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表演过程中的动态平衡

2020-09-23佟圣金

黄河之声 2020年12期
关键词:动态平衡声乐表演训练方法

佟圣金

摘要:声乐表演并非是静态的声音传递过程,而是一个将声音、气息、肢体、眼神、表情、感情融为一体的动态呈现过程,掌握这一艺术表演形式中的动态平衡需要演唱者在日常进行大量科学有效的训练。本文主要从声乐表演过程中的动态性表现和动态训练方法两个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演唱者提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声乐表演;动态平衡;训练方法

声乐表演具有艺术性和审美性的特征,歌词一般都是具有文学色彩的静态表象,当静态表象呈现在表演者面前时,表演者必须赋予其生命力,才可使静态意象转化为动态呈现。因此表演者应该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倾注其中,赋予歌词恰当的色彩、节奏、韵律。

一、声乐表演过程中的动态性表现

(一)声音的动态性

对于声乐表演者来说,如何在现有的声音条件基础之上,最充分地展现出声音的魅力,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我们知道声音在表演中可以大致分为真声、假声和混合声三个类别。其中,真声是指声带主体振动发出的声音;假声是指由声带边缘振动发出的声音;而混合声则是高音区的假声中带有真声成份或中、低声区的真声中掺有假聲成分的声音。为了使表演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演唱者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进行大量合理、有效的训练,来加强声音的动态性。

(二)表演的动态性

动态,代表一种动作的行为或者变化,是运动变化时的状态,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要“动起来”。著名声乐教育学家沈湘先生曾经说过:“歌唱是一种运动”。声乐表演时,演唱者要注意气息的动态性,也要注意情感表达的动态性。为了呈现给观众完美的视听表演,演唱者要注意手势、眼神、身段、步伐、表情等等肢体上的动态呈现。这一过程需要表演者的大量练习,来找到自己最舒适、最优美的动作定势,同时需要对自己的各部分器官进行协调和配合,达到一种和谐自然的美感,而不是刻意的或者僵硬的姿态。当然,这样一种和谐的状态并不是从歌曲一开始保持到歌曲结束,它应该随着表演中的不同吐字、咬字,不同声区的运用,以及不同情感的转变之中,找到随之变化的舒适区,从而建立起灵活的动态平衡状态。

(三)气息的动态性

除了良好的声音条件和完美的乐感、律动感之外,声乐表演过程中的气息同样不可忽视。因为每一个音调、每一句歌词的表达都需要气息的支持。气息的运用离不开“呼”和“吸”两个相互交替的运作过程。吸气时,人体会有自然的一个瞬间停顿,在肌肉的控制下,使吸进来的气慢慢地、平稳地呼出。气息是声乐表演中的重要因素,演唱者的歌声动力要依靠气息供给,吸入的气体对声带造成了冲击,气流振动发出声音。一个优秀的演唱者,必须要做到灵活运用呼吸,使之成为一个富有韵律的动态过程,适配于歌曲的表达。没有适当气息支持的声音就会“紧”、“僵”,缺少舒适感和自然感。想要恰如其分地利用气息,就要学会控制气息,只有这样声音才会持久有力,维持在一个动态平衡状态之中,帮助演唱者稳定在良好的歌唱状态中。

(四)表达的动态性

声乐演唱中想要完美展示歌曲的内涵,单单是将歌曲完整无误的唱出是不够的,更需要演唱者将自己的理解和真情实感注入其中才能使这一个表演过程灵活生动。比如在表演经典红色曲目《保卫黄河》时,演唱者就要展开想象,将自己置身于那一时代背景中,通过自己真实情感的抒发来将听众带入到演唱情境之中,使之产生情感共鸣。

二、声乐表演过程中的动态训练方法

对于声乐表演者来说,想要维持好表演过程中的状态,日常的基本功训练是不可缺少的。在高强度、长时间的表演过程中,训练不足的演员会出现体力不支、气息不稳等影响表演效果的现象,因此我们应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功训练。

(一)加强体能训练

声乐表演工作者的体力尤为重要,体力不支有再好的嗓音条件或者演唱技巧都是无济于事的。所以日程生活中合理科学的体能训练必不可少。表演者可以通过跑步、瑜伽、体操、杠铃、游泳、拳击等各种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体育运动来加强自己的体力。除此之外,在表演之前的一段时间,演唱者应该有意识的进行健康饮食,第一是为了保证自己的身体状态,第二也是为了将自己的声音保持在最佳水平上。

(二)加强气息训练

体能运动可以增强声乐表演者的肺活量,但是肺活量并不完全等同于气息。演唱中最重要的是加强对自身气息的控制,使之完美恰当地展现声音的魅力。表演者在舞台上一般不会是呆若木鸡地站着不动,一定会有肢体上的动作,因此学会如何在“喘气中唱歌”和怎样在“唱歌中喘气”就很重要。一开始边做动作边歌唱是肯定会出现气喘吁吁、声音发抖的现象的,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演唱者立刻解决这个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来逐渐改善这一问题。比如我们在做有氧运动时可以注意监测自己的心跳或脉搏,当呼吸有一点急促时,开始借机练习演唱曲目,并尽量控制自己的发音位置保持稳定、保证气息处于稳定平和的状态。在运动结束之后再次练声或练习歌曲,并尽快平复自己的气息。除此之外,演唱者还可以在其他的动态状态下进行发声练习,开始阶段可以主要以民族舞或是古典舞中的一些基础、简单的舒展动作为主,在舒缓的动作中练唱,气息稳定之后逐渐过渡到较快、动作幅度稍大的舞蹈动作,同样练习歌曲的演唱。这主要是为了让歌唱者经历不同的动作状态,都可以保证身体变化时声音和气息的稳定性。

结语

声乐表演过程中,演唱者应该有意训练自己身体的协调性,并在动态中练习演唱曲目,从而获得声音和气息的稳定性,保证舞台表演中的良好演唱状态。声乐表演本身就是一个较为抽象的艺术活动,具有一定的难度。歌唱者在表演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歌舞的完整性,也要注意自己声音和气息的稳定性,同时还要关注情感去舞台表演的适配性。这的确需要时间去琢磨,也需要日常生活中的大量科学有效的训练。

猜你喜欢

动态平衡声乐表演训练方法
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特点及训练方法研究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研究
赏析2017年高考物理动态平衡问题
析拉绳旋转试题解动态平衡问题
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
浅谈动态平衡问题的解法
当前高校声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表现力缺失现状与对策探讨
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分析
声乐表演前的案前准备工作研究
网球移动步法的作用及训练方法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