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意!两类果蔬不宜放进冰箱

2020-09-22

中国食品 2020年17期
关键词:大枣果蔬脾胃

注意!两类果蔬不宜放进冰箱

冰箱是食物的“保鲜神器”,果蔬买回家后,人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它们放进冰箱。但实际上,有些果蔬并不喜欢低温冷藏,尤其以下两类,我们可能都放错了。

一是没熟透的果蔬,低温会抑制乙烯产生,影响成熟。猕猴桃、牛油果、南果梨、桃子、西红柿等果蔬,刚买来或刚摘下来时并不是最好吃的,因为它们一旦成熟就会迅速变软,没法运输和贮藏,所以必须在它们没有充分成熟前以“硬邦邦”的状态摘下来,才能被安全地运到超市里。跟其他果蔬相比,这些果蔬需要一个“后熟”的过程,这个过程就需要乙烯的催化。放进冰箱之后,乙烯的活性被抑制,?味物质就不能合成了,等到此前合成的?味物质散失之后,果蔬就会变得淡而无味。所以没熟透的果蔬应放在室温下,乙烯才能源源不断的产生。只有等果蔬已经成熟,将要开始变软时,再放进冰箱才能更好地保持住口感。

此外,西红柿、猕猴桃等果蔬有一层致密的表皮,一定程度上能够抵御细菌的侵袭,所以不放冰箱也不容易腐坏。但如果是切开的果蔬,就很容易被细菌污染,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就应该用保鲜膜封起来放进冰箱。

二是某些热带水果,低温会将其冻伤,加速腐败变质。热带水果由于种类不同,其最佳储存温度也有所差别,如芒果、香蕉、木瓜、枇杷、番石榴、西番莲等对低温很敏感,一般需要在6℃以上的条件下保存,否则会发生冷害(水果在0℃以上的低温中表现出生理代谢不适应的现象),严重影响其品质。而有些热带水果放进冰箱冷藏保鲜效果会更好,比如荔枝、龙眼、红毛丹、山竹、榴莲、莲雾等。

强降雨易引发水源环境及相关食品污染食品消费和相关从业人员要注意这些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出现食物受淹变质、大量畜禽死亡等情况,易引发水源环境及相关食品污染。同时,为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险叠加,国家卫健委就食品消费和食品从业人员规范操作有关问题提示如下:

一、消费者确保食品安全的一般性要求

1.保持清洁。餐前便后要洗手,准备食品期间也要经常洗手。准备食品的场所和设备要保持清洁。制备和存放食品场所要防蝇虫、防鼠。

2.生熟分开。处理食材应保证生熟分开,处理生肉、水产品要有专门的砧板、菜刀等厨具,处理后要清洗并洗手。使用包装袋、器皿来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触,在冰箱中要分层存放。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生的肉制品,防止溅洒污染。

3.烧熟煮透。烹饪时保证食物彻底烧熟煮透,尤其是肉、蛋和水产品。吃剩的饭菜在确定没有变质的情况下,经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4.保持食品的安全温度。夏秋季节的高温天气易导致食物加速腐烂变质,建议少量多次制备食品,尽量不吃剩菜剩饭。如有必要,吃剩的饭菜要及时放入冰箱储存,但要注意在冰箱中也不能過久存放。冷冻食物不要长时间在室温下化冻,可放入冰箱冷藏室低温化冻或用微波炉化冻。

5.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不吃霉烂变质的粮食,不吃死因不明的家禽家畜,不吃来路不明的食品。喝清洁的饮用水,使用清洁的水清洗和加工食物、清洁烹饪用具和餐具。

二、洪涝灾害后的食品安全注意事项

洪涝灾害期间,除食品安全一般性要求以外,还要特别注意:一是洪涝灾害过后,尤其注意对水淹后的厨房和厨具及时清洗和消毒。二是洪涝灾害过后,尤其要注意不可食用经过洪水浸泡后霉变、腐烂的粮食、肉禽、果蔬和其他食品。三是不喝生水,生水应烧开后饮用。

