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主题阅读活动有效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探析

2020-09-23魏婷婷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4期
关键词:主题阅读有效性

魏婷婷

【摘要】对于学生来讲,小学阶段是其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形成了我们一生中很多的重要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对其一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主题阅读;良好品德;有效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行各业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形势下,教育也展现了新的面貌和发展方向。小学阶段是每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我们会养成很多人生中的重要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对其一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摩索姆达说过:“美好的思想,没有美好的品德來陪伴,它不过是泡影。”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品德呢?哪些具体的方法能更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呢?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一直在探索和实践。主题阅读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来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阅读的积累,拓宽视野,加深对于单元主题的理解。那么,能不能将这种方法进行深入挖掘、细致划分,切实落实下去,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呢?经过实践,我们有以下发现

一、主题阅读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对品德的内涵理解得更为深刻

随着教学工作的深入和学生的成长,我们关注到了主题阅读。那么,什么是主题阅读呢?简而言之,主题阅读就是以一个关键词为中心,去阅读和这个关键词相关的文学作品的活动。我们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每个单元也都有一个主题作为单元目标。所以对于主题阅读的方式,学生十分熟悉。不仅如此,语文教学并不局限在课文中,并还包括了课外的一些教学,如,教师会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去扩大阅读范围,涉猎与主题相关的文章进行学习。学生对此掌握了一定的方法,知道该如何进行主题阅读。

中年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的能力。基于基本的学习要求,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语文老师也特别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以“颂扬美好品德”这一单元主题为例,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从学校、社会、家庭当中,都能接收到关于良好品德的教育和各类信息。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品德的教育可能只是一个词汇、一个概念,比如,爱国、诚实、勇敢,所以说良好品德所蕴含的内容、外在:表现的形式,以及具备良好品德的能力要求,都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相对于此,主题阅读可以扩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看到一种美好品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且在不同时间、空间都能得以呈现。同一主题,在不同文本、不同形式的展现之下,强化了学生对这一良好品德的认知,也加深了学生对千这一良好品德的理解。

二、主题阅读衍生的活动提供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将学到的品德转化为外在的行动

推动主题阅读活动,绝不只是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每一个主题加深理解,将表面的文字内化为行为的指引,从而指导和约束自己的外在行为。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需要一些活动去辅助实现这样的目标。比如,左推进“爱国”这.主题活动时,除了阅读与主题相关文本,我们还开展了“爱国故事”分享阅读互动环节,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从书中走进课堂;一个个精彩情节,在学生的演绎中变得更有说服力。主题阅读不仅仅是文本的阅读,还有影视的欣赏。我们组织学生观看《闪闪的红星》,让他们在生动的画面中走人到当时的晴景,体会爱国精神,明白爱国不仅仅是大人的事,少年儿童也能尽自己的努力为祖国做出贡献。还有爱国影片《战狼》《厉害了我的国》,让学生在影片中体会爱国不仅仅是革命时期的抛头颅洒热血,在和平年代,我们依然可以用自己的方示心兰上又拼巨国的礼赞。在情感的渲染之下,我们进行了爱国诗文的朗诵比赛。有了情感的铺垫,学生在:朗诵时,激情饱满,斗志昂扬,表现出了新时代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

在各种活动的配合下,学生对于“热爱祖国”这一重要精神品质,有了深刻的理解,在树立学习目标和奋斗目标时,这一品质都会对他们有指导作用。在成长过程之中,有了良好品德的铺垫,学生的眼界会更高远,行为也会更加规范。有了榜样的力量的支撑,有了楷模的行为的指引,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当中,也更容易去践行和落实良好品德。

三、主题阅读为学生扩大视野,引领学生主动去寻找和学习更多的优秀品质

主题阅读是当提出一个主题后,学生根据这个主题进行广泛的阅读,包括文本、图画、视频等各种资料的一种行为。当学生对一个主题的理解加深之后,他们会对身边出现的行为、看到的现象进行判断、评价、归类,进而激发起他们对于学习和阅读的浓厚兴趣。

比如,我们推行在“爱国”这一主题活动之后,学生对这一良好品德的理解在一系列活动之中,认识了很多爱国的英雄,比如,在战争中为胜利争取时间牺牲自己的董存瑞,为我国的核弹事业贡献一生的钱学森;比如,从小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戏而蓄须明志的梅兰芳。他们对自己的祖国无限忠诚、无私奉献感染者学生。除了爱国,他们更看到了这些英雄在面对危险、挑战时所表现出来勇敢、坚强、执着等优秀品质,同样散发着迷人的光彩,而这些优秀品质已经潜移默不倒也被学生接受,学生会主动去学习。不仅如此,当他们面对自己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时,这些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会发挥意想不到作用,指引学生去克服困难。良好品德犹如在心灵盛开的纯洁之花,她们之间从来都不是割裂的,而是互相关联互相促进的。“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辽远的后世。”对于莎士比亚的这句话,学生只有在深深理解良好品德的魅力之后,才会有更深的体会。

我们对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和重视,表现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哪一种教育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分离。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养成,除了老师和家长的教导,更主要来自于他们自己结合自己的生活的体验所得到的体会和感悟。所以我们设计的主题阅读活动,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要在现实生活中有展现的空间。也只有这样的活动引起他们感情的共鸣,形成对于品德更深层、更真实的认知,才能在实践中不断践行和验证中学到知识。与此,我们也将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寻求更多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方法和策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方卫平.树叶的香味[M].明天出版社.

[3]教育部.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主题阅读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多元互动,开展主题阅读
浅谈如何通过初中英语主题阅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初中英语教师开展主题阅读的实践分析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