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赫e小调二部创意曲的演奏分析

2020-09-23刘姝畅

黄河之声 2020年12期
关键词:演奏分析巴赫

刘姝畅

摘要: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出生于1685年,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在我们的概念里巴赫即是“巴洛克”时期的代名词,他的作品是巴洛克时期宫廷和宗教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音乐——复调音乐。本文笔者将对《二部创意曲》的第七首——e小调二部创意曲的音乐风格和演奏做浅显分析。

关键词:巴赫;复调音乐;二部创意曲;演奏分析

一、二部创意曲

创意曲是巴赫用来称呼她为自己的孩子们写来当作练习用的曲子的名称,本意在于通过这类乐曲告诉他的孩子们怎样把一个动机加以有创意的发展,使其最终成为一首完整的作品。巴赫的一生创作了无数作品,单创意曲就写了30首,包括了二部和三部创意曲。其中二部创意是巴赫比较精巧的作品之一,在演奏时左右手分别有着不同的节奏和旋律,两手相互配合,主题旋律交替出现。

二、音乐风格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所以,他的音乐带有巴洛克时期宫廷音乐高贵、庄重并充满情感的特点。而他所处的时代使它可以接触到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音乐。本首创意曲有很强的复调性,内容严肃、庄重、深刻并且神圣,是巴赫学习了法国,意大利和德国音乐风格后的产物。

三、演奏分析

(一)装饰音

该首创意曲的写作中出现了运用了大量的装饰音,而这些装饰音的运用也给这部作品带来不一样的色彩。

1.短颤音和波音。短颤音和波音的演奏时值较短,在演奏时有一定难度。我们以开篇第一小节出现的短颤音为例,左手开头虽为完整的一拍,但演奏时我们要将它看成是两部分来演奏,第一部分是前半拍,第二部分则为后半拍。前半拍由e开始向下弹奏颤音,颤音结束落在e上。在演奏时我们要注意指法的运用,严格地按照谱面上标注的指法进行弹奏;波音出现在第二小节第一拍的右手,它与短颤音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由e开始向下弹奏波音,波音结束时落在升d1上。在作品中颤音和波音交替出现,使每个小乐句之间存在细微的变化,从而给人带来新鲜感。整首创意曲多次出现这两种节奏型,所以我们要将它视为我们练习的重点。在演奏短颤音和波音时要减少手指与琴键的接触面积,用指尖触键,手臂与手指放松,轻盈的触键,同时要将每个音弹均匀,这样才能使我们演奏出的颤音不会给人听觉上以突兀的感觉。

2.长颤音。这首作品的第一个长颤音出现在第七小节中,由第三拍開始的长颤音,演奏时值长达六拍,演奏时由el开始向下弹奏颤音,结束音落在d1上。持续的长颤音为第九小节的重音d2起到了铺垫情绪的作用,使高声部旋律在颤音之后达到一个情绪的较高点。

(二)跳音

跳音我们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巴赫音乐中的跳音,却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我们以该首创意曲第六小节第三拍和第四拍的左手为例,这两拍的最后四个音标都有跳音符号。如果我们按照传统意义上跳音的概念来演奏的话,会将E、c、d、D这四个音弹得短促而尖锐,但是在这里我们要把这种跳音更多的用断奏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其演奏出的音乐时值略长于断奏又不可超过连奏。

(三)力度

在本首创意曲的谱面上标记着大量的力度标记,其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f,p,mf,eresc以及标记在单个音符上的力度标记>。

巴赫的音乐作品带有巴洛克时期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的典型特征,有着严谨的对位和复杂的多线条旋律。欣赏巴赫的音乐总能给人以华丽,宏伟的感觉。而我认为,在这其中巴赫乐谱中所出现的演奏力度变化的标记起着极大的作用。试想,如果除去这些力度标记,单纯将这些旋律不加修饰地演奏出来的话,即便是乐谱本身有着严苛的对位,丰富多变的旋律线,也还是难免会让人觉得毫无生气甚至枯燥无味。

力度标记为巴赫的音乐增添了色彩,使音乐本身变得富有生气。就像在本首创意曲的第一小节中,由右手最先开始在高声部用较强的力度展开音乐的主题,而左手旋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虽音符与音型大致相同,但由于演奏力度不同,则带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右手旋律力度不断增强,第三小节c2的重音标记将整句的情绪推向一个最高点,随后右手力度慢慢减弱,此时左手的低声部旋律力度开始增强,开始新一轮的主题旋律演奏。

如此反复,变换给人以听觉上的冲击,不让听众有喘息的机会,直至乐曲结束依旧会让人觉得意犹未尽,但同时却又让人觉得这是一场圆满的收场和落幕,我想这便是音乐中力度变化的魅力。

(四)声部

巴赫的复调音乐以拥有多条旋律声部著称,通常是一条主题旋律在多个声部中交替出现,并伴有不同的伴奏型。二部创意是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全曲只由两个声部构成,主题旋律在左右手中交替出现。以本首创意曲为例,主题旋律首先出现在第一小节第一拍的后半拍的右手,随后到第一小节第三拍的后半拍,主题旋律开始在左手出现。到第二小节第一拍的后半拍,主题旋律再次在右手出现。由此往后,旋律声部以不同的形式和音高交替变幻地出现在左右手中。

(五)曲式

本首创意曲的调性为e小调,本曲的主题仅仅只有半个小节,即从第一小节第一拍的后半拍开始到第三拍结束,此后连续不断的模仿主题旋律。呈示部是自由对题的卡农式模进加终止式至第七小节结束于G大调。第二部分也运用了主题连续不断的模进,正、反向模仿并加用了长颤音的衬托,先后经由D大调、b小调、a小调、G大调、e小调至终止。

结语

巴赫的二部创意曲虽然是他众多复调音乐作品中相对较容易演奏的作品,但是通过其创作及其演奏的分析,能够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巴赫音乐的风格特点。从而让我们在以后演奏巴赫其他的作品时,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曲目的创作特点,旋律的走向以及演奏的方式方法。最终达到能够较为完整地演奏巴赫的音乐作品的目的。

猜你喜欢

演奏分析巴赫
让人闻风丧胆的巴赫
古筝重奏曲《沙漠玫瑰》的演奏分析
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曲式及演奏分析
我是听巴赫的
一个也不能少
斯克里亚宾b小调练习曲Op.8,No.3音乐特点与演奏分析
钢琴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创作特点及演奏分析
一生都在争工资的巴赫
巴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