三、消费者在农贸市场的注意事项

1.要正确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2.尽量不要去人流多的地方购物,保持安全距离。3.要购买新鲜的食品。4.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5.没有定型包装的熟食品要重新加热后食用。

四、食品从业人员预防食品被新冠病毒污染的注意事项

为避免和预防食品被新冠病毒污染,疫情期间特别强调食品从业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做好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环境和设施的卫生消毒。食品从业人员还要加强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要立刻离岗就诊并报告,千万不能带病从业。

对于集体食堂、餐馆等重点场所的工作人员,工作期间除穿戴必要的工作服(帽)、口罩,还要勤洗手(接触食物前、加工食物前及加工过程中接触其他物品、便后等都要洗手);要及时清洗和消毒公共接触物品(如水龙头、门把手、冰箱冰柜、各种电器开关按钮等)表面,保持食物加工操作间接触台面、刀板等加工器具和容器的清洁干燥,及时清理厨余垃圾。农贸市场食品从业人员要避免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长时间敞开放置。

红枣虽好 脾胃虚弱和湿气重的人不宜吃太多

红枣是滋补佳品,很多人喜欢每天嚼几颗,或搭配枸杞、黄芪一起泡水喝。但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所有人。

大枣,性甘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善治虚劳食少、便溏乏力、月经不调等症。但其性质滋腻,吃进身体后需要有较好的脾胃功能将其运化吸收。所以,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大枣吃多了会加重脾胃负担,脾胃不能运化,就会堆积在体内生湿生热。湿气重的人也不适合吃大枣,会使本身就很黏腻重浊的体内湿气更加严重。那么,脾胃虚弱和体内有湿的人群该如何健康吃枣呢?

1.量。大枣一次不宜吃太多,每天最多3-5颗。2.搭。吃大枣时,最好和小米、燕麦、大米、荞麦、芸豆、山药等搭配。中医认为,谷物类能健脾养胃,大枣与其同服可减轻滋腻性。大家熟悉的八宝粥就是一道很好的补益脾胃食疗方,其中的莲子、扁豆、百合、芡实、薏米等都属于药食同源的上品,能健脾运湿,抵消大枣滋腻碍胃之弊。3.炒。将大枣放入烧热的锅中,用武火炒至外皮焦黑。炒枣能有效缓和大枣的滋腻,并能增强补益作用。

不要跟风滥补铁 最新研究发现血铁水平太高会缩短预期寿命

铁是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然而多项研究表明,补铁并非多多益善。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近期刊登一项最新研究称,血铁水平太高会缩短预期寿命。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迪彭德·吉尔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伊亚斯·达格拉斯组成联合团队,借助“孟德尔随机化”统计技术,对4.9万名参试者的基因数据展开分析,搜寻与铁含量有关的基因变异。他们发现,基因变异与全身性铁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研究人员随后对包含100万名参试者的更大基因数据集进行筛查,以验证这些基因标记与总体预期寿命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显示,预期寿命缩短与血铁水平较高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基因预测的血铁水平每超过基线标准一个点,预期寿命减少0.7年,且这一结果不受生活方式因素影响。

吉尔博士表示,铁被人体用于制造携带氧气的红血球,缺铁会导致疲劳和免疫系统受损,适当补铁有助防治多种潜在疾病。但铁又是一把双刃剑,铁过量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普通人群从正常饮食中可摄取足够的铁。补铁应遵照医嘱,只有诊断缺铁的人群(如缺铁性贫血患者或心力衰竭患者等)才有必要额外服用铁补充剂。

猜你喜欢

大枣果蔬脾胃
若要皮肤好 粥里加大枣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果蔬PARTY
这些果蔬都成精了
若要皮肤好 粥里加大枣
中医专家谈养胃之道
大枣橘皮汤助消化
大枣
黄精治乏力
浅谈《格致余论》中顾护脾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