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研讨

2020-09-22臧源耀

读天下 2020年24期
关键词:心理教育研讨班主任工作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推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逐渐成了焦点问题,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教育界和社会的普遍认可,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班主任作为与小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教育工作者,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且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基于此,文章首先简要地介绍新形势下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几点具体的实施策略,以期为小学班级管理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心理健康;心理教育;研讨

小学班主任是班级内部的直接管理者,不但要管理班级日常生活,还要對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进行留意和教育。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即将面临新的挑战,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管理班级的日常工作,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其年龄段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确的心理引导对于他们日后的成长、生活、学习都十分有必要。

一、 新形势下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大都集中在六到十三岁之间,正处于身体和心理都在茁壮成长的时期,也正是因为其年龄较小,所以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就像一张干净的白纸,教师对其引导、教育怎样的内容,学生就会成长成怎样。当前,信息技术和网络等媒体正在迅猛发展,小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网上获得任何信息,其中不免会存在一些有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信息,加之目前青少年犯罪正在向低龄趋势发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然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部分,对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部分小学生可能由于从小的生活环境、家庭等因素,存在自卑、情绪不稳定、不自信等状况,正确的心理健康引导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克服这些问题,促进其阳光、积极的成长。从小帮助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建立起明辨是非的判断力,可以帮助其今后更加顺利地发展,也是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要求。

二、 新形势小学班主任工作与小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一)班主任管理工作内容

除了家庭外,学校就是小学生的主要学习、生活场所,班主任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其在学校的监护人。班主任作为小学教育的最基层工作者,其对学生的管理、教育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日后的成长与发展。班主任必须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发挥其工作职责,在对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并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对于需要帮助的学生,班主任应当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关注。与此同时,班主任应当建立起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班级内部环境,与学生平等的沟通交流,这样可以消除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敢于向班主任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更有助于班主任及时发现学生成长、生活、学习中的问题。

(二)小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小学生,是第一次生活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很容易由于自身的成长环境和个人性格原因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成绩和交友等因素都有可能对其造成一定的困扰,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解决,很容易逐渐形成心理疾病,让学生出现自卑、不自信的现象。

三、 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讨与实施策略

(一)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

想要对学生展开科学、合理的心理教育,首先应当掌握学生的实际心理发展情况和需求,以及面临了哪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班主任可以以定期召开班级内部会议的形式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互动,每次会议都选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例如,以“说句心里话”为主题,教师可以先讲一个小故事引入主题,接下来鼓励学生说出最想说的话,可以是和同学、老师、家长、朋友之间的心里话。在学生表达完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应当利用鼓励式的评价机制,再对学生所说的话加以引导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班会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基本掌握学生的普遍心理发展状况,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最大程度上使学生可以健康地成长。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渗透

班主任作为班级内的最直接领导者,是在学校内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教育工作者。因此,班主任应当将班级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这就要求班主任构建起一个公平、民主、自由的班级内部氛围,让学生在这种和谐的班级氛围中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

(三)关注学生的成长

班主任应当突破以往只注重学生身体成长和学习成绩的落后教育思想,加强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关注。想要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就必须了解学生随时间、环境等客观因素而变化的心理健康。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于情绪的变化可能不能做到完善的处理,并且不能将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及时和教师或家长进行沟通,长此以往则容易形成心理疾病。基于此,班主任应当留心观察班内每位同学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找到学生进行平等、耐心的沟通,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班主任作为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的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当定期对班主任展开心理教育培训学习,让班主任理解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还可以聘请校外的心理学教育专家以讲座的形式向班主任传递科学的心理教育思想,让班主任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

四、 结束语

结合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基于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乎着国家日后的发展,必须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与此同时,应当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使其认识到心理健康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不断加强自身的心理教育工作能力,从各种渠道来吸取更多宝贵的教育经验,实现班级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的教育的完美结合,培养出心理健康、学习优秀的新时代好少年。

参考文献:

[1]张花.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7(10):26.

[2]焦艳群.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速读,2017(10).

作者简介:

臧源耀,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贵港市港北区中里乡中心小学黄江分校。

猜你喜欢

心理教育研讨班主任工作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