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独轮车骑行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2020-09-22杨阳
杨阳
现代独轮车运动诞生于18世纪30年代年,它集运动、健身、娱乐于一体,青少年通过骑行独轮车既可锻炼平衡能力,也可促进小脑发育,增强智力,所以又被称为“益智运动”。自独轮车产生以来,主要应用于杂技领域,直至1982年举办国际独轮车锦标赛以后,独轮车才逐渐从杂技领域向运动项目发展。教育部于1996年正式将独轮车列为校园体育项目,然而我国对于独轮车在训练教学等方面的研究也只是通过总结比赛经验,观看视频等获取,没有系统的教材,基本动作技术层面的研究极为薄弱。本文从独轮车初学者角度出发,对独轮车运动项目介绍、根据独轮车运动独特的特点,对初级练习骑行动作进行分析,对易错动作进行研究阐述。
1 独轮小车在小学开展的现状
随着现代教育和阳光体育的共同作用下,我们的一些民间和竞技体育项目走进体育教学的课堂,丰富了体育课堂的内容,为体育教学增添了欢声笑语。但是独轮车运动在我国部分中小学悄然兴起,而且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说明独轮车在中小学推行势在必行的。相对于传统的体育项目而言,独轮车具有个人的竞技特点,又有团队的合作精神,这样的运动项目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值得推广的。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在1996的时候已经明确指出,可以让独轮车走进校园体育的课堂,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尤其在阳光体育的背景下,独轮车再一次倍受人们的青睐,部分学校把次项目安排在校本课程中,并且在体育教学中为学校的特色项目,并且在学校全面开展和推广。笔者调查得知在我们兰州市的部分学校也开展独轮车运动项目,并且根据各校的特点,开展校园体育教学。
2 独轮车运动的特点满足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需要
对于独轮车而言属于一种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它集运动、健身和娱乐等一体,深受参与者的青睐。与别的项目相比较,独轮车项目有更加强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对于青少年而言既能提高学生反映能力又能锻炼他们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可以促进学生小脑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智慧,在独轮车的练习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保持身体的平衡能力,参与者的身体各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这样就这样使的身体的各个部位肌肉得到锻炼。独轮车运动的安全性很高,而且老少皆宜,特别适合青少年。对于初学者而言,如果练习方法掌握正确,大概8个小时左右局可以基本掌握独轮车的技术动作要领,独轮车虽然一个轮子,但是比骑自行车安全,如果在训练中一旦失去平衡,参与者直接可以脚撑地,不胡受伤。
3 骑行前的注意事项
3.1 车座高度与规格
通常情况下,车座高度基本与练习者的胯部平行,保证骑行时大腿和小腿的最佳角度约在110度左右。车座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骑行。常用规格有三种:16英寸(41厘米)、20英寸(51厘米)、24英寸(61厘米)。
3.2 脚蹬的位置
骑行时,尽量保证用前脚掌蹬踏脚蹬,脚的内侧尽量不要紧贴曲柄,两脚尽量保持平行,以免发生剐蹭,影响骑行。
3.3 装备
骑行独轮车时佩戴护膝、护肘、护手、头盔等护具。另外,尽量选用鞋底颗粒较大的运动鞋,鞋带露出部分要尽量短。
4 小学独轮车骑行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小学独轮车的初级技术主要由熟悉车性动作练习、自主骑行、上下车、双腿摇车构成。独轮车运动动作的特点决定了学习独轮车的先后顺序,熟悉车性动作练习--手扶固定物双腿骑—自主骑行—上下车--双腿摇车--单腿摇车--单腿骑行,学习阶段要循序渐进,规范技术动作。
