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教育与跨学科融合实践

2020-09-22韩政

读天下 2020年2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跨学科现代化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富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同时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跨学科;现代化

加强高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与跨学科融合实践是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新课改,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增加了文化生活模块,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系统地渗透到各学科地教育教学中。加强高中传统文化教育与跨学科融合的实践,有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责任感;有利于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增强高中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文化安全意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学科融合是实现学科间高水平综合交叉、促进知识互补、改变知识结构、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多学科融合能够促进知识互补,开阔视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

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恰恰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形成促进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模式;开辟课堂内外探究传统文化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与跨学科融合实践的途径;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的能力,促进知识互补,开阔视野,培养创新人才,开发跨学科的STEAM课程的案例,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的能力,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古琴文化与音乐减压》一课中,将传统文化中的古琴文化与音乐减压相结合,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当代价值。利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式,诗词典故、传统文化教育、音乐、心理健康等已知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知识和现实的困难和问题。课堂既有预设也有生成,学生活动包括:电视剧中的古琴,古琴与诗词,古琴的相关典故,还有琴乐与养生的微信分享,体现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并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其素养得到提升,品德、性格、情商得到良好的熏陶,这一课充分体现了跨学科的教学观念。

本节课在学生自我探究,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汇集编纂而成的。古琴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诠释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艺术的精髓,是人文精神的化身,是博大精深的,研究其文化价值,并将琴乐用于缓解压力,调节身心和现代养生,秉承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使这一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古为今用,广为流传,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始终。

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在不同的时段和学科,接触过不同内容的传统文化,有传统习俗、传统节日、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到了高三下学期学习压力日益增大,情绪波动,如何利用复习的间隙,设计一堂校本课程,将各学科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既增长了见识,又复习了知识,同时还体现了国家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以提高其核心素养,又能减轻心理的压力,健康成长。

学生喜欢上网,玩手机,适当引导他们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和进行学习是信息化教与学的必要。将手机微信用于教育学,是一项将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大众传媒的有机融合,也是一项教育技术的创新。课程标准强调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采取合作学习、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与感悟,使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这一课例是传统文化教育与跨学科融合实践的典型案例。

利用节假日,调整作业的布置方式,利用有利时机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既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或者自由结合,选择探究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文化专题进行研究,课堂上交流。例如,调查我国传统建筑、优秀文化遗产,文化遗产调查活动可以借助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多学科融合是实现学科间高水平综合交叉、促进知识互补、改变知识结构、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

跨学科教学实践分阶段分步骤实施。首先选取教师自己知识领域内的综合,比如文科间的融合、理科间的融合、再到文理融合直至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信息技术、心理、音美等多学科的融合来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善于借鉴语文、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的教学经验,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迁移、能力迁移,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将其在音乐、美术、体育等課程中所接触到的传统文化之内容搜集,加工和整理,形成专题。如中国书法、中国棋艺、古典戏曲、古典音乐、古典建筑、篆刻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讲座的教育内容,丰富学生思想,陶冶情操。以不同学科为载体,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依托,对学生进行为人处事、学习生活所应具有的道德规范、意志品质、行为习惯教育。

通过学科渗透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教育各领域。在不同的学科教材中,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校本课程开发,绿色生活实践,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开发的案例:治理雾霾不再等风来,三生三世活话腐乳等课例都体现了跨学科的融合,同时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试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体现跨学科的STEAM课程理念。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的能力,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看问题。

作者简介:

韩政,山东省青岛市,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育跨学科现代化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