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心身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2020-09-24郭佳张沁莲通讯作者叶冬婷
郭佳,张沁莲通讯作者,叶冬婷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2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2)
0 引言
关于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卫生人员在工作场所所受到的一切威胁、辱骂、攻击,从而会严重影响工作的心身安全、降低幸福指数,还会威胁到其身体健康,医院工作场所暴力通常有两种,即心理暴力、身体暴力。急诊科作为开展医疗工作的重要“窗口”,是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场所,也是发生工作场所暴力的主要部门。根据国外调查研究发现,急诊护士在工作场所中所遭受的暴力伤害率为60-90%[1]。本文现选取200名急诊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心理调查旨在急性护士在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之后的心身健康状态,为其开展心理辅导,致力于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改善,详情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群体抽样的方法,对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山西太原市内5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215份问卷,回收率100%。最终筛选200份符合条件的急诊护士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男4名、女196名;平均年龄(32.6±12.2)岁;学历:中专36名、大专88名、本科及其以上76名。
1.2 方法
1.2.1 调查问卷:本次调查所采用的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三个部分。①护士个人资料,如性别、年龄、学历、工作时间等。②工作场所暴力频度量表[2]:测量近12个月内急诊护士遭受躯体攻击、情感虑待、威胁恐吓、言语的性骚扰、驱体的性骚扰的暴力发生情况。③心理调查量表:针对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急诊护理,在调查其心理健康状况时采用SCL-90,该量表与心理、精神方面问题相关的内容共计90项,总共包括基本症状因子9个,如强迫、躯体化、抑郁、敌对、恐惧、精神病性、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每项症状评分可按照1-5级,总分与心理健康状况呈反比,即分数越低,健康状况越好[3]。
1.2.2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安排专人负责,在调查之前做好相关培训工作;在实际调查过程中使用统一指导语,在答卷时根据问卷指导语;护士在开展自我评定时需根据心理自评量表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个人主观感觉,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要求他们在20分钟之内独立完成,然后当场收回问卷[4]。
1.3 观察指标。分析遭受暴组、未遭受暴组的心理量表测试结果;分析施暴者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1.4 统计学分析。关于数据的分析可采用SPSS 22.0软件,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用(%)、平均值±标准差(±s)来表述,取χ2检验(或t检验)对比组间率,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量表测试结果。遭受暴力组的各项症状因子的阳性项目数明显大于未遭受暴力组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心理量表测试结果的对比(±s)
表1 两组护士心理量表测试结果的对比(±s)
?
2.2 施暴者与患者之间的关系。经过研究发现,施暴者主要是患者家属、其次为患者本人,其他人较少。
2.3 遭受暴力后的常见心理症状。急诊护士在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症状,其中最为常见的包括哭泣、感觉到自身精力降低与活动缓慢、任何事情都感到困难、容易紧张、恐惧、感到害怕、情感容易受伤害、自己的脾气不能进行有效控制、心跳快、头脑中时常出现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等。
3 讨论
急诊科作为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病情复杂、病种繁多、病情发展变化快,工作人员在时间紧急情况下往往需要承担较大的责任,工作压力通常比较大,如抢救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等,再加上近年来急诊患者的就诊数量逐渐增加,就诊场所比较拥挤,在面对大量就诊患者时会出现人满为患的情况。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在医院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主要是急诊护士,究其原因急诊科所接触的急危重症与突发事件患者居多,患者就诊时间缺乏规律性,且亲属、陪护人员与患者求医心切,而急诊科通常面临较大的护理工作量,导致急诊护士时常处于被动状态,由此导致护理纠纷与工作场所暴力时常出现[5]。
调查研究发现,在医院工作场所遭受暴力的群体以急诊护士为主,在6个月内的发生率超过40%,尤其是年龄小、工作时间短的护士,暴力性质主要是言语上的侮辱、辱骂、骚扰与折磨。再次是威胁与躯体攻击行为。在工作场所暴力事件中患者及其家属为主要肇事者,这基本符合研究结果,暴力的出现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不满足肇事者要求、患者病情无好转或自认为无好转、诊疗时间长。关于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威胁程度与职称、年龄、工作时间的不同有关,容易遭受工作暴力的护理人员为年龄不足30岁或工作时间不足5年的初级职称人员,工龄不足1年的发生率为92.9%,工龄在1-4年的为70.5%,这可能与他们自身因素有关,如薄弱的服务意识、工作阅历浅、沟通和协调处理能力较低等。
在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会严重影响到急诊护士的心身健康,为此管理者需要科学的处理各种工作场所中的暴力事件,强化观察其心理变化并积极的开展心理干预,在事件发生后需将同事间支持系统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及时开展心理疏导,致力于心理压力的不断减轻。与此同时,致力于护患关系的改善与职业压力的有效缓解;安排新入职护士实行导师制,以此可促进其快速成长[6]。
经研究发现,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急诊护士,各项症状因子阳性项目数明显大于未遭受暴力的护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施暴者主要是患者家属、患者。
综上所述,在临床急诊科护士极易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严重影响其心身健康,为此需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急诊护士在工作中免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