4.1 独轮车熟悉车性练习的基本方法
4.1.1 扶固定物上车
将车放置距离固定物合适的位置,调整单右侧曲柄与地面大约成45度角,并尽量保证2个脚踏与地面平行;两腿骑在鞍座上,右脚踏在脚蹬上,双手抓住物体,拉臂使身体重心前移至车子与地面垂直即可,同时左脚向前上方用力蹬地并迅速踏在脚蹬上,上体保持正直(以右脚为例)。
4.1.2 扶固定物的原地摇车练习
初学摇车时,两手扶双杠的两侧,前后摇车时两腿前后蹬动,保持车轮沿直线轨迹前后移动,前摆与后摆幅度由小增大。在摇车过程中,两腿要加紧鞍座,臀部坐稳鞍座,使双腿放松下来完成蹬车动作。同时身体要随车轮前后移动,上体保持正直,并尽量与车子在一条直线上,两眼目视前方。
扶栏杆或单杠摇车:随着逐渐熟悉车性,练习者应增加前后移动的幅度,并逐渐过渡到单手扶栏杆进行摇车,在此过程中慢慢的减轻手扶栏杆的力量,为下一步扶杠骑行打下基础。单手扶栏杆摇车的幅度仍然是先小后大。
4.2 双腿骑行技术练习的基本方法
4.2.1 扶双杠骑行
随着摇车动作幅度的逐渐增大和控制能力的提高,练习者可以尝试双扶杠向前骑行。
扶双杠骑行:骑行最好是在手扶双杠的条件下进行。首先进行原地大幅度摇车,幅度逐渐增大到可以蹬出一圈,两手迅速向前移动,上体保持正直并紧随车子移动,目视前方。
扶栏杆或单杠骑行:随着扶双杠骑行技能的不断熟练,可以由双手扶杠骑行变为单手扶杠骑行,教练或技术比较熟练的同伴可以牵着练习者的另一只手助其骑行。
4.2.2 他人步行帮扶骑行
在扶杠骑行练习中,练习者骑行速度比较均匀,上体能够较好的保持直立姿势时,可以尝试在他人的帮住下完成骑行动作。担任帮扶的人可以是教练,也可以由老队员来完成。完成骑行动作比较轻松的练习者可由1人帮扶,完成骑行有困难的练习者可由2人帮扶。
4.2.3 两人或多人的互扶骑行
经过间断性扶杠等固定物练习后,可由老队员牵扶初学者骑行,这时初学者不要紧紧抓住老队员的手,而要通过匀速的蹬踏和上体协调配合来控制平衡。两人配合骑行的距离越远越好,并且要尝试拐弯骑行。当骑行熟练后,可由两个水平相当的队员可以进行相互牵扶骑行,这种练习方法的难点是在由扶握固定物到骑出去的这个阶段,这时旁边最后安排1个队员帮组过渡到骑行状态。
4.2.4 间断地扶固定物骑行
在经过他人帮扶骑行训练一段时间后,练习者可有意识的间断性地脱离栏杆等固定物进行骑行,这一练习是向独立骑行的有效过渡。也可在不同点站人或摆放带有底座的标志杆来实现。
4.2.5 独立骑行
独立骑行可以由扶固定物开始,也可以由他人帮扶骑行一段距离后放手独立骑行。独立騎行的要求:一是坐稳鞍座,两腿夹紧车座、腰、髓关节要保持适度紧张,上体正直,目视前方,两臂端平;二是两腿协调配合,迅速蹬踏脚蹬;三是要用前脚掌蹬踏脚蹬,膝关节不能内扣;四是当身体失去平衡后,一只脚要迅速离开脚蹬,另一只脚紧接着也要脱离脚蹬,两腿迅速向前跑动,调整身体平衡。在骑行中谨记以上几点,经过反复的练习,练习者就一定能够取得快速的进步。
4.3 骑行中上下车技术练习的基本方法
4.3.1 学习独立上车
能够独立骑行后,学习独立上车就成为练习者急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了。
4.3.2 骑行中的下车
下车技术分前下车和后下车。无论是前下车还是后下车,下车前都要减慢车速。向前下车动作是身体重心前倾,前脚先着地,后脚紧随其后着地,两腿屈膝缓冲,一手从后侧抓住鞍座后托。向后下车动作是身体重心后倾,后脚先着地,前脚紧跟其后着地,两腿屈膝缓冲,一只手抓住鞍座扶手。
通过独立“上车+骑行+下车”的反复练习。为了将“上车+骑行+下车” 3项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需要进行一段强化训练。上车+骑行+下车3个环节紧密结合,能够为接下来的竞速、篮球、技巧等项目打下扎实的基础。
5 结语
独轮车运动是新兴的体育项目,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它最大的特点是能提高人体的本体感觉和平衡能力,是一项集健身与娱乐为一体的益智健脑运动。根据本文练习的要求与方法,使小学初学者学会独轮车基本的骑行技术,进一步提升小学独轮车理论水平,以便于更好的服务于独轮车项目在校园中的开展。
本文系兰州市2019年度教科所课题,课题名称:《小学中段独轮车技巧训练方法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LZ[2019]GR0365。
(作者单位: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