mmHg,收缩压≥140 mmHg;②年龄64周岁以上;③临床资料完整,可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主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②沟通障碍患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依从性差患者等。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长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①组建心理护理小组:由经验丰富、具备心理护理知识的护理人员组成心理护理小组,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感,能够自觉程度长效心理工作;②建立护理人员个人信息卡:为所有小组成员建立个人信息卡,详细记录其姓名、年龄、联系方式等信息;③建立护患关系:患者可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信息卡,选择自己喜欢的护理人员为自己提供长效心理服务;④个性化护理:与患者深入沟通,了解其患病原因、治疗中遇到的困难,并以此为依据,制定长效心理护理计划;对低学历患者,在开展心理护理时,应基础医学教育为主;对心理悲观、抑郁的患者,应多给予其鼓励、激励,使其端正心态;对能够使用微信的患者,应通过微信的方式与患者保持联系,给予其持续心理指导;对智能手机操作不熟练的患者,应以电话、家庭访视为主;对有午睡习惯的老年人,应合理安排护理时间,避免影响患者休息;⑤护理监督:护士长应负责护理干预方案的监督,通过患者咨询,了解护理方案的执行情况,完善奖惩机制。
1.3 评价标准。①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包括收缩压及舒张压;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依从性分为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评价,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几个等级,依从率为前两者合计。③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评价,分为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几个方面,各方面总分分别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采取SPSS 21.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使用(%)、(±s)表示,采取χ2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水平对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对比(±s,mmHg)
表1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对比(±s,mmHg)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
2.2 治疗依从性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为96.77%,对照组为82.26%,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bP<0.05。
?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n(%)]
2.3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物质生活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老年高血压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一般认为,该病与患者年龄增大有关,当患者进入老年期后,其主动脉壁中层以及内膜增厚,可导致管腔狭窄,血管硬度增加,最终诱发高血压[2]。患者发病后,其主要临床表现即血压明显波动,且其血压波动情况与患者情绪、体位、季节、昼夜变化等因素均密切相关[3]。因此,控制其血压波动危险因素,维持血压稳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极为重要。
研究发现,由于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较低,经济负担及心理负担较重,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其配合程度会明显下降,影响其康复效果[4]。同时,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社交功能下降,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严重的自我感受负担,影响其治疗的积极性。因此,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应给予患者长效心理护理干预,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水平,缓解其负性心理[5]。长效心理护理干预要求对患者进行长期、持续的心理干预,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充分利用家庭支持、社会支持,恢复其治疗信心及积极性,缓解其不良情绪。在本次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为96.77%,对照组为82.26%,差异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物质生活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长效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为确保达到预期的干预效果,应选择经验丰富并掌握心理护理技能的护理人员负责心理护理工作,同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提高干预方案的个性化程度,提高心理护理方案的执行效果。综上所述,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长效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其血压控制效果及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应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