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微视频开发略谈
2020-09-22朱亮
摘 要:基于生活化情境的小学数学微视频开发,符合小学生的学情特点、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具有必要性。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本着实效性、趣味性的原则,选取教学内容,明确生活化情境的切入点,精心撰写微设计,录制视频,完成微视频开发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视频开发;生活化情境
2009年起,微博出现于人们的生活之中,网络上一场“微”运动正式兴起,“微时代”俨然已经到来。如今,微信成了人们学习和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而微视频则“进军”教育领域,成了教师得力的教学助手。微视频比较短小,但不失精悍,视频内容主题往往比较突出鲜明,针对的对象目标也非常明确,这些特点使微视频受到了追捧,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微视频成了广大教师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内容的有效手段。
一、 基于生活化情境的小学数学微视频开发的合理性
(一)微视频的形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征
小学生年龄集中在6~12岁,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面,从儿童过渡到青少年的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培养良好的习惯,发展必要的兴趣。在这个时期,学生具有爱动手、爱观察、爱思考的特点,乐于动手实践。基于生活化情境来开发适宜的小学数学微视频,刚好迎合了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
(二)符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
数学知识从生活实践中产生,虽然不是对生活的复制,但肯定是对生活内容的一种抽象;可以说,数学知识和原理就存在于生活细节之中。纵观小学数学的教材,很多知识我们都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原型。而搭建生活与课堂紧密相连的教学模式,构建“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生活”的教学课堂,借助直觀形象的生活实例诠释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能够是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直观、亲切和自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全面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
(三)符合教育信息化的特点
教育要实现信息化发展,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应当注意将信息技术的最新手段整合应用于课堂,要想办法借助信息化的教育手段和课程资源,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基于这样的背景,富有生活化特色的融入生活情境内容的小学数学微视频可以有效地丰富小学数学课堂的信息化教育资源,促使小学数学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而精彩,实现数学课堂信息化发展的目标。
综合以上几点可见:将生活化的内容融入小学数学微视频,使其具有生活特色,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教育信息化的特点相符,对促进现代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此,笔者认为:将生活内容纳入微视频,开发具有生活特色的微视频,肯定具有合理性。
二、 小学数学生活化微视频开发的基本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微视频的开发与设计,于教师而言是个大工程,会耗费不少人力、物力等。因此,在设计与开发微视频的过程中,应当本着实用性原则,立足教学的知识点,尤其是重点、难点、疑点等进行设计与开发,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目的,提高微视频应用的实效性。
(二)趣味性原则
微视频整合应用于数学教学课堂有几大用途:或是创设教学情境,或是突破重点难点等,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优化数学教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基于生活化情境的小学数学微视频开发,教师应当本着趣味性原则,强化动画、图片以及字体的优化应用,让丰富多彩的界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三、 小学数学生活化微视频开发的有效对策
(一)选取教学内容
选取教学内容是微视频开发及其关键的一步。笔者认为:因微视频的开发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因此,教师在确定开发微视频之前,应当精心选取教学内容。一般而言,教师选取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基于课程标准确定的重难点知识单元,围绕这些知识点开发的微视频,能够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得到升华,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选取《百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开发微视频,对小学生而言,百分数的意义是学生在学习和理解了整数、小数和分数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又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鸡兔同笼》可谓是让很多小学生感到“头疼”的知识点,为了深化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的理解,小学数学教师也可以选取这部分内容开发微视频,通过形象生动的方式解答鸡兔同笼问题,实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目的。
(二)明确生活化情境的切入点
选取教学内容之后,为了使教学真正具有生活特色,教师应当明确生活化情境的切入点。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明确的生活化情境切入点有很多,如立足生活中的实践活动、生活中的数学游戏、生活中的问题或生活经验等进行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实现好的生活化情境创设效果。例如,结合《可能性》这部分内容开发微视频,笔者采取的是“生活中的数学游戏”作为情境创设,可以选取的数学游戏活动有很多,如摸球游戏、抽扑克牌游戏、击鼓传花游戏等。游戏活动本身特有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让微视频的开发更加具有实效性。
(三)精心撰写微设计
继教学内容选取、生活化情境的切入点之后,小学数学教师要精心撰写微设计。其实,微设计与教师日常的教学设计相似,教师在撰写微设计的过程中,要针对每一个视频环节精心设计。如导入情境的创设、教学内容的强化讲解,每一个细节的动画设计、字体、界面展示等,都需要教师精心组织实施,方能取得好的微视频开发效果。
(四)录制微视频
在录制微视频之前,教师应当紧密结合之前撰写的微设计,编写生活化的微视频脚本。可以借助一些录屏软件进行微视频的录制,也可以借助智能手机、专业化的摄像机等进行录制。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屏幕录制软件Camtasia Studio 9.0进行全屏录制,结合脚本进行配音,然后生成微视频,并通过后期的剪辑、制作与处理,让微视频更加流畅、生动。这样的录制方式,简单易行,无须很专业的设备,教师便可完成有效的微视频设计与开发。
参考文献:
[1]高雅.“微视频+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J].小学数学教师,2015(7):21-24.
[2]刘昌郴.例谈微视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5(12):20-22.
作者简介:
朱亮,贵州省毕节市,贵州省赫章县野马川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