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情境教学的行动探究

2020-09-22吴卫君

知识文库 2020年17期
关键词:知识性价值观念法治

吴卫君

要想对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情境教学做一个简要的分析与研究,首先要对核心素养以及情境教学的基本含义做一个深入的了解。所谓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除学习成绩之外的,政治思想、品德操守、身体素质等一系列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和锻炼的部分,这一部分的学习和认知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思维方式与道德是非观念。而所谓的情境教学,指的是在课堂之中创设与所教授课程知识点相关的,有代入体验的有效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收和理解新知识,并且加以运用。

1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情境教学意义

1.1是知识性课程的完美补充

在语文、数学等知识性的课程里,教师往往更加注重课本知识的讲授和传达,而忽略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评判学生成绩好坏的标准也显得较为单一,通常都是以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熟练程度以及消化程度,外化成的分数表现,来进行学生成绩好坏的评定。这是很没有科学根据的,也是十分片面的。成绩的好坏并不能代表学生人品的好坏,也不能决定學生未来的发展道路。而学龄时期的儿童,除了吸收课本上的新知识,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如思想、品德、是非观念、对世界的认知等等。然而由于知识性课程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授这些课程的教师也没有多余的经历去教授与课程无关的其他内容,这就需要其他辅助性课程的加持,来令学生及时的获取与课本专业知识以外的收获。故而诸如《道德与法治》之类的课程,是对知识性课程的完美补充,有开设与讲授的重要意义。

1.2能对学龄儿童造成深远影响

学龄期的儿童,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识,但自我认知以及对世界的认知尚不完全,尚处于一个混沌的懵懂状态。这个时候外界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它能给予学龄儿童有关世界认知的最初体验,道德是非观的初次涉及,以及自我存在的重新定义。倘若不对学龄儿童进行有关于“做人”方面的正确引导,有可能会使得学生在接收外界信息时,由于本身并无辨别好坏的能力,而被不良的价值观念所诱导,引发严重的后果。这一时期的儿童,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对于学龄儿童除课本知识外各方面的把控,很可能会影响到儿童的一生。

2 现阶段出现的问题

前文已谈到,《道德与法治》的辅助性课程,在学龄儿童的三观建立以及认知世界的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核心素养下在课程当中对学生进行的情境式教学,也显得很有必要。但在现阶段的《道德与法治》的日常教学中,核心素养下的情境式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提出。

2.1学生对课程本身不重视

由于小学校园的教育教学,一般还是以知识性的课程教学为主,故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仍然习惯以学生获取知识的速度快慢,理解能力的高低,来划分学生的学习成绩。成绩好的学生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以及家长的鼓励。而成绩差的同学则会被老师指责,同学嘲笑,家长辱骂。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学生自然而然的会形成一种思维的误区,认为学生只要成绩好,接收新知识的能力强,就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就会被家长喜爱,被老师喜爱,被同学崇拜。而学习之外的能力,观念和思维方式都是次要的,甚至是不重要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发的将除了知识性课程之外的其他辅助性课程,排除在自己日常学习范围之外,认为这些是不需要被重视的学习科目,在这些科目上不用心,不仔细,甚至不认真听讲是没有后果的。这其实是一种十分错误的想法和观念,但这种观念的产生却不能只归责到学生身上。这是社会环境的整体趋向,从而会给学生一个观念性的错觉。这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极其不良的影响,会在无形中指引他们以极强的功利心去看待学习,以投机取巧的方式去进行课程的学习,可能会给学生的价值观念带来负面的影响。

2.2课程时间无法保障

前文已谈到,由于整个社会风气趋向的原因,导致学校本身也支持以知识性课程讲授为主的教育教学方式,而忽略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而诸如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教师,很可能会在整个大环境的驱使下,也认为辅助性的课程对学生的成长没有多大的益处,甚至诸如《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的教师也会这样认为。这就会使得知识性课程的教师为了达到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而侵占本不属于自己的教学时间,去进行自己课程的教学活动。倘或《道德与法治》类的辅助性课程连基本的课程时间都无法保障,那么想要依靠课程内容而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是比较困难的。

3 可实施措施分析

基于现阶段《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状态,以及在核心素养下进行情境式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使用可实施的措施来进行纠正和改进,只有这样,有关学生核心素养等方面的培育才能够切实的落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来。

3.1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念

前文也已谈到过,教学观念的一致趋向,不仅导致了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对于《道德与法治》类的辅助性课程的不重视,更使得学生本身也在学习方面产生了错误的价值观念,认为《道德与法治》之类的课程学习是不重要的,不必要的。这是非常错误的。要纠正这种错误的观念,就要首先改变现教育阶段只重成绩不重素质培养的教育教学环境。学校与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核心素养的培育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以及人生道路的重要性,不再盲目的迷信分数,依靠分数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要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培养,人格的培养,以及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故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当尽量保持《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的教学时间。只有教学时间得到了充分的保障,这些能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三观、正确的政治感悟、以及其他美好品质的辅助性课程,才能够给学生造成实际的影响。

3.2情境教学要以核心素养为中心

由于价值观念及道德观念的引导是潜移默化的,它们不是课本上枯燥的知识点,只依靠传统课堂模式的讲解,就能被学生充分的理解和吸收。故而需要借助其他的教育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情境教学的方式就能够令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正确思维观念的感召。如同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的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中,想要使得学生切身感悟到大自然的魅力,对大自然给予人类的一切心存感激,从而养成要爱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的正确价值观念,就先要带领学生一同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对课堂主题进行情境式的教学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去春游、郊游,与大自然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在放松身心的同时,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情境教学要以培养核心素养为中心,而不能偏离这个教学目标。倘若情境式的教学不能令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反而会给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就应当及时停止。所以哪怕是情境式的教学场景的接入,也需要进行一定的筛选和把握。

3.3利用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的课堂形式可以变换得更为多种多样。辅助教学工具以及手法的运用,不止能令学生有更好的教学情境体验,还能令学生自发的、主动的接收有关核心素养观念的引导。譬如在部编版的《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中,有《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的相关内容,学生通过对这一课程的学习,能够对法律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但由于法律本身的抽象性和专业性,仅单单依据课本中的知识点,很难令学生对法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故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视频、图片,选择一些适应教学主题的案件进行播放与讲解。这种方式的教学,既能够很好的使学生代入情境,又能够使得他们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一举两得。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的培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而情境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对正确的价值观念及道德法治观念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故而以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情境式教学十分有意义,应当成为日常教育教学中的主要形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越溪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知识性价值观念法治
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的三条教学路径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论中国哲学经世致用传统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