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路径

2020-09-22唐丹

读天下 2020年24期
关键词:创新对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摘 要: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课内阅读轻课外阅读、对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培养不足、阅读与写作相互分离的现状,影响了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立足新课改的思想,积极改革推进,全面提高初中语文的阅读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对策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的语文阅读,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拓展学生的视野、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笔者在教学中历来强调学生的语文阅读,力求通过大量的、丰富的语文阅读,夯实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如语文阅读方法形式单一、内容单一,过度重视咬文嚼字而忽视了文本的整体建构,重课内阅读轻课外阅读,阅读与习作相互分离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语文阅读效果。基于此,笔者立足自身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探索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路径。

一、 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课内阅读轻课外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一直以来,阅读教学的发展可谓是举步维艰。究其原因,在于“唯教材、唯教师”的阅读思想,导致教师重课内阅读、轻课外阅读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重课内、轻课外的阅读现象体现为:教师过度重视课本的深度分析、消化理解,而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感染熏陶、自我领悟引导不足,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当然,笔者谈到“重课内、轻课外”是当前阅读存在的问题,并非是说课内阅读不重要。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都至关重要。而重课内、轻课外的阅读,使得学生的语文阅读显得不完整。因此,要想实现完整的閱读效果,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构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方能促使学生语文阅读质量的提升。

(二)对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不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百科之母”之称。关于语文学习,有人说:“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而强化语文阅读,则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要想实现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主动阅读、积极阅读,教师需要通过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驱力,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然而,就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对学生阅读兴趣、习惯培养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学生的课余生活,充斥着各种电子产品、网络游戏、低级趣味的短视频等,语文阅读荡然无存,又何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呢?

(三)阅读与写作相互分析

阅读与写作,历来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基于语言输入和输出假设理论的视角,阅读是语言输入的有效途径,而写作,则是语言的输出,是学生语言综合素养的直接体现。因此,构建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语文教学模式,立足阅读,夯实写作基础,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而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相互分离,阅读没有为写作而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

二、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路径

针对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认为: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并积极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创新语文阅读课堂,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一)立足课内阅读,落实课外阅读

正如前文所说:在语文阅读中,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同等重要。课内阅读是基础,而课外阅读是拓展和延伸。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应当立足课外阅读,落实课外阅读,不断夯实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

首先,教师要立足课内阅读,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技巧等。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常常注重以下几点元素:一是读懂,即学生要明白“写了什么”;二是积累和运用;三是创新,即学生要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文本内涵的认知与理解。同时,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的过程中,笔者历来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重视朗读训练的开展,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文本领悟能力,对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次,课内外衔接,落实课外阅读。强化课内外衔接,落实课外阅读,是阅读改革发展的必经之路。可以说:高质量的语文教育,不能脱离于课外阅读而存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应当强化课内外衔接,指导学生科学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方面,教师可以采取以下途径:一是立足课内阅读开展拓展阅读,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了鲁迅先生的作品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作者其他优秀的作品开展拓展阅读;二是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名家名著。初中学生,可以阅读的作品有很多,如四大名著等优秀的作品,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二)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针对当前中学生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电子产品的现状,笔者认为:教师要善于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方式,让学生用阅读“打发”自己的课余时间,而非各种网络游戏、低级趣味的短视频软件。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营造浓厚的语文阅读氛围,如开展“经典阅读月”活动,在整个班级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开展读书活动,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体会,同时交换阅读书籍等,促使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

(三)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构建读写结合的语文阅读模式,有助于实现“以读促写”的教育目标。针对当前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相互分离的现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巧妙地将阅读与写作有机整合起来,立足阅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在,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引导学生把握写作的方法、技巧等,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尼玛.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指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读写算:教师版,2016(42):259.

[2]全远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训练探讨[J].速读,2018(12).

作者简介:

唐丹,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凤冈县王寨中学。

猜你喜欢

创新对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对策的思考
探讨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创新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