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语文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优势互补

2020-09-22綦丽霞

读天下 2020年24期
关键词:优势互补信息技术

摘 要:文章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和理论学习中,对传统语文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各自优势进行比较,从而达到对传统语文教学在内容、手段、方法上进行研究探索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传统语文教学;优势互补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应用一定会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基于促进教师转换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目的,有必要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和理论学习中,对两者的优势进行比较,对语文传统教学从内容、手段、方法上进行更新的探索。

一、 掌握语文传统教学的优势

(一)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整个高中阶段语文课本,小到一个单元、一个课时的教学,传统教学都体现出了结构完整、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系统性。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获得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进而形成语文学科的学习体系。

(二)传统教学的基础性

传统语文教学强调语文字、词、句的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巨大优势的具体方法,如反复诵读、抄写、默记等。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对反复诵读作用的概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口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是对笔记、抄写作用的提炼。传统的语文教学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方法使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牢固,为深入学习语文和其他学科奠定了基础。

(三)有利于学生的共同进步

传统语文教学不否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在长期的教学活动实践中总结出了“因材施教”的重要原则,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分班授课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共同进步。教师授课的计划、方法都是根据班级的大部分学生的情况或班级的平均情况来决定的,最好和最差的少数学生不得不因此减慢和加快自己的学习进度。因此,传统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共同进步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能够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整实施

传统语文教学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具有强烈的预设性,可以保证不受或少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从而顺利、完整地实施语文教学。

(五)在情感培养上,传统语文教学虽然不利于学生个体情感发展,但是对于学生形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有着巨大的意义。

二、 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优势

(一)具有直观形象性

语文教学中的很多内容(说明文中的实物展示、景物画面等)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二)大容量、多链接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可以借助网络背景,对知识进行大量的拓展,增加课堂容量。对相关知识点可以借助链接及时了解,有助于学习内容向纵深发展。

(三)教学过程的可重复性

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听懂的内容可以在课下自己在线重复观看,并且可以只选择不懂的那一部分重复观看,这样就能够保持教学课时不受影响。

(四)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

在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利用信息技术,对课堂知识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深入学习。

(五)能够超越课本和课堂知识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课本真正成了学习的例子,学生可以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方法对相关文章或别的例子进行分析理解,举一反三。

三、 传统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教学优势互补

传统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各有优势,那么怎样把传统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教学优势结合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工作中来,并从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呢?

(一)教学内容

语文传统教学强调的是对文本本身的把握,通过字、词、句、段和文章脉络分析,系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两者优势结合的语文学习多将教材作为学习的例子,在肯定传统语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学习内容导向更加深远的社会生活,从而实现“语文即生活”“语文即社会”的观念。

(二)教学手段

传统语文教学虽然也运用了幻灯、录音、多媒体等信息教学手段,但是一堂课一旦成型,就一直处于静止的状态,教学手段不再改变,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了传授知识的载体。多媒体的运用就仅仅是实现了替代板书和幻灯、录音的功能。而两者优势相结合的语文教学中,幻灯、录音以及多媒体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载体,更成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一部分,师生之间形成了交互促进的关系,课堂虽然有之前的设计,但是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学手段的运用是不断变化的,始终处于动态过程中。与此同时,作为教学手段的多媒体也成了学生学习的手段。这就要通过网络教学来实现。

当然,在两者优势的结合运用中,要注意可能存在着的一些误区:一是传统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教学优势的互补并不排斥传统语文教学中有益的、成功的经验,例如对生字词的强调,对文言文诵读的要求、对书写的规范。二是并非所有运用了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课堂就符合两者优势的互补。语文课应该有不同的教法。不同的课文对应不同的方法。网络教学虽有很多的优点,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它主要适用于知识结构开放教学内容拓展空间大的内容。例如高一《兰亭集序》,在第一课时应该以诵读为主,强化字词和文章的脉络,这一部分并不需要太多的多媒体运用,即使有,也要保证学生的诵读时间。第二课时就可以运用网络资源,对课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举出大量佐证。第三课时如果有拓展部分,就可以大量运用网络资源及多媒體技术。因此,我们将两者优势的结合不应该是对每一堂课的要求,而应该是对教师教学思想的总体要求。三是两者优势的互补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对文本本身的学习或学习重点的偏移。四是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学而不作,读而不思的现象。另外人机的交流不利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传统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实现优势互补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语文教学向“高效低耗”发展的必然方向。只有对传统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优势互补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的改革。

作者简介:

綦丽霞,辽宁省营口市,辽宁省营口市教师进修学院。

猜你喜欢

优势互补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论如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大学课堂对慕课的利用:关于SPOC的探讨
网络互动课堂与传统课堂优势互补策略研究
媒体融合背景下体育报道的制胜之道