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在职业教育实践类课程教学评价分析的运用
2020-09-22赵炎张丽濛
赵炎 张丽濛
摘 要: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类课程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水平。文章依据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实践类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旨在通过评价,改善影响实践类课程开展的要素指标,提高实践类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评价;层次分析法
实践类课程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直接影响职业教育学習者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因此,十分有必要开展对职业教育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评价研究,以期提高实践类课程教学效果。
一、 层次分析简介
(一)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将影响待决策问题的多种因素进行层次划分,使之形成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的有序层级。将研究总目标划分为若干子目标,再找出影响子目标的若干因素,抓住对其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二)建立判断矩阵
在影响决策目标的评价指标确立后,从准则层开始,用成对比较法对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指标依次两两进行比较,采用1~9标度法来比较指标的重要性,如表1所示。
将各层评价指标之间两两比较得到的数据构造成相对应的比较矩阵,求解比较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即可得到每一层指标对上一层指标影响的权重。
二、 实践类课程教学评价指标设置
实践类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首先要明确评价目的及内容,通过理论分析法初步确定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优化评价指标并进行赋值。评价指标构建流程如图1所示。
三、 实践类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明确评价目的及内容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开展情况的客观评价。其目的是为了考察教学活动开展成效,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调整后续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教学评价是为了更好促进教学活动开展,教学评价的核心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二)初步确定评价指标
1. 教学目标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是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地,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对于职业教育实践课程来说,其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岗位能力素质导向和产教融合程度。
2. 教学过程
实践类课程学习效果,关键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技能水平的提高。提升实践教学过程活力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习者认识到实践操作对于技能培养的重要意义。
3. 教学效果
职业教育实践课程的定位就是以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为中心,以提升教学效果为目的,主要体现在学习者职业道德提升、技能水平提升和就业质量三个方面。
(三)优化指标集并赋值
使用层次分析法对初步确立的评价指标进行赋值。其中,准则层(一级指标)分别为教学目标(E1)、教学过程(E2)和教学效果(E3)。
教学目标(E1)的方案层(二级指标)分别为岗位能力素质导向(C1),和产教融合程度(C2)。
教学过程(E2)的方案层(二级指标)分别为学习者参与度(C3)和课堂教学设计(C4)。
教学效果(E3)的方案层(二级指标)分别为学习者职业道德(C5)、学习者技能水平(C6)和就业质量(C7)。
对影响实践类课程教学评价的众多因素按照其特征进行分类,建立相应层次分析模型。从准则层开始,用成对比较法对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指标依次两两进行比较,采用1~9标度法来比较指标的重要性,最后通过比较矩阵得到每一层指标对上一层指标影响的权重。
四、 结语
实践类课程教学评价能够全面考察衡量实践课程教学效果,最终目的是通过评价,纠治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达到精炼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罗祖兵,郭超华.新中国成立70年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教育学刊,2020(1):55-61.
作者简介:
赵炎,张丽濛,安徽省蚌埠市,陆军军事交通学院汽车士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