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素养
2020-09-23廖丽华
廖丽华
【摘要】新课程改革让教学焕发新的活力,也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要求。在学生、教材与教师三者的立体空间中,教师更应该立足课堂教学,挖掘教材背后的内容体系,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发展学生的能力,不断提升课堂教学品质,创设有效的数学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立足;课堂教学;素养;知识结构;猜想验证
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标准,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也是实现学生、教材、教师三者对话的立体空间。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在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教学效率等方面让学生深度地学和思,在猜想中探究,在验证中生成,经历知识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应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形成有效的数学活动,最终回归到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上。
一、学情出发,钻研教材,梳理知识结构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可见在课堂教学这个完整的动态系统里,教师与学生分担着不同的角色。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如何把前后知识紧密联系,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结合,让新知识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层层推进,是需要教师从学情出发,钻研教材,有效地梳理知识结构。
笔者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教材呈现了两个例题:例1是通过数形结合,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大小,观察发现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但分数的大小不变。再深入了解规律,最后归纳概念。例2是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问题解决。为了找准学习的切入点,笔者深入分析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基础,数形结合来源于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商不变的卜目贡的嫁接的桥梁。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胜质是知识的结合点和生长点,它俩有着本质的区别与密切的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更是约分、通分及分数计算的基础。“温故”方可“知新,,。为了上好这节课,笔者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之前,利用预习单(如下表)帮助学生回顾旧知,使新知的学习水到渠成。
又如,笔者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由于学生没有接触过小数。那么,如何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呢?笔者认真阅读了教材,教材先呈现给我们的是结合“元、角、分”和“长度单位”来初步认识小数,让小数与学生的生活情境结合作为认知起点,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再理解小数的意义。紧接着利用分母是10、100的分数去认识刁、数。要上好这节课必须先让学生回顾“分数”,继而复习“人民币”“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可建构小数的概念。但是,三年级的学生从“长度单位”这一抽象的概念过渡到“小数”是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习新课前,笔者也利用“预习单”帮助学生回顾旧知,并重点复习“长度单位”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整数一分数-小数”的过渡。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只有通过对教材分析,从学情出发,钻研教材,梳理知识结构,才能让教师对教学的主线更清晰明了,使知识结构立体化,为课堂教学提供立体、直观的指引,为学生学习数学助力。
二、猜想验证,知识生成,经历建构过程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的活动过程。”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的思维概括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事物中,从直观过渡到抽象,抽取本质,大胆猜想,动手验证,综合分析,经历数学的知识生成过程。
例如,笔者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让学生观察、对比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后,抛出问题: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那么圆锥的体积能不能也用底面积乘高计算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被老师的问题点燃,有的学生说:“不行,不能用底面积乘高,它得到的是圆柱的体积,圆锥体积绝对应该比它小。”有的学生说: “我认为圆柱里面可以削出一个圆锥,那么圆锥的体积肯定比圆柱小。”根据学生的猜想,笔者立刻在黑板上对应圆柱和圆锥板书:大、小。教师手拿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接着问:“既然大家都认为圆锥的体积一定比圆柱小,它们之间一定有着联系,那么你们猜想一下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几分之一?”这一个问题的抛出使学生的猜想热情高涨,答案有说是1/2、1/3、比1/3多一些。有一位学生还肯定地告诉笔者:“在书本上看到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数学方法理论的倡导者波利亚说过: “在数学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只要数学的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的发明过程,就应该让合理的猜想占有适当的位置。”。因此,笔者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结果。尽管学生的猜想不甲定正确,或者表达出来的结论不够完整,但是他们都有一个迫切的愿望——探究真理。
求知的欲望被点燃,探究的渴望必须要在真实有效中产生。动手操作,更是新课标的要求,必须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发现问题,直到解决问题。在探究前,笔者先明确实验要求,并创设了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在小组内利用“圆柱、圆锥、水”进行探究。为了加深学生对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关系认识,笔者还刻意为各组分别准备了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等底不等高或者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圆锥,给足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探究。这样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验证,充分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使与姿生发现“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的规律,建立初步的数学模型,突出了“等底等高,,的关系,并体验到成功带来的愉悦,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好玩。学生通过验证,让知识的生成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真实化,体驗了知识的生成过程。
又如,笔者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通过“除法里有商不变的性质,那么分数里有没有不变的性质呢?如果有,又叫什么名字?你的猜想是什么?”的提问来引发学生的猜想。找到知识的邻近点,让学生在知识迁移中大胆猜想,然后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素材和研究空间,进行动手操作验证。为了达到一定的效果,笔者利用共学单(如下表),为学生打开一个自我展示,多维度开放的探究空间。
既然是开放的空间,必然验证方法、手段是多样化的。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有的用画图法,有的用折纸法、有的用线段表示法,有的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计算,有的画姿婚由表示数,有的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验证2/4与所得分数是否相等。学生在验证过程中,不断地修正、完善猜想结论,经历充分的自主探索、动手卖践,合作学习,反复试错的过程,然后学会善思、会做、能说,形成有效的数学活动。
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总保持着一颗好奇的心。作为教师,利用学生好奇心,找准知识的临近点,按学生的认知事物特点,遵循“在猜想中探究,在验证中生成,,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解放双手”大胆猜想、验证发现,这样的课堂教学必定真实、有效的。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能力,提高了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也是数学知识背后的素养力量。
三、归纳总结,有效练习,构建知识认知网
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后得出结论,这是一个由不完全到完全的认识过程。因此,教师应在师生的课堂研讨、分析汇报中,层层递进丰富概念的延伸。在大量的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概括。但课堂教学中,认识概念只是教学中的一部分,还需要在不同的练习中运用概念,拓展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知识的运用是练习设计的关键,这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学生学会运用、拓展,才是认知的最终目标,也是个体内化的最关键一环。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应根据新知的内涵,把顺向的练习、逆向的练习、求同的练习与求异的练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可以使练习设计巩固新课的重、难点,对概念有个立体巨丰富的补充认识。
教学的本质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数学知识的环环紧扣,也为下一环节的内容打下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系统地“反思”全课。这样的反思不仅包括对猜想验证的分析、对数学学习过程的反思,对知识的运用,还有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系统总结。因此,笔者利用“思维导图”与学生一起重构知识关系网,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思维导图的運用是对认知综合总结,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全面。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的课堂教学应以教学目标为指引,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巧妙地运用各种策略,顺着学生的思维进程让学生在猜想中探索,让知识在验证中生成,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程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有效的思考,发展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乔治·波利亚.数学与猜想[M].李心灿,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